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江聚焦人才培育 為非遺傳承注入源源動力

時間:2022-11-08來源 : 廣西日報作者 : 卿要林 韋艷春 韋葦

11月6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陳雙村毛南族傳統技藝展示培訓中心,縫紉機“噠噠噠”響個不停,3名學員正在老師指導下學習縫製毛南族服飾。

近年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強化黨建引領,重點聚焦非遺人才隊伍建設,通過人才培育、資金支援和平臺搭建,讓非遺人才技藝有傳承、幹事有闖勁、發展有舞臺,為非遺保護傳承注入源源動力。

“我們實行傳承人動態管理制度,定期了解傳承人工作情況。”該縣非遺中心副主任韋慶華介紹。據了解,為進一步優化和擴大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隊伍的梯次構成、覆蓋範圍,該縣開展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申報工作,建立非遺優秀人才儲備庫,擴大非遺傳承人隊伍。目前,全縣已列入縣級以上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86人,其中國家級2人、自治區級13人、市級25人。

該縣每年撥付3萬元用於非遺項目調查和資料整理等工作。非遺中心相關工作人員持續深入各鄉鎮、村屯,今年已收集整理文字資料1萬餘字,視頻錄影資料20余小時,圖片資料200多張。目前,全縣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2項、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8項、市級代表性項目11項、縣級代表性項目141項。

為拓寬非遺人才培養渠道,提升綜合創造力和傳承力,該縣通過多種渠道為非遺人才提供展示平臺和交流機會,壯大傳承隊伍。一方面,持續推動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鼓勵和引導非遺人才採用獨資、參股、合作等方式註冊成立公司或機構,指導其暢通市場推廣、文創開發、對外交流等渠道。另一方面,該縣聯合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等區內高校開展“花竹帽走進高校”活動,通過“傳手藝、送族寶”擴大知名度;同時與河池學院合作成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創新設計産學研合作基地,用好高校人才優勢,將非遺元素融入産品設計,不斷探索非遺文化的應用轉化。

此外,該縣積極推薦代表性傳承人參加各級傳承人研習培訓,進一步拓寬傳承人視野,提升傳承人藝術水準和傳承非遺的能力;以分龍節慶典為契機,開展肥套、毛南民歌和花竹帽編織技藝、儺面雕刻技藝等形式多樣的表演和實物展示;結合“廣西瀕危劇種走訪基層”活動,讓非遺展演走進鄉村屯,使傳統毛南戲深入民心。(記者 卿要林 通訊員 韋艷春 韋葦)

(責任編輯:曹洋)
文旅旅遊 Cultural Tourism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