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找房將升級鏈家網 成全行業開放服務平臺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18-05-22 15:57:56

中國網地産 甘逗

 

鏈家網在未來會作為鏈家官網存在,貝殼找房則繼承和升級原鏈家網的産品技術、品質控制和數據挖掘能力,不斷創新成為整個居住行業的線上服務平臺。”

 

貝殼找房從今年4月中旬首次問世,從貝殼找房APP上可以看出,貝殼找房的業務包含二手房、租房、新房、旅居、海外等方面,定位於技術驅動的品質居住服務平臺。

 

尚處初始階段的貝殼找房,有哪些亮點能讓我們瞬間回眸?

 

數據破億 不斷進化的“樓盤字典”

 

“樓盤字典”一直是鏈家網引以為傲的核心資産。

 

繼彭永東從鏈家網CEO變成貝殼找房CEO之後,5月21日鏈家的一份“人事任免單”也將貝殼找房促成焦點,成都鏈家總經理徐萬剛變為“貝殼大中華北區COO”,深圳鏈家總經理張海明新任“貝殼大中華南區COO”。貝殼新近成立的兩大事業部,也被視為正式全國佈局的開始。

 

“在全國化佈局開始進駐到特定城市之前,貝殼的工作是要保證這個城市有樓盤字典,以方便老闆做大數據分析“貝殼找房不動産數據中心總經理白智廣談到,”樓盤字典的拓展速度要比貝殼準備進駐城市要快“。


貝殼找房將升級鏈家網 成全行業開放服務平臺-中國網地産

 貝殼找房不動産數據中心總經理白智廣


從2008年就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搭建的不動産數據庫“樓盤字典”經過10年的不斷進化,記錄在庫的真實房屋數已經突破1億大關,達到1.04億,覆蓋中國135座城市25萬個校區,惠及50%以上的中國城市人口。

 

“樓盤字典”已從最初的1.0進入到4.0時代;“樓盤字典”數據採集方式也從最開始經紀人走街串巷的手工記錄,到後來500人團隊的GPS+相機記錄,再升級為‘蟻巢’智慧集採系統。

 

關於“樓盤字典”工作,白智廣表示,貝殼相當於給中國的房子做了一次“人口普查”,對鏈家來講做數據初衷是管理提效,以及房子身份確認後的準確價格評估。至於未來的“樓盤字典”盈利模式,貝殼方面表示目前還沒有完整的規劃。

 

在談到2018年目標時,白智廣表示,作為不動産數據的基礎設施,“樓盤字典”的最終目標是要覆蓋中國的300多座城市及其所下轄的2000多個縣城,完成超2億的樓盤數據庫,打造成真正意義全中國的“樓盤字典”。

 

大數據驅動下的“真房源”比率提升

 

目前,貝殼找房的真房源率達到95%以上。

 

憑藉樓盤字典所累積的海量真實數據,鏈家于2011年率先在業內制定了“真實存在、真實在售、真實價格、真實圖片”的真房源標準。時至今日,“樓盤字典”的累積投入已超過6億元,成為國內數據量最大、覆蓋面最廣、顆粒度最細的房屋資訊數據庫,從根本上遏制了“資訊不透明”、“房源不真實”等長期存在的行業弊病。

 ”

據了解,貝殼的真房源驗真系統,可對房源的上架、展示、下架進行全生命週期管理,並且在7×24小時實時比對42大類房源的特徵,捕捉房態資訊進行辨別,經過智慧數據模型測算,對全量房源進行精準打分,針對疑似問題房源平臺通過link及A+系統調度經紀人及時對靜態和動態資訊進行維護更新,以流程管理確保貝殼平臺真房源管理的有效性。


貝殼找房將升級鏈家網 成全行業開放服務平臺-中國網地産

貝殼找房平臺規則管理中心高級總監胡景陽

 

經過十年的數據沉澱和技術迭代,“樓盤字典”的價值已經不限于為真房源管理提供支援,其所積累的房源歷史成交數據、價格更新動態數據、房屋戶型圖等資訊,更是成為購房者的決策參考依據,未來還將為房産開發、銀行、物流等多個領域提供數據服務,發揮其更大的社會價值。

 

對於“樓盤字典”開放時間及貝殼找房盈利模式,貝殼方面表示,目前“樓盤字典”還是搭著貝殼平臺展開,對於一些入駐商家接入平臺便可享受數據開放。對於全行業開放時間以及開放形式問題,白智廣表示預計會在2019年。

 

對於貝殼找房未來的盈利模式,貝殼方面表示未來大概會採用CPS模式,靠推動交易的成交,從成交中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貝殼找房將升級鏈家網 成全行業開放服務平臺
來源:中國網地産2018-05-22 15:57:56
貝殼找房繼承和升級原鏈家網的産品技術、品質控制和數據挖掘能力,不斷創新成為整個居住行業的線上服務平臺。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