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結合 拓展增收新空間

來源:人民日報 2019-02-22 09:24:04

以往只向土地要糧食的農民,現在卻能捧上一碗“旅遊飯”。一個傳統鄉村,挖掘自身特色,也能變身特色鮮明的景區。

變田園為景區,變農家為客舍,變農産品為旅遊商品,以農為旅,以旅為業,重慶市長壽區在這條路上做了不少嘗試。農旅結合的發展方式,如何改變傳統的生産模式?對農民的生活又産生了哪些影響?記者行走山區,探尋鄉村新産業發展的鮮活例證。

油菜花開的季節,是重慶長壽區鄰封鎮鄰封村最熱鬧的時候。一大早,村子裏就停滿了車,到飯點,農戶家就坐滿了人。

“這路子走通了。”村支書鄭友誼咧嘴笑道。單靠種地,出産始終有限。怎麼增收,怎麼發展,怎麼鄉村振興?一片油菜花海,給鄰封村帶來城裏的遊客,也帶來了勃勃生機。

以農為旅,以旅為業,不只發生在鄰封村。更多的鄉村正試圖以農旅結合的方式,改變傳統生産模式,也改變更多農民的日常生活與命運。

從“種地為生”走向“農旅結合”

鄰封村從來都不是窮村。一棵“搖錢樹”,已經種了上百年。

“我們種的長壽柚,不愁價、不愁銷,就愁地不夠。全村能種柚子樹的地兒,幾十年前就都種上了。”鄭友誼説,自己已經愁了好多年,“要增收,要發展,我們的出路在哪兒?”

村裏不適合種柚子的地,幾百畝。但翻開薄薄的土層,下面儘是沙土,想種別的也難。

“走過不少彎路,前幾年試著種油菜,錢沒掙多少,卻一傳十、十傳百,引來了大批遊客。”鄭友誼説,村裏柚子林茂密、龍溪河水清,再加上油菜花,迷住不少城裏人,都説想在這留下來,住上一段兒時間。

開起農家樂的村裏人,終於增收了。每到賞花和採果季節,一戶中等規模的農家樂,月收入能超過兩萬元。

“春天的油菜花、夏天的向日葵、秋天的紅高粱、冬天的長壽柚,我們既賣果實更賣風景。但要想把買賣做長遠,必須升級。”鄭友誼説,2018年,遊客更多了,現有的農家樂已經無法滿足需要。“純原生態”的村容村貌,由於基礎設施不完善,也引來不少遊客吐槽。為此,村裏引進了專業公司,2018年投入4.5億元,打造彩色農業基地、鄰封文化古街、長壽柚博物館……推進的項目不少,鄭友誼信心滿滿。

單純在種地上想法子求增收,確實比較困難。距離鄰封村不遠,長壽區龍河鎮也打定主意,要走農旅結合的路子。

“從農民新村秀才灣開車,10分鐘到高速路口,5分鐘到高鐵站。只知道種地,那不是捧著金飯碗要飯嗎?”龍河鎮黨委書記鄒翔名説,“只種地,留不住人,也掙不了錢。靠居住環境留住人才、靠文旅産業帶來就業,這是我們的思路,也是我們的出路。”

在秀才灣,有依山傍水的好風光,當地的算盤是先整治鄉村環境風貌,再著手建設特色民宿。通過農旅融合,挖掘鄉村文化的吸引力,留住外地的客人,也推動當地老百姓的收入再上一個臺階。龍河鎮、雙龍鎮範圍內80平方公里土地,都被劃入名為“長壽慢城”的項目。

先期建成的農民新村,已經吸引了一批農戶回村定居。14個自然村的風貌改造正在進行,民宿打造還沒正式“上線”,已經有不少城裏人自發來這裡,想看看這片不一樣的農村“別墅區”。

“這在城裏也是別墅小區了吧?1500元一平方米,僅供本地農戶購買。”在城裏做了30多年小生意的楊學文説,他聽到消息就趕緊下手。“還配了2分菜地呢。以後,我就在這裡養老享清福了。”他説,這樣的農村,誰都想來。

農旅結合的産業規劃,對鄉村環境要求不低,這也激發了不少地方改善人居環境的動力。目前,重慶綠色示範村莊達到368個,農村美麗院落評比評出近2萬個,其中大多數都走上了農旅結合的路子。從重慶全市來看,農村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93%,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2.6%。僅在2018年,重慶新增涉農投資項目272個,規模達750億元。

農業企業做起了旅遊的“兼職”

一斤大米10元錢,算是高價了。在長壽區,清邁農業公司的米就能賣到這個價,還常年供不應求。

“種植園常年開放,種地過程都看得見,大家信得過。大米獲評‘綠色食品’,大家也都認可。”工作人員李寧介紹,在長壽區雲臺鎮八字村,“清邁良園”農業産業園本是個單純的糧油種植基地。“土地平整後,土成型、田成方、路成網、渠配套。好多人來圍觀現代化的種植園。”李寧説,後來,園子裏又佈局了水産養殖、田園觀光及農耕文化體驗、四季果園和農産品展銷中心等農旅融合産業。

“農旅結合,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同時,遊客全年全程都能觀摩我們的農業生産過程,也提升了市場對我們産品的認可度。”李寧説,“3年投入近1億元,純利潤只有100萬元左右。要只賣農産品,那就是虧本了。”

投入大、風險高、週期長、見效慢,農業的特點,給了不少返鄉創業的企業主當頭一棒。農旅結合,成為他們增加收益、降低風險的較好選擇。

位於長壽區龍河鎮明星村的老陳菜生態農莊,最近也打起了這個主意。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這麼大一個農莊,主要作用是給自己城裏的餐廳提供食材。”農莊負責人陳艦崑介紹説,現在實施鄉村振興,機遇來了。他們打算進一步加大投資,打造一個漁業為主導的鄉村綜合體,城裏遊客能吃、能種、能玩、能看。

“我們打‘鄉情牌’‘鄉愁牌’,鼓勵引導了一大批企業家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了農村産業的發展。比如清邁良園,提供了120個固定崗位,還帶動發展了周邊40家養殖大戶。”長壽區農業農村委主任黃廣榮説,“企業主回報家鄉的拳拳之心值得肯定,但是企業是要盈利、要發展的。以前,許多農業企業找不到出路,靠老闆在城裏的工業或者其他産業反哺。這不可持續,也無法推廣。農旅結合確實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目前,農業企業的思路逐漸開始轉變,以前大多數都是出於回報家鄉的目的,回來流轉一大片地,隨便種點啥,發展好的不多。現在,看到政策和市場的利好,很多企業明確了自己的‘事業藍海’,追加了投資,開始做一二三産的融合發展。”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主任路偉説。

避免“千村一面”,政策仍待繼續突破

2018年初,重慶市將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作為全市全局工作的兩大基本面,確定了6個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長壽區名列其中。

“我們的規劃是一年治水、兩年治坡、三年治窩。走好農旅結合的路子。”黃廣榮説,長壽區已經完成189個村規劃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編制,投入7.3個億對49個村莊實施亮化美化。“現在鄉村規劃和人居環境改造,也歸我們負責。要走農旅結合的路,新農村建設更不能變成建小區,要避免‘千村一面’。”

“農旅結合,政策仍待繼續突破,建議繼續在‘放活’上下功夫。”黃廣榮説,比如農村的宅基地,不妨給一些試點政策。特別是城市周邊的,如果能由合作社統一管理,同時引進適合的業主運營,建立鄉村度假小屋和民宿,更吸引城裏人來農村體驗農事,村裏人的收入也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目前,許多農村地區為了發展農旅結合,都引進了大企業來運作。也有人擔心,農民會不會無法獲得收益,反而成了局外人?

“三變”改革,或許能給這個問題一個答案。2018年初,重慶在全市38個涉農區縣分別選擇1個村開展試點,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深入開展農村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

“每家每戶,現在可能增加的分紅收入不過幾百塊錢。錢不多,但積極作用不容小看。這是一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路偉介紹説,一方面,通過改革盤活了集體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9027畝,閒置撂荒的土地2萬餘畝,閒置農房等資産535套,集體經營性資産4965萬元,7萬農民當上股東。同時,38個村都培育出了主導産業,糧經作物比從7:3變為3:7,呈現出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未來,農旅結合的效果不斷顯現,也將會通過‘三變’體現在農民的收入上。”路偉説。

雖還不是農忙季節,但在鄰封村、在秀才灣,在家歇著的人卻不多。田間地頭上,大家幹勁都挺足。鄭友誼篤定地説,“今年,會是個好年呢!”(記者 蔣雲龍 徐 陽)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農旅結合 拓展增收新空間
來源:人民日報2019-02-22 09:24:04
以往只向土地要糧食的農民,現在卻能捧上一碗“旅遊飯”。一個傳統鄉村,挖掘自身特色,也能變身特色鮮明的景區。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