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中學正式簽約京津合作示範區 京津“雙城記”圖景加速落地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19-09-02 15:56:29

2019年8月28日,由首創經中(天津)投資有限公司和天津市新華中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合作共建光年城學校簽約儀式在天津舉行,此次簽約標誌著京津合作示範區首所十二年一貫制公立學校正式落地。

天津濱海高新區黨委常委、管委會副主任朱財斌,天津濱海高新區黨委常委、管委會副主任郭磊,京津冀協同發展招商促進局局長陳巍,首創經中黨委書記邵國保,新華中學名譽理事長、第九任校長張之鑫等相關領導出席了當天的簽約儀式。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京津雙城”聯動的主要引擎,教育領域的創新突破也意味著京津合作示範區的發展掀開了嶄新一頁。

五年內建成天津標桿學校推動京津教育資源共建、共用

作為天津市直屬市級重點中學,新華中學將為光年城學校提供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支援,輸入優秀管理經驗及權威科研成果。而光學城學校將按照“自主辦學、機制創新”的原則辦校,招生範圍主要面向京津合作示範區生源,爭取五年內建成天津市的標桿特色學校。

 新華中學正式簽約京津合作示範區  京津“雙城記”圖景加速落地-中國網地産

天津濱海高新區黨委常委、管委會副主任郭磊在簽約儀式上指出,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府特別強調了要唱好京津“雙城記”,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京津合作示範區是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載地之一和京津深化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臺,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資源的引入,對於將示範區建設成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産融結合、職住平衡的節點城市意義重大,光年城學校正式落戶示範區,是京津兩地在教育配套領域探索共建、共用模式的重要創新,對於示範區未來吸引人才、促進就業、完善服務等方面都將産生深遠影響。

新華中學正式簽約京津合作示範區  京津“雙城記”圖景加速落地-中國網地産

首創經中黨委書記邵國保表示,作為京津合作示範區的開發建設主體,首創集團始終堅持將示範區的開發建設工作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津“雙城記”的大局中去規劃,目前教育、醫療、商業、社區服務等配套資源建設都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事實上,京津合作示範區不斷強化城市功能,重點提升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準在健康醫療産業方面,擬引入綜合醫院、體檢機構、術後康復機構和高端養老等業態;在文化教育産業方面,還將吸引高等院校、國際學校和特色職業院校入駐。

教育帶動産業新城建設   宜居宜業土地價值凸顯

據了解,位於京津合作示範區內的光年城學校佔地面積89.5畝,建築面積約4.8萬平方米。天津濱海高新區管委會為光年城學校的舉辦者,學校設計生源規模約3660人,規劃84個教學班,計劃開工時間為2019年年底,初步擬定於2022年9月正式開學。

新華中學名譽理事長、第九任校長張之鑫表示,新時期,新華中學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服務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強京津兩市合作,在天津未來科技城京津合作示範區及周邊區域打造高端基礎教育,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化發展,為京津兩市加強基礎教育合作貢獻一份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京津合作示範區已經完成與阿裏雲、京東方、深蘭科技、國家奈米研究院等首批14家企業的簽約,如今新華中學教育資源正式落戶示範區,意味著以教育為代表的配套建設也邁出了重要一步。

相關專家分析認為,京津合作示範區本身享受天津濱海新區不限購政策,優質教育資源的引入,令示範區的土地價值及房地産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將極大地促進示範區新城建設提速,並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産生新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新華中學正式簽約京津合作示範區  京津“雙城記”圖景加速落地-中國網地産

資料顯示,京津合作示範區用地面積38平方公里,目前11.8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已全面啟動。示範區將通過10至15年的建設,力爭實現總投資2500億元,吸引常住人口31萬、就業人口18萬。按照示範區的總體産業規劃,示範區將聚焦打造高科技産業和高端現代服務業兩大産業組團,構建“3+3”産業體系。未來將依託重點項目打造智慧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奈米新材料、醫療康養四大産業集群。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新華中學正式簽約京津合作示範區 京津“雙城記”圖景加速落地
來源:中國網地産2019-09-02 15:56:29
此次簽約標誌著京津合作示範區首所十二年一貫制公立學校正式落地。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