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本瞄準戰略性新興産業 積極佈局科創板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3-08-11

作者:

編輯:投稿_林鴻孟

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國有資本通過分拆上市、戰略投資科創板,積極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科創板國企數量已增至53家,其中,7家是由上市公司分拆而來。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科創板暢通了資本生態鏈,實現了早期場外資金、專業創投資本、社會公眾資金的全鏈條發展,有力地支援了企業高效融資。同時,科創板為有關公司提供了跨期定價機會,從而凸顯科技創新的長期價值,激發企業通過股票激勵等方式凝聚人才,以實現跨越性發展。

科創板國企隊伍量質齊升

科創板開板以來,在有效助力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將科創板作為登陸資本市場的優選項。

8月7日,上海市國資委下屬企業——華虹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科創板國企數量再添一員至53家。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前述53家企業中,有32家中央國有企業和21家地方國有企業,合計首發募集資金達1507億元。

整體來看,科創板國企上市公司呈現出“硬科技”實力突出、發展動能強勁的特點。例如,中國通號、中國電研、中復神鷹等12家公司牽頭或參與的項目曾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等重大獎項;時代電氣、鐵建重工等10家製造業公司入選了“雙示範”企業名單(即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和專精特新示範企業),成為引領我國産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領頭羊”。

從經營情況看,科創板國企上市公司發展態勢良好,整體業績穩健向上。以2022年為例,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605.59億元,同比增長22%;實現歸母凈利潤255.63億元,同比增長24%。

從近期已發佈2023年中報的上市公司中亦得到體現。例如,螢石網路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85億元,同比增長9.25%;實現歸母凈利潤2.59億元,同比增長70.30%;鐵科軌道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66.32%;實現歸母凈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99.67%。

多家國企分拆上市瞄準科創板

近年來,隨著“A拆A”實踐漸多,分拆上市愈發成為國企為優質資産拓展融資渠道以及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有效手段。部分國企瞄準科創板“硬科技”底色,紛紛選擇在此分拆上市。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鐵建重工、廈鎢新能、電氣風電、高鐵電氣、百克生物、成大生物、螢石網路等7家國企子公司分拆至科創板上市。從公司屬性來看,涵蓋先進軌道交通、新能源電力設備、動力電池材料等多個細分領域。

全聯並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認為,通過分拆上市,原本獨立運營的子公司可借助資本市場實現價值體現和融資需求,同時也有助於提升子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為企業戰略重組、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提供更多的靈活性。

以鐵建重工為例,作為央企分拆上市首例,自上市以來,公司借助資本市場融資支援,成功研製出高原鐵路大直徑多支護TBM“高原明珠號”、全球最大直徑23米級豎井掘進機“夢想號”、全球首臺大坡度螺旋隧道掘進機“北山1號”等多項“國之重器”,推動中國高端地下工程裝備走出一條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自主創新之路。

百克生物分拆上市後,在主業開拓、研發創新上也取得一系列進展。公司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2.72%到63.11%。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分拆上市有助於實現國企估值重塑,同時也已成為國資委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的有力工具。

國有資本積極佈局科創板

除了借助分拆上市登陸科創板外,國有資本通過投資科創板上市公司,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動作也在不斷加快。

例如,今年6月份,凱賽生物公告稱,招商局集團擬以不超過66億元間接參與科創板合成生物領域龍頭凱賽生物的定向增發。

本次交易完成後,招商局集團將成為凱賽生物戰略投資者暨間接持股17.92%的重要股東。後續,雙方將圍繞生物基聚酰胺材料開展深入合作,招商局集團將借此佈局合成生物領域,助力集團下屬多個實業板塊有效降低碳排放,同時為凱賽生物相關産品提供更加廣闊的應用場景。

今年8月份,孚能科技公告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合計持有的孚能科技5%股份轉讓給廣州工控旗下廣州創興。交易完成後,孚能科技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廣州工控集團,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廣州市人民政府。

事實上,早在2022年,廣州産投、廣州工控及廣州創興累計以33.18億元參與孚能科技定向增發,成為其第三大股東。本次廣州國資進一步取得公司的控制權,將加速其在新能源汽車産業的佈局。同時,公司管理水準和經營能力在新股東賦能下亦可獲得提升,以增強公司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市場人士認為,優化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五大方向之一,有助於發揮國企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作用,讓國有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與非公有制經濟相互支撐,構建起全面深入的現代産業體系,推動中國經濟實現更高水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