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郡縣治,天下安。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各縣(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和綜合競爭力,一些縣(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入圍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等,全區縣城建設發展邁入新階段,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從今日起,本報推出“走進縣城看發展”專欄,通過全媒體記者的實地探訪和深入採訪,談規劃、看發展、析經驗、説感受……以縣城發展視角反映我區推進新型城鎮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積極探索和顯著成就,激勵廣大幹部群眾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2200多年前,中國古代能工巧匠以大地為藍圖,勾連湘漓,一個比肩同時代萬里長城的偉大工程——靈渠橫空出世,自漢唐以來,陪伴著興安這一千年古邑走過悠悠歲月。
“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6月15日,記者走進興安縣城時正值汛期,只見滔滔的漓江和湘江水通過千年靈渠連為一體,奔流不息。古堤壩依然牢固如初,千百年來千帆過境、百舸爭流的熱鬧景象仿佛重現眼前……古渠兩岸,古樹、古磚、古渠交相輝映,興安縣靈渠片區呈現著生態、現代城區的風采。
2021年以來,興安縣以桂林市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為契機,將靈渠保護與利用作為全面啟動城市更新工作的切入點,積極探索金融支援模式,在全區率先全面啟動縣級城市更新行動。
“以靈渠片區改造提升為核心,城市空間拓展、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服務提升和歷史人文脈絡賡續等作為抓手,推動縣城城市功能品質大提升,走出一條城市更新自我進化之路。”興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丁貴明説。
春夏之交,興安縣靈渠北渠休閒綠道成為當地居民休閒的好去處。這條去年底才竣工的綠道上,大家散步騎行,既能欣賞千年靈渠的獨特魅力,又能感受正當時節的春花爛漫。
近年來,興安制訂“城市更新試點工作方案”,啟動“靈渠保護與利用”規劃設計,持續推進靈渠周邊環境整治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靈渠北渠、南渠一期、二期修繕收官;靈渠渠首、南渠、北渠清淤等一系列工程完成,有效地改善人居環境。
記者來到興安縣桂興村路口,一條雙向6車道城市主幹道出現在眼前。這是今年4月剛剛開通的靈渠大道三期項目,全長3.04公里,設計時速60公里。大道橫跨靈渠、下穿湘桂鐵路,與興安西繞城公路形成一個完整的繞城路,大大緩解了縣城的通行壓力。
據介紹,興安縣城規劃為三個城市更新單元,合計53個項目,投資約68.5億元。其中靈渠歷史文化保護更新單元就佔了35個項目,投資約40億元。按規劃,2025年興安縣城建成區面積將達到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1萬人。
去年12月17日,總投資6.52億元、以靈渠片區改造提升為核心的興安城市更新一期項目(靈渠片區)獲得銀政合作融資5.2億元,成為全區首個縣級城市更新項目。
項目建設以靈渠水街、北街歷史文化街兩片街區為中心,向周邊輻射城鎮基礎配套設施項目包括中醫院改造搬遷項目、市政道路建設新建、改建項目、給排水項目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包括靈渠水廠及管網項目、興安縣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城市規劃館等項目。
“隨著縣城框架的進一步拉大,城市更新項目將有效解決逐漸凸顯的基礎設施短板。”興安縣有關負責人介紹。
至2021年底,全縣共有46個城鎮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受益居民4546戶;到2022年底,將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建成一批宜居示範居住區,5.2萬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善。6月15日,興安一建築企業人事專員劉丹説,近年來縣城城區變美了,辦事也更便捷了。
5月18日,興安縣靈渠水廠及管網配套項目正式開工。這項總投資約1.9億元的項目設計日供水規模10萬噸/天,新建改造官網23公里,將解決興安縣城長期以來供水不足、水壓不穩的問題。
城市發展過程中累積的物質與非物質遺存,是代表城市獨特性的歷史文脈。興安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擁有眾多的文化遺産。興安縣縣長韋遠明説:“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我們注重保護靈渠文化遺産、紅軍長征文化等特色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留住城市的記憶。”
目前,興安正以靈渠和湘江為紐帶,充分挖掘“一江兩渠”沿岸的資源優勢,重點打造靈渠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靈渠兩岸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和沿河景觀帶,把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築進行風貌改善和修繕,形成具有秦漢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全力推進靈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力求做好“大靈渠”這篇文章。
“作為全區首個縣級城市更新項目,興安始終將靈渠保護提升工作作為‘頭號工程’,全力推進靈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推動建設‘繁榮富裕、綠色開放、團結和諧、幸福美麗’新興安。”興安縣委書記賁黃文表示。
城市是發展的平臺,城市建設的帶動,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2021年興安縣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61.4億元,同比增長9%;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41810元,同比增長7.3%;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2934元,同比增長10.2%。(記者 李耿)
(責任編輯: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