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健康視頻

中國特色醫改之路:讓老百姓感受醫學溫暖  還醫學人文關懷本來面目

發佈時間: 2017-03-20 16:53:53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中國網:

  醫改作為一個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自2009年啟動深化醫改以後,目前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想請問一下姚司,您怎麼評價過去幾年來,我國醫改所取得的成果?我們醫改最終的目標是什麼?老百姓將得到哪些看得見的實效?

  姚建紅:

  對。

  中國網:

  為家庭醫生提供一種職業獲得感。

  姚建紅:

  第二個,我們怎麼推這項工作,怎麼樣讓家庭醫生和老百姓之間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去年我們到下面去搞醫改宣傳,有的媒體不要地方安排,他主動跑到大街上就訪問老百姓,他問老百姓家庭醫生好不好?老百姓説太好了,我要是出個門,那個鑰匙都是讓家庭醫生來管,甚至都不需要給自己的兒女。這就説明醫患關係到了一個非常和諧的地步,我們要大力推進家庭醫生。

  推進這個制度就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能力”的問題,提升家庭醫生的能力,這個能力並不是向專科化的方向發展,他的知識和技能要橫向發展。既是給老百姓看病的醫生,也是社區資源的動員者,鄰里關係的協調者,這是一個家庭醫生的本來面目,他是一個團隊。這個團隊當中有家庭醫生,有護士,有公共衛生人員,有志願者,他組成一個團隊去給老百姓提供一個契約式的服務。要提升他們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要轉變我們的服務模式,這個服務模式就不是天天住在醫院裏頭,而是我們怎麼樣立足於醫療衛生系統實際,打破院門、走出院墻、深入家庭、深入到千家萬戶當中去。通過各種方式,包括網路的巡診,甚至我在醫療機構就診等各種方式為老百姓提供便捷化的、便利化的各種服務。這是第一個,要提高能力。

  第二個,要建立一個動力機制。要讓家庭醫生提供這麼好的服務,他一定要有個動力問題,這個動力包括我們給他一個相對優厚的薪酬空間,給他一個比較好的職業發展空間。醫保應該給予更多的支援,政府給予更多的支援,公共衛生服務的資金也給予更多的支援,老百姓自己也應該出點錢。因為我是為你服務的,老百姓自己也要給點錢。

  我們要解決動力機制的問題就包括薪酬空間、職業空間,給予他更多的尊嚴,給予他更多的社會價值體現,這樣使得家庭醫生就能夠更願意在我們基層為老百姓提供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人性化的、多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