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假消費真買房”須精準發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7-09-14 08:10:55

據報道,近期江蘇、北京、深圳三地銀監局和人民銀行分行先後發文,提示轄內銀行個人其他消費貸款大幅增長,存在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産市場的風險,並要求加強個人消費貸款管理。

不少網民表示,消費貸款用途錯配現象嚴重,既有個別銀行利益驅動原因,也暴露了監管短板。對於“假消費真買房”的現象,必須快速出手,加強監管,並對違規銀行給予嚴厲處罰,做到防微杜漸。

消費貸款用途錯配

據報道,近年來,商業銀行消費貸款用途錯配現象嚴重,大量資金披上個人消費貸款的外衣,暗地裏違規“輸血”樓市,銀行業風險隱患激增。有業內人士稱之為“假消費真買房”。

網民“M莫開偉”稱,應該説,當前銀行收縮和嚴控個人消費貸,是在控制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的大環境下,不得已實施的一種政策;也是對近年銀行個人消費貸大幅增長採取“急剎車”;同時,更是對監管部門從嚴監管個人消費貸而採取的必要手段。必須指出的是,無論出於哪一種原因,銀行機構嚴控個人消費貸的信貸行為,都是值得肯定的。

網民“明明”稱,用短期限、高利率的消費貸投機房地産是非常危險的投資行為,此時出臺相關政策進行限制是必要的,也將對過熱的消費貸市場起到控製作用。

有網民表示,從更深層面來看,各方利益的驅動、銀行貸款業務的激進甚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是禍端。近年來銀行業績壓力較大,一些商業銀行為了爭奪客戶,在信貸業務上過於激進,忽視了風險。

監管力度需加碼

網民“不可以征服”表示,消費貸轉房貸是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的“無間道”。監管力度需加碼。

網民“明明”稱,消費貸流向房地産市場的原因比較複雜,監管上確實存在難度,銀行消費貸款的監管只是一個方面,還需要配合整個房地産市場整體的調控政策,包括租售同權、增加土地供給等“組合拳”,真正打消房地産投機的過熱需求。

網民“譚浩俊”建議,越是調控的關鍵時刻,越要加大監管力度、強化監管的精準度。對“首付貸”重現、“消費貸”變身的問題,必須快速出手,加強監管,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檢查,並對違規銀行給予嚴厲處罰,做到防微杜漸。(記者趙東東整理)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治理“假消費真買房”須精準發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2017-09-14 08:10:55
不少網民表示,消費貸款用途錯配現象嚴重,既有個別銀行利益驅動原因,也暴露了監管短板。對於“假消費真買房”的現象,必須快速出手,加強監管,並對違規銀行給予嚴厲處罰,做到防微杜漸。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