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區交通局正在編制的《靜海區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21-2035)》規劃方案中已充分考慮團泊東區未來軌道交通需求,預留了團泊東區與市區聯通的軌道線位,為將來實施做好準備。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由市級部門統籌協調,靜海區將積極爭取,待條件具備時逐步落實團泊東區的軌道交通建設。天津北方網訊
軌道交通規劃方面,依據2020年12月15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委聯合印發的《天津市市域(郊)鐵路專項規劃(2019-2035年)》,目前團泊東區尚無軌道交通規劃。
記者從濱海公交集團了解到,隨著塘沽灣片區建設發展,灣區居民對公交出行的定制化需求愈發強烈。
未來,天津將堅持港口為魂、鐵路為骨、道路為基、航空為翼,基本建成海空兩港連結全球、世界一流,公鐵兩網密接京冀、覆蓋城鄉,城市交通快慢有序、公交優先的現代化高品質綜合立體交通網,形成樞紐國際化、京津同城化、津濱便捷化、城鄉一體化的交通格局。
8月18日,天津政務網公佈《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天津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天津交通”十四五“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作為國家低碳試點城市,成都正深入實施低碳城市建設“636”工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産業、能源、城市、碳匯、消費和制度能力體系”。
《北京市公交場站專項規劃(2020年—2035年)》草案近日在市規自委網站公示,聽取公眾意見。規劃草案顯示,對於核心區現狀59處場站,擬按照“疏解外遷、複合小微、整合提質”的工作思路,取消及遷出26處、“瘦身”3處、提升30處,對駐車保養功能進行疏解。
城市生活有多豐富,城市治理就有多複雜,特別是在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實現城市運作高效能、管理現代化更為不易。如何以相對小成本,解決城市生活的痛點、堵點?作為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上海的“城市數字化轉型”一經推出就備受關注。如今,這條轉型之路走得如何?它能否成為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難題的有效手段?
7月15日,市發展改革委發佈消息稱,《萬開雲同城化發展實施方案》已印發實施,包括6大方面24項具體工作舉措。根據《方案》,到2025年,萬開雲(萬州、開州、雲陽)區域內部將實現半小時互通,與主城都市區2小時互聯。
北京將深入實施綠色北京戰略,“十四五”期間將優化完善《新增産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從源頭控制非首都功能增量。
隨著幹線、普線、微迴圈線及定制公交的“3+1”公交線網體系建設,本市地面公交將進一步提質增效。記者昨天從市交通委地面公交運營管理處、北京公交集團線網中心獲悉,今年本市將優化調整60條公交線路,服務中心城區到城市副中心出行,打造廣渠路公交通勤走廊,同時整合一批客流低、服務縱深不足的微迴圈線路。
5月26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地面公交運營管理處、北京公交集團線網中心獲悉,北京定制公交目前預售、在售線路近500條,日運載超8000人次。下一步,將繼續拓展旅遊、日常休閒、購物、差旅、商務出行等多場景、多時段出行服務,研究推出“定站不定線,定線不定站”産品。
今年北京市將優化調整公交線路60條,進一步深化公交區域調度試點工作,為了服務中心城區到城市副中心出行,打造廣渠路公交通勤走廊。
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的“通武廊”鐵路今年將迎來階段性進展,涉及天津區域的武清,將與京冀攜手,共同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實現北京和武清新城間公交化運營。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佈《深圳市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公眾諮詢稿):謀劃多機場發展格局,共建世界級機場群。強化與惠州機場戰略協同,推動惠州機場建設大灣區東部幹線機場,完善深圳與惠州機場的交通聯繫,切實發揮深圳第二機場作用。加快南頭直升機場遷建,推動馬巒山通航綜合體規劃建設。進一步研究探索區域機場群提質擴容發展條件。推動大灣區空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在深圳設立大灣區聯合管制中心。
好消息!近日津城氣溫持續回升,街邊的樹木冒出新綠,花朵綻開芬芳,值得期待的春日到來了!
3月2日,重慶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項目中的4條線路集中開工,其中4號線西延伸段和15號線一期更是龍興市民關注的重點。
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佈。
過去一年,隨著公交線網增加覆蓋,公交線路持續優化調整,市民在城市副中心乘坐公交接駁地鐵、看病就醫、到景區遊玩更方便了。
在2017年最嚴厲調控政策壓住市場流動性三年以後,2020年疫情黑天鵝把對樓市需求的抑制推到極致。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