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國整體發展潛力及長期經濟活力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09

作者:李智

編輯:投稿_林鴻孟

近年來,中國在經貿與科技等領域總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創新驅動發展越來越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特點。近日,國外媒體和機構以汽車出口及科學研究為主題,報道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今年上半年,中國在汽車出口方面首次超過日本,躍居世界首位。該媒體認為,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影響力可能會進一步提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主要企業的汽車出口量在1~6月同比增長76%,達到21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增長2.6倍,佔比25%。

外媒注意到,從出口對象國來看,除了汽油車需求旺盛的墨西哥之外,作為對新能源汽車需求正在增長的歐洲運輸轉机地的比利時也排在前列。由此可見,中國企業在歐洲的影響力正在加強。

據美國艾睿鉑(AlixPartners)預測,純電動汽車佔中國新車銷量的比例到2027年將達到39%。預計全球純電動汽車比例到2027年將達到23%,中國的普及程度將超過全球水準。預計到2030年,在中國銷售的純電動汽車的65%將是中國本土品牌。

除汽車領域飛速發展以外,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研究所數據,全世界關注度較高的科學研究領域數量在過去約20年裏增加了五成,超過了900個領域。中國的研究人員從事開闢新領域的探索型研究,取得了不少新成果。日本經濟新聞消息,日本文科省的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匯總了兩年一度的調查“科學版圖(2020年版)”。在919個關注領域中,引用次數排在前1%的重要論文來自中國的領域有605個(66%)。日本在2008年調查時佔41%,達到頂峰,此次降至31%。英國和德國佔五成左右。日本文科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的科學技術預測與政策基礎調查研究中心負責人伊神正貫指出:“中國的研究基礎雄厚且研究活躍,甚至可以在本國開創一個研究領域”。

無論是汽車領域還是科學研究領域,都是中國國家整體發展的典型案例。英國《金融時報》消息指出,中國政府是世界上負債最輕的政府之一,它有足夠的空間刺激消費並推動經濟發展。

《金融時報》報道認為,中國沒有面臨金融危機或者資産負債表衰退,今年的中國經濟增長仍將達5%左右,中國根本不會面臨衰退。與此同時,文章也提出,發展的挑戰依舊存在。過去,為了保持經濟增長,中國政府表現出了極大的靈活性和獨創性。現在,要保持長期的經濟活力,相關部門將再次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