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文化添自信 嘹啰山歌傳鄉音

時間:2022-06-29來源 : 南寧晚報作者 : 黃穎 石國憲 黃倫芳 龔蘭香

原標題:良慶區南曉鎮中心學校引進壯族非遺文化開發校本課程

鼓舞文化添自信 嘹啰山歌傳鄉音 

嘹啰山歌、壯族會鼓、斑鳩舞、香火球……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中心學校引進壯族非遺文化開發校本課程,讓學生在壯鄉文化熏陶中激發弘揚壯鄉文化的熱情。學校加入了中國新樣態學校聯盟之後,把鼓舞教育確立為辦學主題,把“鼓舞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目標,以“鼓振底氣,舞動人生”為辦學理念,“樂教好創,誨人不倦”為教風,並將其融入各學科教育教學中,培養具有壯鄉情懷、曉美品格、創新能力、健康體魄的南曉美少年。 

香火球運動已在校園中普及。

開發特色鼓舞文化課程 培養有志氣有才氣新時代好少年

南曉鎮中心學校根據“鼓舞文化”開發了獨具特色的鼓舞文化課程,內容包括曉德立人(品德與修養)、曉文立雅(語言與人文)、曉理立創(數學、科學與探究)、曉藝立美(藝術與審美)、曉體立健(體育與健康)。在實施鼓舞文化課程中,培養學生有志氣、有雅氣、有靈氣、有才氣、有朝氣。

在語文教學中,該校教師巧妙融入家鄉的特色資源。如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是民風民俗,在習作課《家鄉的風俗》中要求通過習作表達自己對家鄉的讚美,感受家鄉獨特的風俗中蘊含的民族文化和傳統美德。該校六年級教師在課程中不約而同滲透了南曉壯族的民風民俗,通過表現熟悉的家鄉人、熟悉的風俗人情,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課堂品質。

以德為先,涵養品格。該校每週用一節道德與法治課,以及週一國旗下講話進行“會鼓明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挑選出一到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課中有關培養學生志氣的課程,授課時把會鼓拉到教室,在志氣激昂處擊鼓,營造一種激人向上的氛圍。每逢重大節日或活動,會鼓表演總會成為一道振奮人心的風景線,學生底氣在鼓聲中得到提升。 

每逢重大節日或活動,會鼓表演總會成為一道振奮人心的風景線。(圖片均為學校提供)

傳承壯族香火球技藝 鍛鍊動手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壯族香火球起源於明朝,流傳于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大塘鎮及欽州市的小董、新塘一帶,已列入南寧市、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從2014年開始,南曉鎮中心學校把香火球引入校園,並邀請香火球第七代傳人——班繼聯給學生講解香火球的文化歷史背景、現狀,傳授香火球選材、製作方法等知識。學校將香火球製作作為勞動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老藝人手把手傳授香火球製作方法,既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傳承了壯族民俗文化,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該校還把非遺香火球運動引入校園,邀請班繼聯傳授師生香火球運動的規則及運動方法。學校在每週三、週五大課間開展香火球運動會,還在今年“六一”舉行了第一屆香火球運動。師生在強身健體中繼承和發揚香火球運動,推動了民族傳統體育的普及。

嘹啰山歌融入課堂教學 促進文化傳承培養民族情懷

作為嘹啰山歌的傳承學校,南曉鎮中心學校堅持將嘹啰山歌作為學校特色,將嘹啰山歌文化引進語文、品德、音樂、體育等課堂,讓本土文化精髓浸潤學生心靈。例如:把為人處世、尊老愛幼、文明禮貌融入健康教育中,把農耕知識、四季變化的《二十四節氣歌》等融入科學教育中,並將嘹啰山歌融入藝術教育中。通過學習,學生對嘹啰山歌旋律輕快、唱白結合的獨特音樂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蘊、傳統的演奏方式等有了深入了解。嘹啰山歌文化與各科課程的融合,不但助力愛國教育,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還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懷,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此外,學校增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課、民族壯文課、民族服飾手工課、三月三壯鄉美食體驗課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課程,推進民族團結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建立民族團結教育常態化機制。學校以“壯鄉嘹啰文化交融”為主線,依託班隊會、升旗儀式、“非遺”文化展、壯文專題講座、民族手抄報、民族徵文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還重點開展“壯童嘹啰獻祖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民俗文化進校園和“三月三”壯鄉嘹啰民俗文化節,豐富民族教育活動形式,拓寬民族教育渠道,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近年來,南曉鎮中心學校民族教育、傳承非遺成果卓有成效。2019年學校喜獲南寧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2020年被評為自治區鄉村溫馨學校。下一步,學校將乘著鼓舞文化建設的東風繼續砥礪前行,為良慶區教育事業譜寫燦爛篇章。(記者 黃穎)

(責任編輯:鄭友)
文旅活動 Tourism Vllage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