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最美國土 共繪錦繡河山:首批國家公園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發佈時間:2024-10-09 10:05:00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秋日,長白山層林盡染,年輕的東北虎與野豬、棕熊、馬鹿鬥勇爭狠,沉浮于強者生存的自然規律中。

幾千公里之外的雪域高原,雪豹正在高山峭壁間巡視領地,一群藏羚羊逐漸跑出視野。

南海之濱,雨林稠密,海南長臂猿在林間跳躍,海南湍蛙在瀑布旁的石壁上攀爬……

中國國家公園如一幅幅瑰麗的畫卷鋪展在世界東方。

2021年10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講話,宣佈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舉措。首批國家公園設立3年來,5個國家公園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

把最美國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

2024年9月5日,“我國國家公園建設成績單”在網上刷屏。當天,國家林草局舉辦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成效新聞發佈會,用一組組數據介紹了國家公園建設取得的成效:

——旗艦物種數量持續增長,藏羚羊增長至7萬多頭,雪豹恢復到1200多只,東北虎、東北豹數量分別從試點之初的27隻、42隻增長到70隻、80隻左右,海南長臂猿野外種群數量從40年前的僅存2群不到10隻增長到7群42隻。

——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穩步提升,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實現整體保護,保護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連通了13個大熊貓局域種群生態廊道。

這些旗艦物種種群數量穩步攀升、自然生態系統品質飛躍的實踐成果充分證明,建設國家公園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完善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制度創新,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選擇,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回望國家公園建設之路,每一步都在創造奇跡、書寫歷史。

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到2015年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到2021年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再到2022年出臺《國家公園空間佈局方案》,我國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産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到國家公園體系。

三江源國家公園是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大尺度保護的典型代表,保護了高寒特有生物多樣性寶庫,以及大江大河源區草原草甸、荒漠戈壁、冰川雪山、河湖濕地複合生態系統。

大熊貓國家公園是野生大熊貓集中分佈區和主要繁衍棲息地,具有獨特的自然文化景觀。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分佈著我國規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東北虎、東北豹種群,以及傘護的溫帶針闊混交林生態系統。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擁有我國在亞洲熱帶雨林和世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最集中、最完整、最多樣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保護了珍貴的雨林生物多樣性寶庫,還是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的唯一分佈地。

武夷山國家公園擁有同緯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被譽為“鳥的天堂”“蛇的王國”“昆蟲的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標本産地”,還擁有以碧水丹山為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觀,同時還是著名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産。

按照《國家公園空間佈局方案》,我國規劃佈局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含已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99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陸域面積的10.3%,海域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這些區域分佈著5000多種陸生脊椎動物和2.9萬種高等植物,保護了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

持續完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

2024年9月10日,國家公園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這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針對國家公園專門立法,將為國家公園的規劃和設立、保護和管理、參與和共用、保障和監督等提供法律依據。加之已報送國務院修訂的《自然保護區條例》,已形成的《風景名勝區條例》修改方案,已出臺的《國家級自然公園管理辦法》,“一法兩條例一辦法”的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法律法規體系初步建立。 

短短幾年間,從出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國家公園空間佈局方案》等重要文件,到制定國家公園創建設立、監測評估、資金項目等制度辦法標準,到初步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産所有權由中央直接行使和中央委託省級人民政府代理行使兩種新型管理體制,再到加快國家公園立法進程……國家公園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構建。

撫今追昔,在發展的年輪間,可以清晰感知:“眾力並,則萬鈞不足舉也;群智用,則庶績不足康也。”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黨中央始終把完善頂層設計放在首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把脈問診、掌舵定向,推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穩步前行。

為妥善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國家林草局會同國家公園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協調推進機制,共同抓好重大事項落實,有效提升了國家公園管理效能。

各地也在不斷探索國家公園內自然資源統一執法形式,切實加大資源管護力度。青海省依託原森林公安隊伍創新組建了國家公園警察總隊,會同園區資源環境執法機構開展執法工作。海南省以省人民政府令形式,授權省森林公安局及所屬機構履行42項國家公園行政執法職能。福建省增設國家公園監管執法類別,授權武夷山國家公園行政執法主體資格。通過這些有益探索,逐步形成了權責對等、職責清晰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為國家公園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地方之間的合作也極大地推動了國家公園的可持續高品質發展。武夷山國家公園跨江西、福建兩省,是地球同緯度生態保護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富之地,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産的國家公園。為推動“一山兩治”,保護好這處自然珍寶,江西、福建兩省在立法上下足了功夫。10月1日,《江西省武夷山國家公園條例》和《福建省武夷山國家公園條例》同時施行。

翻閱兩省武夷山國家公園條例可知,皆設置了專章推動贛閩協作,提出兩省人民政府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建立省際協調機制,共同解決國家公園保護、建設和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同時,針對相同的違法行為處罰幅度不一致的地方,通過省際協同,解決管理盲點、統一管理制度以及協調區域合作,形成整體性的保護和管理網路,讓兩省的生態保護擁有同一把尺子、同一個標準。

生態保護與全民共用相得益彰

2024年9月4日,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管理局正式掛牌。

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片區涉及4個縣(市、區)。近年來,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管理機構支援當地打造生態茶園和風景道,不斷壯大茶、旅、竹等綠色産業。同時,依託國家林草科普基地,打造了生態科考、科普進校園、自然教育3個品牌,將科普宣教融入全域遊憩,提升當地群眾和遊客的“共用”福祉。

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保護是國家公園建設管理的首要任務,而全民共建共用、共同保護、全社會共同參與是國家公園建設管理的重要基礎。清華大學教授楊銳表示,“全民共用”是中國式現代化國家公園治理的必然要求,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國家公園領域的具體體現,是讓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改革成果。

對當地居民而言,首批5個國家公園共有5萬多社區居民被聘為生態管護員,年每人平均獲得工資性收入1萬—2萬元。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推行“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員政策,自2023年第四季度實施以來,從園區居民中選聘生態管護員8139人,戶均增收約1萬元。三江源國家公園通過“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員制度,讓原住居民成為保護管理的主體,端上了“綠色碗”,吃上了生態飯,由草原利用者變為生態守護者和改革紅利獲得者。

對廣大遊客而言,5個國家公園都根據自身獨特的自然和文化稟賦,設置了開放區域和旅遊路線。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設置了10條生態遊憩精品線路和科普廊道,五指山、吊羅山、黎母山等都是知名目的地。武夷山國家公園既有碧水丹山等自然景觀,也有朱熹故里、閩越文化、紅色文化等人文資源,“打卡”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成網路熱點。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規劃了廣元唐家河園區、雅安喇叭河園區、眉山瓦屋山園區3條遊憩線路,以及11處成熟的遊憩區域。

就國家公園的共用屬性,楊銳提醒記者,共用不僅應被理解為遊憩利用,也意味著為國家公園、為社會、為生態環境的志願付出。在遊憩利用的同時為生態付出,付出本身也是一種獲得,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幸福。

國家公園是凝聚人類不同文化與自然的特殊空間形態,承載著人類的鄉愁與家園夢想。如今,國家公園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民共用國家公園生態福祉的宏大格局正在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圖景愈發壯美。

(文:吳兆喆,原標題:守望最美國土 共繪錦繡河山——首批國家公園建設的不懈探索與成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