廣東“三舊”改造91.24萬畝

來源:廣州日報 2020-12-16 10:58:58

廣東“三舊”改造91.24萬畝-中國網地産

黃埔區蘿崗街蘿峰社區舊村拆遷改造現場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

2017年至2019年,全省投入改造資金為6094億元,完成産業結構調整項目1429個,投資超億元項目747個,通過改造提供公共綠地等用地2.2萬畝,完成舊村莊改造面積8.4萬畝。

2020年1月至11月底,全省投入改造資金為2074億元,完成産業結構調整項目417個,投資超億元項目259個,通過改造提供公共綠地等用地7496畝,完成舊村莊改造面積3.18萬畝。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省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暨“三舊”改造工作現場會上獲悉,2008年至2020年11月底,全省累計實施“三舊”改造91.24萬畝,節約土地22.39萬畝。廣東將以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為契機,將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作為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重要內容;同時,鼓勵各地合理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和預留區,嚴禁劃入控制線的工業用地轉為商業、居住等經營性用途。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馮建奎

投入改造資金1.87萬億元

據統計,2008年至今年11月底,全省“三舊”改造已累計投入改造資金1.87萬億元,約佔同期固定資産投資的5%。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全省投入改造資金分別為6094億元、2074億元。通過實施連片改造而形成的工業、商住、文旅、生態等集聚區,成為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高地。

在優化用地結構,推動産業轉型方面,全省通過改造共完成産業結構調整項目4876個,佔改造項目數的54.46%,投資超億元項目1589個。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分別完成産業結構調整項目1429個、417個,佔改造項目總數的50%、39.41%,投資超億元項目分別為747個、259個。

“三舊”改造還為全省提供了城市基礎設施、公益性事業項目及公共綠地等用地11.41萬畝。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通過改造提供城市基礎設施、公益性事業項目及公共綠地等用地分別為2.2萬畝、7496畝。

在實施“三舊”改造過程中,改變了農村村容村貌,完善了基礎設施,增加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截至11月底,全省已累計完成舊村莊改造面積20萬畝,實施改造後村集體收入約為改造前的3.3倍。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完成舊村莊改造面積分別為8.4萬畝、3.18萬畝。

工業集聚區改造與産業規劃銜接

據悉,接下來廣東將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作為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重要內容,與産業發展規劃充分銜接,明確升級改造方向,全面落實升級改造所需建設用地規模,按照建設現代化産業園區的標準,確定功能分區、開發強度、配套設施等要求。

同時,鼓勵各地合理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和預留區,嚴禁劃入控制線的工業用地轉為商業、居住等經營性用途,防止房地産化。預判重大産業項目建設需求,合理確定戰略預留區。

會議提出,要抓緊完善補償安置操作辦法,制定相對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推動同一區域內補償標準均衡穩定,減少不合理的補償安置成本支出。儘快制定省“三舊”改造指導意見的實施細則,明確集體和國有土地混合改造、置換改造等具體操作辦法,科學調節不同類型項目收益,縮小“工改商”“工改居”與“工改工”項目的收益差。

“要加大模式創新力度,認真借鑒順德村級工業園改造經驗,既要學其形,更要學其神。”廣東要求各地用足用活省市“三舊”改造政策,實施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以點帶面推進改造升級,打造一批示範樣板和成功範例。省自然資源廳要深入推進規劃用地改革,優化審批流程。

村級工業園改造突出産業引領

據了解,廣東村級工業園改造將突出珠三角核心區産業引領帶動作用,重點培育新一代電子資訊、綠色石化、智慧家電、汽車産業等戰略性支柱産業集群,瞄準世界科技和産業發展前沿,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産品、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提升産業發展能級。

各地還將研究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指導一部分企業就地技改轉型升級,指導另一部分企業將整體或將生産製造環節轉移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廣東“三舊”改造91.24萬畝
來源:廣州日報2020-12-16 10:58:58
2008年至今年11月底,廣東全省“三舊”改造已累計投入改造資金1.87萬億元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