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時間聚焦2020沈城這些大事

來源:瀋陽日報 2020-01-08 08:12:31

1月6日,瀋陽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和政協瀋陽市十五屆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十部門相關負責人圍繞全市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城市建設、社會事業、民生保障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加快建設1600個億元以上項目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慶海

今年,瀋陽安排推進1600個億元以上項目,比上年增加292個。今年瀋陽要重點推進華晨寶馬新工廠開工,加快推進恒大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輪轂電機、華晨雷諾整車等項目建設;重點推進萬達國際醫院完成主體工程,文旅城完成遊樂設施建設,蘇寧文創科技智慧小鎮年底前開工等;圍繞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推進一批重大空間置換項目,全力推進沈飛搬遷完成各項批復,沈海熱電異地搬遷改造開工。

為加快建設1600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瀋陽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構建“一事一網一窗一次”政務服務模式,全面推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模式,審批時限壓縮至50個工作日以內;強化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突出重大項目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繼續加大土地攻堅力度,盤活存量土地,創新融資方式;同時,建設一批重點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進一步強化重點項目的基礎設施配套;創新項目推進模式,推進“飛地經濟”項目不少於300個,京沈産業合作項目320個,重點建設中心鎮6個;發揮園區作用,把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的金字招牌“擦亮”;完善項目推進機制,積極協調解決“8+2”項目受阻問題,實行“紅黃綠燈”管理。

安排1.77億元改造中小學廁所

市教育局局長閆鳳霞

2020年,瀋陽市中小學“廁所革命”將繼續到底。

針對中小學廁所面積不足、蹲位數量不足且無法通過改建達標的244個廁所,按照“一校一策”原則,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進行新建;將新民、康平等8個區縣的57個非衛生廁所改建為水衝廁所。對生均蹲位面積、蹲位數量不足且能通過改建達標的295個廁所進行改建;對設施不達標、設備不齊全的843個廁所進行更新提質,通過改造人工照明和洗手等設施,增加廁所隔斷、門及手紙等方式,達到“四凈三無兩通一明”標準(地面凈、墻面凈、廁位凈、周邊凈,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通水、通電,燈明)和有紙無味要求。

市教育費附加將安排1.77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公辦中小學廁所改造,並將此項工作列入市政府對區縣(市)政府明後兩年的績效考評內容。

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超2300家

市科技局局長趙日剛

2020年圍繞完善創新體系,瀋陽市將採取一系列新舉措,不斷優化創新平臺佈局,積極跟進遼寧實驗室建設,加快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智慧製造研究中心建設,啟動瀋陽(渾南)科技城規劃建設,強化“科創産融”主體功能,優化“文教醫商”配套功能,發揮對遼沈和東北地區的輻射作用。力爭新增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30家。持續壯大科技型企業群體。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300家,瞪羚企業超過7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00家。

今年全市創新創業氛圍將更為濃厚,將推進三好創新創業大街、錦聯國家創新創業基地等區域和重點雙創企業發展,創新“雙創+樓宇經濟”“雙創+骨幹企業”“雙創+産業園區”等模式,開展100家雙創載體提標升級行動。支援雙創載體舉辦、承辦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持續培育“盛菁匯”等雙創活動品牌,發揮品牌效應。

推進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力爭全市轉移轉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900項,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300億元。

引導企業實施100個重大技術改造項目

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局長韓博

今年瀋陽市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工作目標是引導企業實施50個精益管理諮詢項目、100個重大技術改造項目、100項重大技術産品規模化,推動建設70條數字化生産線、40個數字車間、40個智慧工廠,高端裝備製造業産值佔全市裝備製造業産值比重提升至25%以上。打造完善支援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政策體系。

培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今年將培育3家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30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針對産業發展,建設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雲平臺等,構建全方位的製造業轉型升級服務體系。

在服務工業企業方面,市工信局今年將圍繞産業轉型升級、企業創新發展舉辦政策宣傳、技術“義診”等活動40場,開展精益管理培訓38期。將“企業管家”服務範圍擴大到330戶企業,同時建立走訪制度,每月最少實地走訪一次包保企業,對企業問題快速反應、快速協調、快速通報反饋。

新建100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市民政局局長于久元

2020年,瀋陽市將繼續擴大居家養老服務設施供給。今年年底前再新建100個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改造3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打造城市“一刻鐘”養老服務圈。

開展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試點。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城鄉低保、低保邊緣戶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0至45小時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為80周歲以上老年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70周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小時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今年計劃在100個社區開展試點,成熟後逐步向全市推廣。

啟動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工程。今年將為首批3000戶符合條件的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

今年還將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的品質,支援優質社會力量參與,通過設施保障、財政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更多優質資源進入瀋陽市養老服務市場。

今年目標新增10萬就業人數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志宏

2019年,瀋陽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各項指標都創下歷史新高。可以用“一高一低”來概括:“一高”就是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1.9萬,完成年度工作目標(10萬人)的119%;“一低”就是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4%,低於市政府年度控制目標(3.6%)0.66個百分點,特別是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實現重大突破,全年發放貸款1.88億元,為2018年(6306萬元)的3倍。

2020年,就業工作可以概括為“一”“二”“三”。“一”是盯住“一個目標”,就是政府工作報告將通過的10萬新增就業人數目標;“二”是把握穩定崗位和擴大崗位兩個關鍵點;“三”是突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三大重點群體。總之,通過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新努力,全力以赴確保全市就業局勢持續穩定,緊緊守住這條民生底線。

推行“交房即交證”模式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趙輝

2020年,市自然資源局將全面深入推進“網際網路+不動産登記”便民化服務措施,深化“一事一網一窗一次”改革。4月底前將一般不動産登記事項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辦結,9月底前實現商品房辦證和二手房買賣同城通辦。在實施“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在買賣雙方自願的基礎上,實現水、電、氣、廣電、通信等過(立)戶業務與房屋轉移登記聯動辦理;實施“網際網路+自助服務”,在不動産辦事大廳、銀行網點等場所設置自助終端,6月底前推出自助打證、自助查詢、手機繳費等便民措施;實施“網際網路+線上服務”,實現抵押登記“不見面審批”,4月底前可在各銀行網路終端辦理房屋抵押登出。推行“交房即交證”模式。通過不動産登記審核程式前置,對經過規劃驗收、完成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的房地産項目,在房屋交付使用的同時,向購房者交付不動産權證書,打通不動産登記服務“最後一公里”。

解決15萬個車位新建14個“P+R”停車場

市城鄉建設局局長劉旭輝

2020年將加快推進城鄉建設高品質發展。推動沈白客專、沈丹鐵路機場段外遷項目開工建設;力爭桃仙機場二跑道開工建設;全力推進沈飛局部搬遷。

繼續推動地鐵建設,形成地下交通體系,推動渾南大道、勝利大街等快速路主體完工;新建大堤路快速路等,使快速路系統更加完善。對二環內32條、120公里人行道路升級改造,使慢行系統得到有效提升。解決15萬個停車泊位,新建大通湖站等14個“P+R”停車場,在主次幹路涉及學校路段新增臨時停車泊位5000個,增設500個共用單車停車點,形成靜態交通體系。

全面開展排水防澇二期二批89項工程建設,治理84處積水點,提升我市城市防洪能力。新建擴建南污三期等7座污水廠,新建截污配套管線85公里,改善城市水環境品質。

2020年新增城市綠地3.9平方公里;實施6499戶棚戶區改造;完成63個老舊小區提質改造;完成200萬平方米“暖房子”工程;整治265個電力棄管小區安全隱患等。

建設31個醫養結合試點機構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蘇立明

瀋陽市已在全國率先打造了“醫養結合瀋陽樣本”。近年來瀋陽市不斷健全行政管理體系,在全國率先成立了醫養結合聯盟,在全國市級衛生行政部門中成立了唯一的醫養結合處,出臺了政策、標準、規範,壓實各級管理部門責任。完善服務體系,建設31個醫養結合試點機構、2503張醫養結合床位,可提供不同層面的專業醫養結合服務,以滿足失能、失智老人需求。全市197個醫療機構開通了老年人就醫服務綠色通道,72個二級以上醫院開設了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門診。

下一步,瀋陽市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繼續深入推進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建設,在助力全市高品質發展、新時代振興進程中作出應有貢獻。

15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段繼陽

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在去年取消下放調整417項行政職權的基礎上,進一步取消下放調整行政審批事項。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設項目總體審批時限控制在50個工作日以內。

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以數據共用為核心,完善企業開辦鏈條,將印章刻製、銀行開戶等服務事項納入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線上辦理。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簡化經營類許可事項的審批程式和申報材料,推進市場準入便利化,企業開辦壓縮到0.5個工作日以內。推動不動産登記相關手續網上聯辦,不動産登記壓縮到3個工作日以內。

深化“一事一網一窗一次”改革,實行“一窗辦”“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推動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年底前,15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達到100%,80%以上“全市通辦”事項開通網上申報功能。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王曉婷、張曉寧/文李浩/攝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兩會時間聚焦2020沈城這些大事
來源:瀋陽日報2020-01-08 08:12:31
兩會時間聚焦2020沈城這些大事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