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猜測四起!降不降很重要,這個更重要

來源:經濟日報 2020-06-11 11:06:45

距離上次降準落地不到一個月,新一輪降準的猜測又來了!

6月8日,5000億元“麻辣粉”(中期借貸便利)到期之際,央行卻一反常態,沒有直接續作,而是説要在月中開展一次性續作。這一舉措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會不會用降準來置換5000億元“麻辣粉”?6月的“麻辣粉”會不會“降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 中提到的降準降息是不是來了?

“麻辣粉”沒如約而至,但常態化操作不變

雖然預料之中的“麻辣粉”沒來,但這並不意味著央行常態化公開市場操作有變。

因為之前,央行連續實施逆回購。

5月最後一週,暫停37個工作日的逆回購重啟。5月26日至29日,央行分別開展了100億元、1200億元、2400億元、3000億元逆回購。

進入6月,央行又連續四天開展逆回購。

開展逆回購,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那現在是有什麼原因,讓銀行體系流動性不充裕呢?

中國銀行(3.500, -0.01, -0.28%)研究院研究員李佩珈從幾個方面做了分析:

1、6月是企業集中繳稅期,這將帶來財政存款增加,進而導致貨幣供給減少。

2、6月MLF到期量為7400億元,為有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3、4月末,外匯佔款為21.19萬億元,為歷史最低值。

財政存款、MLF到期、外匯佔款等,都將給市場帶來“抽水”效應。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表示,每年6月份資金到期規模大,存在繳稅擾動,但央行會予以對衝。從近期央行操作釋放出的信號看,後續不會讓資金面緊張。

降準是政策選項,但用不用是另一回事

今年以來,降準頻率明顯提升。1月、3月和4月,分別有一次降準。3次降準總共釋放了1.75萬億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M2)、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也就是説,就算後續繼續降準,也沒必要大驚小怪,因為降準一直都在政策工具箱中。

但本月會不會降準,專家們則有不同的意見。

中國民生銀行(5.740, -0.04, -0.69%)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本月降準或將“落空”。考慮到半年季節性流動性壓力,央行或將重啟28天逆回購,並採取“逆回購+MLF”組合維持流動性和市場利率穩定。

不過,溫彬表示,下階段看,利率債和信用債的集中發行,對市場資金供求關係仍將帶來較大影響,全面降準仍然可以期待。

方正證券(6.980, -0.07, -0.99%)則認為,考慮利率債的發行高峰以及抗疫特別國債的發行,6月份降準的概率較高。

至於會不會“降息”,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認為,6月份央行仍會進行MLF操作,但利率可能不會調整,以推動市場利率向合意中樞水準靠近。

降歸降,這種降法很難再有了

關於降準的猜測還在繼續,但如果借著降準,繼續想著什麼大水漫灌,那是沒指望了。

近期,央行提到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的原因時,多是對衝政府債券發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也就是説,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是為了應對外部衝擊,對流動性預調微調,讓其保持合理充裕的程度。如果後續有降準,目的也一定是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有專家表示,多年來,市場習慣於一看到降準降息,就認為是貨幣政策要放開,大水漫灌要襲來。雖然根據過去經驗,有一定的道理,但顯然不適用於現在。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社會發展困難較多。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有助於提振信心,穩定市場,是很有必要的,和大水漫灌沒有一毛錢關係。

此外,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央行近期操作釋放出信號,貨幣政策重心正從“寬貨幣”向“寬信用”轉變。

簡單説就是,貨幣政策將更多地針對中小企業、三農、製造業等領域,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降準不降準,不重要,錢能否投到真正需要的地方,真正産生積極的效果,才重要。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降準猜測四起!降不降很重要,這個更重要
來源:經濟日報2020-06-11 11:06:45
6月8日,5000億元“麻辣粉”(中期借貸便利)到期之際,央行卻一反常態,沒有直接續作,而是説要在月中開展一次性續作。這一舉措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