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行、教育、住房...朝陽今年為群眾辦30項實事

來源:北京日報 2019-03-06 09:08:22

原標題:出行、教育、住房...朝陽今年為群眾辦30項實事

朝陽區政府3月4日公佈了2019年為群眾辦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共計30項,涵蓋了出行、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各個方面。其中在優化基本公共服務方面,今年將新建、改擴建9所幼兒園、5所中小學,增加學位近1.3萬個,著力滿足入學需求。

新增2所高校合作辦學學校,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達到98%,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基礎教育。

實現街鄉養老照料中心、高齡老人“一鍵呼”服務全覆蓋,建成20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

持續開展醫療“四進”服務,推進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區建設;優化醫療資源佈局,垂楊柳醫院改擴建項目、朝陽區婦幼保健院北院區具備使用條件。

推行“一窗”綜合受理模式,開展區域通辦工作,推進政務門戶網站改版升級,以群眾、企業辦好“一件事”為標準,有針對性打造一批政務服務産品。

在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方面,今年將建設籌集各類政策性住房8000套,實現棚戶改造5030戶。繼續推進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全年開工650部以上,完成300部以上;對全區範圍內住宅老舊電梯進行風險評估,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進行挂賬督辦。完成40個單位(小區)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內部供水管網改造,為4萬居民和部分企業單位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供水保障。建成42個全要素小區、249個全景樓院,完成20個老舊小區物業管理轉型升級。

在提升生活便利性方面,今年將建設提升各類基本便民服務網點105個,推進便利店搭載零售圖書、音像製品及報刊等業務,進一步優化網點佈局,擴大便民服務覆蓋面。同時以眾享生活圈為牽引,打造“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升級版,建設50個社區之家,讓居民共用公共服務資源。

在方便市民出行方面,今年將建成化工路、速滑館南路等20條主次支路,完成秋實東街、光華路等45萬平方米城市道路維修工程,開展130公里自行車道治理。實施5項交通疏堵工程,開展CBD、望京等地區交通綜合整治。繼續推進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完成5處立體停車設施,多種方式擴充停車位8000個,其中利用地下人防空間,提供3000個停車位。完成20條無燈道路永久路燈建設,加強路燈維護和長效管理,進一步解決群眾夜晚出行照明問題。

在營造宜居環境方面,今年將完成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行動任務,創建推出一批文明街巷。完成首批美麗鄉村主體建設,整治34個村人居環境,並廣泛開展“文明村”“文明家庭”創建活動。

同時新增改造綠化面積700公頃,高標準建成溫榆河公園一期起步區,建設25個大中小微型公園,完成15條重點道路綠化提升,提高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

持續推進“廁所革命”,改造提升200座公廁品質,完成全部旱廁改造任務;改造升級重點景區9座旅遊廁所。建成農村地區18座垃圾轉机站,開展環衛作業“一把掃帚掃到底”試點,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完成77條小微水體治理,實現全域消除黑臭水體;加快實施壩河景觀廊道工程,全面建成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全面推行“街巷長”制,用好“朝陽群眾管城市”監督平臺,實現“全民小巷管家”管城市。

在豐富文體生活方面今年將建設一批示範性文化設施,扶持一批基層文藝團隊,培育一批特色精品活動,組織一批惠民公益性演出,發放一批免費惠民文化消費電子券。扶持不少於15家實體書店,提供24小時不打烊等閱讀服務;更新文獻資源不少於20萬冊,開展各類型全民閱讀活動不少於300場。推進體育設施進公園、冰雪運動進校園,在社區、公園等場所建設15公里健走步道,進一步滿足群眾體育健身需求。

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今年全區中小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食堂將基本實現“陽光餐飲”標準,並繼續提升260家社會餐飲單位服務品質,著力滿足市民餐飲安全需要。同時新增1個急救工作站,實行急救呼叫“首接負責制”,進一步改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開展全民消防大培訓,嚴管嚴控火災風險,完成60歲以上老年人家庭安裝獨立式感煙報警裝置,優先實現獨居老人家庭火災報警器全覆蓋;在全區100個社區安裝應急救援櫃,為社區居民提供消防逃生、應急避險等19種應急救援物資。

在提高社會保障水準方面,今年將建設困難群眾救助服務指導中心,為229戶困難家庭開展個案幫扶,實現街鄉困難群眾救助所全覆蓋。建立5個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繼續為各類群體提供1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安置10000名就業困難人員。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北京:出行、教育、住房...朝陽今年為群眾辦30項實事
來源:北京日報2019-03-06 09:08:22
朝陽區政府3月4日公佈了2019年為群眾辦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共計30項,涵蓋了出行、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各個方面。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