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們講述在廣西的求學生活——在桂畢業外國留學生的故事

時間:2022-07-26來源 : 廣西日報作者 : 楊秋 鐘春妮 羅詩慶 李嘉婷

這個夏天,又有一批外國留學生從廣西各大高校畢業,他們帶著廣西記憶或留在廣西繼續深造,或奔赴世界各地,開始自己的下一程,用青春描繪各國和中國更美好的未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些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包括“雲課堂”甚至“雲答辯”等,他們的留學生涯註定難忘。

7月下旬,記者採訪了廣西藝術學院、廣西師範大學、桂林旅遊學院、廣西科技大學的部分已畢業的外國留學生,聽他們講述疫情之下的廣西求學故事。

“我最寶貴的青春與廣西相連”

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連的省區。借助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等優勢,廣西成為目前中國接收東盟國家留學生最多的省區之一。

“來中國學習是我舞蹈生涯的重要起點。我最寶貴的青春與廣西相連。”來自廣西藝術學院的越南籍留學生武明英告訴記者,12歲時她就來到南寧廣藝附中學習舞蹈。自廣藝附中畢業後,她回到了越南,成為胡志明市蓮花歌舞劇院的一名舞蹈演員,但心中還時常想念中國。2018年,武明英繼續來到廣藝就讀本科。在廣西,她從懵懂青澀的小姑娘成長為開朗自信的大學舞蹈生,學習了很多中國民族舞,也運用自己所學創作了不少舞蹈作品。經過不斷深造,武明英在中越兩國的舞蹈界已小有名氣,近年來她多次在中國、越南及國際舞蹈比賽中獲獎,並在越南的一些重要演出中擔任主要舞蹈演員。

大學期間令武明英感到比較遺憾的事情是,2021年因為疫情,錯過了與同學們一起在中國北京鳥巢國家體育場參加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文藝演出的機會。身在越南的她儘管只能通過螢幕學習和觀摩同學們的演出,但內心仍然深感震撼。

一轉眼,武明英又再次從廣西畢業了。“我希望未來能回廣藝申請讀研究生,並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越南培養優秀舞者,為越中兩國的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武明英説。

武明英。受訪者供圖

“我已把廣西當成第二故鄉”

與武明英一樣與廣西結下不解之緣的,還有她的同胞陳玉英。

陳玉英是廣西師範大學民族文化與教育專業的博士。這幾年,她跟隨導師和同學們走進廣西三江、金秀、恭城、灌陽、龍勝、資源等地考察學習。在陳玉英眼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她喜歡廣西的民歌、舞蹈。“從廣西的少數民族發展進程中,我了解到中國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深遠的意義。中國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發展特色種植業、民俗旅遊等舉措,讓少數民族地區群眾脫貧,過上了幸福生活。”

陳玉英在桂林讀研期間成家了,現在擁有了一個幸福家庭。“一開始在中國生活還有點不習慣,但慢慢地,我開始喜歡這樣的生活,我已經把廣西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陳玉英坦言,邊讀書邊帶孩子特別辛苦,尤其是由於疫情不方便常常回越南。所幸在中國家人和老師同學們的全力支援下,自己最終成功獲得了博士學位。

“少數民族文化和語言在認識和發現每個民族的起源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保護髮展少數民族語言,有助於人們更多地了解少數民族的根源,促進傳統民族文化的開發。”雖然博士畢業了,但陳玉英並不急著找工作,她打算在中越少數民族文化和語言的發展領域深入鑽研,向著自己的研究方向繼續前進。

陳玉英。受訪者供圖

“我愛上了中國文化”

3年前,印度尼西亞的林秋蘭通過參加桂林旅遊學院和印尼特裏沙克蒂旅遊學院聯合辦學“2+2”項目,來到桂林旅遊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教育學院就讀酒店管理專業。

和這一代的許多印尼年輕人一樣,林秋蘭一直憧憬著能出國留學和探索新的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成為外國留學生的熱門求學地。

由於文化的差異,初到桂林學習生活,林秋蘭覺得有點辛苦。不過,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林秋蘭很快調整了心態,漸漸適應中國大學的節奏,學業也漸入佳境。她開始每週末都去市中心品嘗各種中國美食,了解廣西的習俗,並與當地人交流練習中文。“我愛上了桂林山水,愛上了中國文化。”

林秋蘭還積極參與國內外的管理類和經貿類競賽。2020年,在朱錦晟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她鼓起勇氣與幾位同學一起參加了第八屆全球大學生國際經貿與商務專題競賽中國地區選拔賽。為了參賽,她與同學們精心撰寫了長達30多頁的英文文章,主題為中國和印尼之間的商貿關係和電商投資的問題。經過奮戰,學校團隊獲得了全國一等獎。這次參賽經歷令林秋蘭深感自豪,記憶尤為深刻。

疫情暴發後,林秋蘭不得不返回印尼。為此,所有的課程都通過網路進行。相比網課,林秋蘭更喜歡線上下面對面的上課形式。由於她中文的聽説能力還不足,只好利用線上翻譯器來翻譯老師的一些中文課件,竭盡所能按時完成並提交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和課堂作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林秋蘭也順利畢業了。她感慨地説:“感恩我能在中國留學,在桂林的歡樂時光,會成為我永久的記憶。等疫情過後,我會再次回到中國,回桂林母校走一走,看一看。”

林秋蘭。受訪者供圖

“盼望寶駿也能開到非洲去”

“嗨,大家好,我最愛的食物是螺螄粉,我喜歡你們叫我拉堡仔!”這是廣西科技大學尼日利亞籍留學生博密在抖音平臺上的自我介紹。

作為擁有逾10萬粉絲的網紅博密,在柳州求學的4年裏,他不僅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漢語,柳州話也説得溜溜的。

為什麼喜歡大家叫他拉堡仔?原來早在2018年,博密的電動車被偷了。他的一位在柳州市拉堡鎮賣電動車的朋友獲悉後,邀請博密去他的店裏,並以分期支付購車款的方式賣給博密一輛電動車。車款支付了幾個月後,這位朋友把尾款免了,把車子送給了博密。再加上常去拉堡玩,博密喜歡上了這個小鎮,自此開始以拉堡仔自稱。

柳州朋友的熱情也讓博密特別感動。“逢年過節朋友和同學們都邀請我去家裏做客,陪我一起到處去玩。我在這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博密高興地説。

隨著對柳州的了解越深入,他對廣西和中國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他深感有責任用自己的鏡頭描繪所見所感的嶄新柳州、嶄新廣西,讓更多的人了解廣西和中國。

2020年,“我與中國的美麗邂逅——我的2020”第四屆來華留學生徵文暨短視頻大賽中,博密的《柳州的“萬有引力”》獲得短視頻大賽特色獎。他化身為柳州代言人,不斷走進柳州工業博物館、柳州紫荊花文化創意廊等柳州的各種地標式景點,全方位介紹柳州的美食美景和人文風俗,傳播廣西文化和中國文化。

博密透露,自己把袋裝柳州螺螄粉寄給了尼日利亞的親人朋友,廣西美食在尼日利亞頗受歡迎。“我還要錄製更多的視頻,向中外網友介紹充滿獨特魅力的柳州和廣西。我尤其喜歡新能源汽車,特別想用視頻讓更多的非洲人了解柳州汽車,盼望寶駿也能開到非洲去。”博密説,現在畢業了但不會離開廣西,將留在南寧從事外貿進出口工作,為促進尼日利亞和中國的經貿人文等交流合作盡一份力,也希望非洲的優質産品能借助廣西區位和政策等優勢,從廣西出口到東盟國家。(記者 楊秋 通訊員 鐘春妮 羅詩慶 實習生 李嘉婷)

博密(右一)。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鄭友)
文旅活動 Tourism Vllage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