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如何變遊客?美麗鄉村如何宜居也宜業?鄉村振興如何産業振興?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胡格吉勒嘎查,用一幅正在描繪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畫卷探索、作答。
近年來,隨著“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胡格吉勒嘎查依託葛根廟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彩的人文景觀,積極挖掘鄉村旅遊資源,推動民宿集群建設,打造鄉味集美食街,開展環境整治及道路養護,實施“積分制”管理工作,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最優解”,走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民宿集群依託紅色馬鎮葛根廟旅遊資源,把過客變遊客、食客、宿客;鄉味集美食街涵蓋多種餐飲類別,更好滿足遊客味蕾需求,促進村民就業增收……為滿足遊客個性化需求,民宿還推出了農事活動、戶外拓展、親子互動等多元化服務和特色體驗産品。
鄉村振興,産業是關鍵。胡格吉勒嘎查以宅基地制度改革為契機,在原有民宿基礎上,通過流轉盤活閒置房屋和宅基地進行改造,引導百姓將閒置資源變“閒”為“錢”,逐步推動民宿集群形成。“民宿集群讓遊客在享受舒適住宿的同時,還能體驗到紅色馬鎮的獨特魅力,以特色‘小民宿’撬動鄉村振興旅遊産業‘大發展’。”葛根廟鎮鄉村振興辦負責人劉峰説。
胡格吉勒嘎查緊鄰302國道,沿路有“8·11”抗日武裝起義廣場、葛根廟等景點,每年都會吸引幾十萬遊客前來觀光。2022年,嘎查將村民自願有償退出的閒置宅基地以入股的方式與森發集團合作,打造了鄉味集美食街。街上建築風格以復古為主調,涵蓋火鍋、燒烤、蒙餐等多種餐飲類別,各類小食快餐也一應俱全。2023年,實現嘎查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為村民提供臨時就業崗位50個。2024年上半年,借著端午節、廟會、賽馬節的旅遊熱度,累計接待遊客超13萬人次,銷售額突破20萬元。
打造旅遊鄉村,人居環境是底色。胡格吉勒嘎查利用“千萬工程”專項資金735萬元,按照“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實施給排水、道路硬化、亮化、綠化、美化等人居環境提升工程,為本地百姓和遊客提供賞心悅目、景色宜人的視覺美景和生態體驗。排水渠的建設為農戶灌溉庭院水稻、玉米、果蔬等提供了便利,進一步促進庭院經濟的發展,附帶增加了農副産品銷售、大棚採摘、美食街經營等收入。
隆冬時節,這座嘎查靜謐安詳。抬眼可望青山莽原,側耳可聽法號佛音,觸手可及鄉村夢土,味蕾可感受農家美味……與你相約一場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撫慰得了鄉愁的“遇見”!
(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視頻攝製/素材提供:烏蘭浩特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劉文靜、高煒忠、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