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收官之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步伐也愈發熟練與暢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回顧過去五年,科技、生活、交通、教育、醫療、養老、就業、收入……躍上新臺階。數據顯示,五年時間,中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大關,每人平均GDP突破1萬美元;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份額接近30%,連續十年居世界首位;高速鐵路總里程達3.5萬公里,高速公路接近15萬公里;“中國天眼”落成啟用,北斗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而這五年,京津冀三地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以推動京津冀全面深化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積極推動一批重大改革創新和試點示範事項在京津冀相繼落地。這五年,區域協調發展穩步推進,區域綠色發展出現積極變化,區域開放之門越開越大,共用發展讓群眾受益。
大背景之下,歷經近2年的建設週期,佔地38平方公里,預計開發週期長達15年的京津合作示範區(又稱“中國·光年城”)在首創經中建設下,起步區基本成型。11月14日,京津合作示範區中央公園示範區首度亮相。
首創經中四年深耕 多項目落地助力産城大融合
作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一個重要的節點示範區域,京津合作示範區依託集團産業和首創經中自身資源整合優勢,已經在基建、文化、康體、智慧、生態等維度已經具備多種解決方案。
京津合作示範區是北京、天津兩市加強經濟社會發展合作的重點項目,由首創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首創經中(天津)投資有限公司負責整體開發建設。
業內人士分析,京津合作示範區因體量大、建設週期長,開發難度也隨之加大,因此也愈發考驗開發商的實力與耐心。此背景下,也只有實力國企與央企敢於接盤,並有信心開發。而作為首創集團旗下首創經中選擇挑起大梁,選擇做難而正確的事業。
而今年是首創經中投入示範區建設的第四個年頭,目前示範區起步區已初具雛形。
從2018 年12月破土動工,經過兩年的施工,京津合作示範區起步區目前已經具備通車條件的道路達到50公里,起步區11.8平方公里的城市主幹道、次幹道、全部支路都已全面修繕完成,此外排水、燃氣、熱力、通訊等基礎設施也在年內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京津合作示範區發展進入加速階段。今年以來,京津合作示範區共計完成了四宗、586畝産業用地的出讓,汽車零部件産業、智慧裝備産業、新材料産業、醫療康養産業這四大産業集群初步成形,鼎乘智慧製造産業基地、旗濱集團節能玻璃項目、首創産業園、京東方、阿裏雲等多個項目完成正式簽約,中國·光年城儲備招商項目資源已超過400個。
與此同時,在文化教育和醫療健康維度,中國·光年城計劃吸引高等院校、國際學校和特色職業院校入駐;並預留6平方公里國際健康醫療城用地,用以引領綜合醫院、體檢機構、術後康復機構和高端養老等業態入駐。
此外,目前示範區正在圍繞智慧城市重點打造“兩張網”——以“城市大腦”為核心的城市管理網,和以5G為核心的民生服務體驗網。
據悉,11月14日活動除京津合作示範區中央公園示範區首度亮相外,區域內首個住宅——首創·樾香郡展示區也進行了對外開放。
作為京津合作示範區即中國光年城首發項目,首創·樾香郡依託智慧城市建設將未來生活方式融入日常點滴,為京津人群打造一處智慧生態人居樣板社區。專家分析,首創經中選擇首創·樾香郡也正應了“安居才能樂業”的俗語,讓人才引進不會因住無所居而受困。
首創經中負責人表示,之所以選擇在這樣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節點亮相城市展示中心,一方面是向公眾全面展示示範區的建設成果,其次是希望能持續推進産業意向客戶的接洽和住宅用地的出讓工作。
此外,上述負責人坦言,向公眾全面展示示範區的建設成果,也意味著示範區正式宣佈開啟示範區城市運營年,為“十三五”收官獻禮的同時,放眼2030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終目標,全新開啟示範區建設運營的新篇章。
持續發力協同發展 開啟示範區建設運營新篇章
京津合作示範區,致力為京津新青年打造一個全生活週期、全工作週期、全生命週期的一生之城。
在京津合作示範區規劃定位上,首創經中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創是在一個國家戰略、兩大直轄市合作大背景下來進行戰略理解的。因此,首創經中要打造的是三個定位:一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載地;二是京津深化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臺;三是區域改革新發展的試驗基地。
2021年,作為京津兩市深化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臺,京津合作示範區在協同發展新的歷史階段,將積極承接兩市科技成果、創業孵化、新興産業、高等(高職)院校、優質公共服務等疏解項目,加大管理體制機制、開發建設運營模式等改革創新力度,打造成科技引領、生態宜居、職住平衡的現代化新城。
有收官便有開局,2021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也將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據首創經中負責人透露,下一週期,京津合作示範區計劃加碼建設,計劃當年完工道路31.8公里,新開工3座場站;並實現展館和辦公基地5.6萬平方米的完工面積,新開工3座公共服務配套工程,累計完工150萬平方米城市景觀綠化。
業內人士表示,與傳統房地産開發建房不同,首創經中是在造一座城,而一座城不僅有房子,道路、場站、綠化、公共配套均是重中之重。因此,首創經中並未像傳統地産開發一樣,而是參與城市建設全流程建設,這是其他企業無法企及的。
醫療配套方面,將對京津引入優質醫療資源,建設綜合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滿足就業及居住人口的醫療服務需求。同時將利用6平方公里拓展區,打造國際健康醫療城,建設以國際頂尖綜合醫院為核心、知名專科醫院為基礎、科研院所為支撐的國際醫學中心,立足天津、服務京津冀。
教育配套方面,起步區正在建設一所12年制優質公立學校,預計明年竣工;後期將進一步導入優質的民辦教育、國際教育、高等院校資源,滿足區域居民教育人口對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提升區域價值和吸引力。
事實上,京津冀一體化建設一直以來都高度關注人才問題。2017年,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便發佈了首個跨區域的人才規劃——《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按照《規劃》,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遠期目標是:到2030年,三地區域人才結構更加合理,人才資源市場統一規範,公共服務高效均衡,人才一體化發展模式成熟定型,人才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區”。
在人才協同發展發面,首創經中負責人強調,示範區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以及天津市人才引進計劃,致力將區域打造成京津冀“人才特區”,為京津吸引一批人,為北京儲存一批人,為天津留下一批人。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有了房子、交通、教育、醫療等全配套,才能幫助天津留住人才。業內人士分析,首創經中最難能可貴的,便是沒有“本末倒置”,掌握了留住人才的所有因素。
此外,首創經中有關負責人強調,京津合作示範區建成後預計常住人口31萬,就業人口18萬。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