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東坡遺蹤 傳承歷史文化 —— 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組織臨高境內東坡行經古驛道考察紀實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2-22

作者:陳曼

編輯:辰岑

中國網海南自貿港訊(陳曼)蘇東坡居儋三年,是海南文化史上堪稱首屈一指的大事,考察追尋坡翁海南遺蹤,也是海南歷史文化界義不容辭的大課題。然而,蘇東坡自瓊山至儋州以及三年後自儋州再返瓊山,行經臨高境內的驛道遺蹤,近千年來沒有系統梳理考證,成為全國範圍內東坡行經之地惟一一段歷史空白。

蘇東坡最後經過臨高、離別海南是宋元符三年(1100)六月。32年之後,即南宋紹興二年(1132)臨高縣治由沿海的英丘都治內遷,至莫村治,即今之縣城所在地。由此導致驛道變更,東坡先生往返所經臨高境內驛道,漸次滅失,終至不復存在。

一、高位推動,認定蘇東坡在海南的“足跡”

2022年4月,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保護和利用好東坡文化”。7月21日,根據海南省政府同意印發的《東坡文化資源保護及農文旅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的通知》作出具體部署:2023年,在摸清、考證、認定蘇東坡在海南的“足跡”的基礎上,規劃設計推出東坡主題遊徑,“引導公眾在文化旅遊中感知東坡的足跡、事跡、史跡,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並且要求“夯實基礎工作”,以海口市、澄邁縣、臨高縣、儋州市、昌江縣等市縣為重點區域,各市縣要成立工作專班,在已開展普查工作的基礎上,開展全省東坡文物資源的調查、挖掘、整理,對重要遺跡、遺址開展考古勘探和發掘,摸清、考證、認定蘇東坡在海南的“足跡”。11月15日,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的《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意見》,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的通知》精神,切實加強在城鄉建設中的歷史文化保護、利用、傳承工作,推動城鄉建設高品質發展。《實施意見》要求:保護和展現東坡文化等歷史文化特徵,以及瓊崖古驛道、古航道、古碼頭等歷史文化資源。

二、各方配合,找準定位,明確目標任務

12月16日上午,蘇東坡臨高境內古驛道行跡考察項目協調會在臨高縣直機關辦公樓召開。

圖為協調會會場

在省旅文廳、省社科聯等單位指導下,海南省蘇學研究會協同省博物館、考古研究所和海南省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啟動考察項目。中國蘇軾研究學會等作為學術支援單位,始終關注和推進這一填補蘇東坡足跡空白的考察項目。中國日報海南記者站、中國旅遊報海南記者站、中國國土資源報海南記者站等媒體負責同志熱情關注,同步記錄和觀察這一歷史文化項目的田野調查進程。

臨高縣委副書記、縣長唐守兵對此項目作出批示,副縣長范高滿具體安排,組織召開協調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曹磊主持協調會議並講話。他高度評價這一考察工作的歷史意義與現實作用,表示要通過傳承和弘揚蘇東坡文化,促進臨高縣城鄉建設,做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臨高文章。對於支援和配合搞好本次專題考察活動,他提出明確要求: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要提高認識,積極配合;要明確職責,主動認領任務,確保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職責,加強聯繫溝通;務必做好保障工作,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要共同努力,保障考察組順利完成這一填補東坡行跡研究歷史空白的重要項目。

三、田野調查,鄉間走訪分段考證

簡短的會議之後,蘇學研究專家在當地縣、鎮、村有關同志陪同下,從澄邁進入臨高境內的第一個驛站馬裊都開始,依據史料記載的古驛道方位、路線,進行逐段考察調研。

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特聘研究員何以端繪製的臨高境內宋元古驛道及其歷次變遷演示圖

紹聖四年(1097)六月十一日,蘇東坡攜幼子蘇過,自徐聞遞角場碼頭登船,順風一日,抵達澄邁縣城西門通潮驛。東行一日,進入瓊州府治瓊山(今海口市瓊山區府城地區),開元寺。有史料記載,寓居此地十余日。

約應六月二十二三日離開瓊山。二十四五日到澄邁,看望趙夢得,遊永慶寺,二十六七日進入臨高。七月一日進儋州境,宿儋耳山畔歸姜驛。七月二日,抵達昌化軍治,寫《到昌化軍謝表》。

文獻記載,東坡登陸海南,寫下的第一首詩即熱情讚美海南。詩題為《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雲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覺而遇清風急雨戲作此數句》。自瓊至儋,乘肩輿而行,可“坐睡”。《資治通鑒》胡注:“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實際上是二人肩扛兩條長竿,中置一椅,其上亦無覆蓋,很像近現代四川的“滑竿”,其行進速度,應比正常步行還要慢一些。

此詩具體作于何地?東坡所記不確。但“行瓊儋間”,則可推知,應在澄邁至儋州期間。“千山”“萬谷”之説,應是經瓊西今之火山口一帶,此後遇到一陣海南特有的夏日“清風急雨”。雖是“坐睡夢中得句”,但寫下來,則應是留宿之時。綜合“我行西北隅”的定位,推論應寫在臨高境內的第一個驛站。

臨高縣,隸屬於海南省。唐武德五年(西元622),從富羅縣劃出東部地區成立臨機(雞)縣,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臨機縣為臨高縣。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臨高縣改屬瓊州。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改瓊州為瓊管安撫司,臨高屬瓊管安撫司。元豐三年(1080),屬廣南西路瓊管安撫司。蘇東坡經過臨高,正是這一時期。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改瓊管安撫司為瓊管安撫都監,臨高屬瓊管安撫都監。

(清)張安圃繪《廣東輿地全圖·臨高縣圖》,光緒二十三年(1897)廣州石經堂石印本。第85頁

驛道,是古代供傳遞軍事情報、撥付和進貢物資的必由之路。驛站則是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最遠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史料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政府通信方式。

唐朝郵驛設遍全國,分為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三種。百度詞條介紹:驛站設有驛舍。中央由兵部駕部郎中管轄,節度使下設館驛巡官4人,各縣由縣令兼理驛事。宋朝驛卒由兵卒擔任,規模不如唐朝。沈括的《夢溪筆談》記載:“驛傳舊有步、馬、急遞三等,急遞最遽,日行四百里,唯軍興用之。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鑲金字,日行五百里。”岳飛一日之內在前線接到的十二道金牌,即是朱漆金字牌。宋代將傳送所有公文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頸上係有銅鈴,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

臨高縣誌載:驛傳“例置夫馬,十年一編,遞替,料以糧派,夫以丁僉”。驛道與驛站均為國家意志在地方的具體體現,是國家政權的地方滲透與延伸,全國統一標準建制,地方分別規劃建設。大致為每隔十里置鋪,鋪有鋪長,可供行人飲茶、加水;三十里一舍,源自春秋戰國時,行軍三十里,就要暫住一次,可供餐食,守護客捨得負責人稱為“舍長”,“退避三舍”原指退讓回避九十里;六十里設驛,驛有驛丞,是供行進一天的旅人、官員、公差等過夜留宿的地方。

(一)馬裊都:由澄邁入臨高第一站

臨高縣馬裊鄉,在縣境東北部沿海,東與澄邁縣橋頭、福山鎮接壤,南連多文鎮,西鄰臨城鎮,北接瓊州海峽。駐地馬裊圩古稱那虞都,曾是臨機縣治所,後稱馬裊市,原在海邊,因遭海盜搶劫內遷。1950年設馬裊鄉,1958年成立馬裊公社,2002年,馬裊鄉、博厚鎮合併,設立博厚鎮,鎮人民政府駐博厚墟。

(二)東英鎮扶提西村,當年大港顯赫,而今平穩發展

自馬裊鄉沿海岸林道西行,約六十里,正是兩個驛站之間的距離,是今日東英鎮扶提西村

宋代龍潭灌區在今和新村、頭洋村以南,一直是良田;而縣治在其東“扶堤東”村西南。1981年版《廣東省臨高縣標準地名錶》扶堤東還是自然村,屬蘭劉大隊,有村民119人,現在地圖依然留有村名,但已不見民居圖斑。本地幹部説,該村已北遷到發展條件更好的海邊了。

根據志書記載的方位,結合該臨高輿圖,可以確認,“博白港”就是扶堤西村港。康熙年間,總兵范時捷《條議》提到:“此外尚有博鋪、博泊、博述、黃龍諸港,俱有墩臺設兵了望。”足見此地在當年是臨高及至全海南島的大港地位。

正德《瓊臺志》臨高縣輿圖局部,紅五星示東塘都、英丘都縣治位置。富羅都紅五星西側,即博白港,亦稱博述港,今日之扶提西村。

在衛星地圖上追溯東塘都治所、博白港及相關位置,白色黑体字為當代地名,黃虛線為可見的小河及其痕跡。(何以端製圖)

專家們進村落,走田間,尋訪歷史文化遺跡。

海南省歷史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李長青(右),海南文化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文學博士、文藝學碩士生導師焦勇勤(右二)等,在臨高縣東英鎮扶提西村作田野調查。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李振友教授(左)等,與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理事長李公羽(中),在海南省臨高縣扶堤西村古博白港外港。

(三)調樓鎮天后宮,記載曠世不絕的民族海洋情結

由撫提西村沿海岸向西南行走約十五六里,是聞名四方的天后宮——馬祖廟。臨高天后宮坐落在調樓鎮抱才村東北方向,西宜村原址之上,面對大海。

媽祖文化,是歷代海洋商旅、漁民的共同信仰,尤其是福建、廣東、海南、台灣以及東南亞沿海區域,多建有媽祖廟。海南媽祖信仰歷史悠久,早在宋元時期就伴隨閩人渡瓊流傳進入海南島。而今,媽祖文化發展形成為國為民求和至善的“和善文化”。臨高縣調樓鎮抱才村天后宮,是坐落在海邊最高大的媽祖廟。現在,天后宮已經喪失它作為文物的歷史價值,但是歷經數百年而不曾滅失,在改革開放之後更加煥發生機的媽祖文化,説明它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這也是中華民族亙古通今的海洋文化情結所在。

臨高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臨高天后宮主委方萍女士(左二)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李振友(右三)、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理事長李公羽(左三)等在臨高天后宮合影。

(四)調樓鎮黃龍村,史有東坡泉,今有天后宮

臨高縣調樓鎮在臨高縣西海岸,面對北部灣海域,舊有黃龍烽、黃龍港,今有黃龍村。調樓鎮工作人員介紹説:此地當年有東坡泉。考察組抵達調樓鎮黃龍村,楊定家老書記出面介紹情況。傳説當年蘇東坡西行至此,那時百姓飲水多受海水侵襲,生活困難。東坡所乘坐騎,在這裡起身蹬刨,泉水涌出,甘甜可口。人們稱之為“東坡泉”,數百年來,東坡泉四季涌出,從不乾涸。雨水豐沛時,泉高盈尺,人們收工路過,即在這裡洗洗刷刷。所在位置,是黃龍村海神廟前東北約五六十米的地方。楊定家説:20年前因搞基本建設,將泉眼堵塞、填平,而今已沒有任何標誌,只有老人們還記得這個位置。

調樓鎮黃龍村,也有一座天后宮,是臨高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其規模建制較抱才村天后宮要小一些。黃龍村位於調樓鎮西南部,是一個純漁業的自然村莊,村民主要從事漁業生産,海洋捕撈業是支柱産業。以海為生,與海相伴,黃龍村民俗也與大海緊密相連,天后宮成為漁民們每年祭祀、聚會的重要場所。這裡的龍舟賽事,場面壯觀,影響深遠。

黃龍村天后宮

(五)新盈鎮,澹庵泉和博頓港記載宋時的繁華

新盈鎮,位於海南省西北部,臨高縣西部,地處後水灣內,瀕鄰北部灣,西與越南隔海相望。

臨高八景之一“澹庵泉跡”,位於新盈鎮。南宋名臣胡銓(號澹庵)面對秦儈主和,抗疏乞斬秦檜、孫近、王倫,聲振朝野,坐罪除名,紹興八年(1138)出任昭州知州、知吉陽軍(今三亞市吉陽區),被貶來瓊,經此驛道到臨高。雖然1132年臨高縣治已經遷徙,但至1138年原驛道仍可通行。此一證也。

相傳胡銓在博頓發現甘泉。後任瓊州安撫通判的方世功,福建莆田人,曾代任昌化軍,接受博頓舉人戴定實之子戴雄飛懇請,親撰《澹庵泉記》,並刻碑于井泉之側,以為紀念。澹庵泉現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右起)李長青、李公羽、焦勇勤等在《澹庵泉記》碑前現場讀碑。

專家們在澹庵泉考察

臨高縣治以西25公里,當年是那綿都博頓村(今新盈鎮頭咀村委會和東村)。這裡也是臨高縣距離儋州最近的地方。舊時此地被村民稱為“小衙港”,顯然是政府官道所至,公務人員所用之港口。站立在頭咀村委會樓前海邊,向西看去,距離僅數百米的海港水系,漁船往返,白鷺起落,夕陽余暉中,清晰可見對岸儋耳山的英姿。

落日余暉中的儋耳山(新盈鎮頭咀村委會黃磊攝)


越過崎嶇高聳的岸邊堤壩,登上博頓港最突出的一段水岸,西邊數十米外即是儋州市光村鎮泊潮村。隔海灣可見遠處的村落,即是儋州市光村鎮泊潮村,可謂近在咫尺。

四、臨高古驛,因東坡行經而將再度進入世人視野

宋元符三年(1100)五月,東坡在儋州接旨,以瓊州別駕移廉州(今廣西合浦)安置。東坡遂作《峻靈王廟碑》,拜謝父老鄉親,整理行裝,五月末啟程,離別儋州。六月一、二日進入臨高,六、七日或更晚些進入澄邁。六月十三日,在澄邁通潮閣寫下《渡海帖》。至瓊山後,辦理官員遷徙手續。在姜唐佐家,為姜母寫留言條;約姜唐佐、吳復古吃蕈饅頭;六月十七日,路過三山庵,為惠通泉題名,並作賦。六月十七日,為泂酌亭題名。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順風一日,抵徐聞遞角場碼頭。

考蘇東坡儋州至臨高、澄邁行程,在臨高境內時日較多,應有五六天之多。一是可能有熱帶風暴,影響行程,只好在臨高境內某個驛站等候天氣好轉;二是有可能臨高縣令挽留,多住一二日;三是東坡心情很好,不排除在臨高境內觀賞逗留,甚至到過今波蓮鎮蘇來村一帶。

古驛道沿線大量歷史文化遺蹤彰顯社會權重。自澄邁進入臨高的第一個驛站馬裊都起,沿海岸逶迤前行的唐宋驛道,串起了許多重要的歷史文化景點。儘管絕大多數已經自然滅失,然而留在史志文獻中的記載,依然鮮活可信。這些景點,有的是史書記載“宋建”的,有些是沒有清晰記載,只是地方村民口口相傳,年代久遠,包括可能是宋時建造的。有些是在原址多次復建、修建的,有些是後人倣建的。專家學者走訪考察了調樓鎮觀音廟、黃龍天后宮、抱才天后宮(媽祖廟)、廣德廟,新盈鎮武聖廟、博頓觀音廟……

東英鎮“龍潭神雨”,則有縣誌記為“宋建”,民間相傳更為具體,事出仁宗年間。

臨高縣作家協會副主席林春家介紹説:博頓觀音廟是新盈地區建造最早的神廟,據説始建於北宋年間,東坡行經時曾經祭拜。他認為:在北宋年間,海南島的驛道沿著海邊環海南島,從北-東-南;北-西-南兩條線都已暢通,根據東坡先生自己詩中記載“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就是北-西-南,也是1138年胡銓被貶吉陽所走的路線:瓊山府城-老城-石躩-馬裊-臨機-莫村-蘇來村-古廩-積頓(頭東,今稱為博頓)-泊潮-榕椽江-儋耳山-昌化軍(中和鎮)。根據路程和日期推算,蘇東坡行程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臨高境內行走,在臨高境內停留地方有六處之多。

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特聘研究員何以端先生認為:總括考論蘇東坡貶儋行程:瓊管西行第一驛,自然是澄邁老城的通潮驛,程距五十五里;第二驛,當是馬裊驛(或稱臨機驛,此時西峰驛當尚未設置),程距六十五里;第三驛即英丘都臨高縣治邦浪村,程距四十余裏,但須橫渡池海河及文瀾江;第四驛,黃龍港-西塘都地域的“黃龍驛”,程距約六十里;第五驛,歸姜驛,程距略少於六十里;假如天氣好又有便船,從黃龍驛經博頓港,就能不經歸姜驛,夜宿光村一帶。最後第六驛,抵達昌化軍古儋驛,若以趕路模式一天都不耽擱,則六天可達,比南宋及以後的驛道多走一天。從第二驛到第五驛,絕大部分路段在臨高縣境內。

沉寂千年的臨高古驛道,因東坡行經寓居,而將再度進入世人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