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縣農村電商“E路”拓寬致富路

來源:今視網 2018-11-03 19:41:45

贛縣農村電商“E路”拓寬致富路-中國網地産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為解決貧困戶農産品銷售難問題,贛縣區深入貧困鄉村開展電商扶貧農産品展銷對接活動,在吉埠鎮建節村電商企業以市場價格現場收購貧困戶種植的芋頭,紅薯,紫山藥等農副産品,共收購44戶貧困戶農産品5955斤,其中包含芋頭4920斤、板薯520斤、紅薯515斤,總共價值17562.5元;在江口鎮小均村電商企業與貧困戶簽下協議,簽約甘蔗2萬斤,並現場支付定金3000元。這是近些年以來,贛縣區電子商務為農産品上行的重大突破,使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解決了自身種植農産品的銷路問題,實現了增收。

今年以來,贛縣區搭建起電商精準扶貧幫扶貧困戶“創銷增收”、“獲技就業”有效平臺,呈現出“電子商務+脫貧攻堅”比翼齊飛的雙贏局面。在電商扶貧的推動下,如今的贛縣區電子商務産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2018三季度全區電子商務總交易額26.18億元,同比增長42.67%,全區電子商務企業達165家,規模以上企業40家,規模以下企業及個體數量為125家。建成1個電商孵化園、1個020産業園和1個電子商務進農村運營服務中心;建成鄉級電商服務站13個,村級電商服務站232個,其中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93個。即將會在2018年底,贛縣區19個鄉鎮、50%以上的行政村建設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其中93個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實現全覆蓋。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贛縣區通過教育培訓、資源投入、市場對接、政策支援、提供服務等形式,幫助貧困戶直接以電子商務交易實現增收,達到減貧脫貧效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電商人才培訓項目,採取“課堂式培訓、基地式培訓、跟班式學習、到府式服務、網路式教學”等多種形式,貧困戶通過電商培訓提高電商意識,增長電商技能,實現多渠道助銷農産品,達到增收,就業創業主動脫貧。2018年內實現培訓約5000人次,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2000人,其中貧困戶700人以上,電子商務創業人員220人以上。從幫農戶賣到教農戶賣,再到農戶自己賣,搭建起電商扶貧公共服務平臺,極大地增強貧困戶脫貧的信心。

為加快電商扶貧進程,贛縣區組織電商企業和鄉鎮幫扶幹部赴安遠等地學習考察電商扶貧工作,探索模式發展,分別在吉埠鎮建節村、韓坊鎮長演村、湖江鎮莊前村等三個村建設30畝、30畝、100畝的電商扶貧紅薯産業示範基地,推行“電商+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扶貧模式,通過當地從事電子商務經營的龍頭企業、網商經紀人、能人、大戶、專業協會與地方電商交易平臺等,構建起面向電子商務的産業鏈,幫助和吸引貧困戶參與進來,實現完全或不完全就業,從而達到減貧脫貧效果。“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讓貧困戶參與基地參與産業鏈中來,實現政策扶貧到自我扶貧、自我脫貧。


贛縣農村電商“E路”拓寬致富路-中國網地産

“可以發揮網際網路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網際網路,讓農産品通過網際網路走出鄉村”,農産品上行助推脫貧攻堅勢在必行,今年贛縣櫻花節期間舉辦了電商扶貧産品展銷活動,幫助貧困戶線上線下銷售農産品12.67萬元,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409份,接受電商諮詢服務2100人次;5月31日在大埠鄉舉辦贛縣區“電商扶貧+蜂農”對接會暨大埠蜂蜜推介會,邀請32家電商企業、8家養峰專業合作社和26戶養蜂貧困戶共100多人參加,有5家電商企業和26戶貧困戶現場簽訂銷售協議,18家電商企業與貧困戶達成意向銷售協議。贛縣區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為抓手,以幫助我區培育特色産業,推動當地優勢産業加快發展為突破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多元化發展,提高贛縣區的自主可持續發展能力。其中,以黃元米果、茶油、蜂蜜、臍橙、紅薯、甘蔗、芋頭、腐竹等農特産品建立農産品品質追溯體系,進一步完善贛縣區農産品品質安全保障體系,通過農産品溯源管理,提高農産品品牌及信用效應,促進農特産品線上線下銷售的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贛縣農村電商“E路”拓寬致富路
來源:今視網2018-11-03 19:41:45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為解決貧困戶農産品銷售難問題,贛縣區深入貧困鄉村開展電商扶貧農産品展銷對接活動。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