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15省份為中小企減免房租,這些行業受照顧

來源:中新經緯 2020-02-10 14:05:31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0日電 (吳曉薇)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説,在復工延遲又沒有營收的情況下,租金是一筆很大的開銷。近日來,全國多地出臺新政,支援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中新經緯客戶端統計發現,北京、上海、廣東、黑龍江、遼寧、河北、浙江、山東、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慶、海南等15省份明確為中小企業減免房租。

多地鼓勵地産商減免租金 幾十家地産商行動

雪中送炭!15省份為中小企減免房租,這些行業受照顧-中國網地産

根據“上海市企業服務雲”此前對上海2000多家中小企業做的問卷調查和重點電話訪談,50%受訪的中小企業都有對成本方面的擔心,特別對租金減免等有比較迫切的需求。

不少省份在新政中提到,鼓勵大型商務樓宇、商場、市場運營方適度減免租戶疫情防控期間的租金。對此,一批企業已經行動起來。

保利發展商業公司為旗下22個購物中心的入駐商戶,減免春節期間部分租金;華潤置地減免全國各商業項目所有商戶自1月25日至2月9日的租金,涉及全國約14000個店舖;中糧集團旗下大悅城控股將對全國旗下13個商業項目的入駐商戶酌情減免春節期間的部分租金;招商蛇口針對産業園區辦公類客戶,擬免除8個城市1月31日至2月9日50%的租金。

此外,包括萬科商業、萬達商管、龍湖集團、中國金茂、三亞國際免稅、華僑城集團等幾十家地産企業紛紛宣佈不同程度減免租金的措施,選擇與商戶“共渡難關”。大悅城控股、保利發展等還積極組織商戶大力開拓線上服務。

業內人士評價,租金是商戶的重要成本,也是商業地産等行業的主要利潤來源,主動減租有效緩解了商戶經營壓力,增強了經營信心。

不過,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曾表示,當前很多傳統商業處於停業狀態,雖然有部分業主方提出減免部分租金,但企業仍然面臨著很大的成本負擔,如員工工資成本、租金成本等。要幫助他們度過“寒冬”,更需要政府給予其一些經濟方面的政策支援。

各地減免租金側重行業不同

為了進一步支援中小企業,一些城區也出臺了減免房租新規。據中新經緯客戶端統計,大連、石家莊、邢臺、濟南、青島、煙臺、嶗山、安康、新鄉、濮陽、商丘、蘇州、寧波、合肥、馬鞍山、銅陵、廣德、湘潭、株洲、福州、佛山、南寧、廣州黃浦區、珠海橫琴新區等24地也對減免中小企業房租做出明確規定。

縱觀各地新政不難發現,多地都提出國有資産類經營用房對中小微企業房租減免1至3個月不等,但側重點略有不同。

北京對科創類中小微企業及文化、旅遊、餐飲等受影響突出行業給予了重點關注。明確對符合條件的中關村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給予貸款貼息以及債券、融資租賃費用補貼;對符合條件的中小文化企業融資,通過“投貸獎”政策給予貼息、貼租等獎勵;對符合條件的小微、初創型文化企業房租,通過“房租通”政策給予房租補貼;對受疫情影響嚴重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保障市民基本生活的重點連鎖餐飲(早餐)、菜店(生鮮超市)、便利店等網點設立項目,對其給予房屋租金等支援,支援比例上限由原50%提高至70%。

河北省提出,對承租國有資産類經營用房的餐飲住宿百貨業中小企業免收1個月房租,免半收取2個月房租。石家莊市也要求,對承租國有資産類經營用房,從事餐飲、賓館、便民市場等人群聚集行業的企業,免收2月份房租,減半收取3月份、4月份房租。

山東省提到,對存在資金支付困難的中小企業,可以延期收取租金,具體收取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

“此項政策的實施,預計減免租金額度將達到30至40億元。”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政研處處長宋烜懿對媒體表示,目前各地短期內出臺的幫扶政策是及時雨,解了中小企業的燃眉之急。下一步,建議各級政府能夠出臺時效性長一些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執行會長張競強表示,當前仍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很多中小企業還不能正常開工經營,但有效的政策措施可以幫助企業“儘量止損”,特別是在資金、財稅等方面直接減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衝疫情對企業的不利影響,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雪中送炭!15省份為中小企減免房租,這些行業受照顧
來源:中新經緯2020-02-10 14:05:31
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説,在復工延遲又沒有營收的情況下,租金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