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孕育了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等大江大河,被譽為“中華水塔”“江河之源”。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強調:“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這個‘中華水塔’守護好,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加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打造具有國家代表性和世界影響力的自然保護地典範。”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和殷殷囑託,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指明瞭前進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擘畫了宏偉藍圖。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深入人心,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活樣本與實踐典範,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制度創新破解發展瓶頸
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這片19.07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區域,江河奔騰不息,滋養萬物生靈。三江源是現有中國最大、海拔最高且生物多樣性高度富集的國家公園。
但是,在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的三江源地區,開展全新的自然保護管理制度創新與探索,既沒有現成模式可資借鑒,也沒有成熟經驗可以照搬,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建設之初,青海省委、省政府按照試點方案大力改革創新,將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相結合,著力破解制約三江源國家公園高品質發展的瓶頸和困難。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管理保護的原則,針對體制試點範圍內6類15個保護地人為分割、各自為政、條塊管理、互不融通的體制弊端,進行功能重組、優化組合。
按“一園三區”佈局,將分散在林業、國土、環保、住建、水利、農牧等部門的生態保護管理職責劃歸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有效解決“九龍治水”問題,完成了國家公園“一塊牌子管到底”的歷史性變革。
通過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不斷搭建“四梁八柱”,形成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九大理念和十五個體系以及“九個一”的三江源模式,為我國國家公園建設貢獻了“三江源方案”。
如今,黃河、長江源頭完整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區劃面積由試點期間的12.31萬平方公里調整至19.07萬平方公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全部劃入核心保護區,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護。
生態向好重現千湖美景
有“千湖之縣”之稱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地處黃河源頭,平均海拔4500米,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地區。
在這裡,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逐漸退化,水土流失愈加嚴重,湖泊日益萎縮。
在建設過程中,三江源國家公園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為抓手,累計投入321.64億元用於生態保護修復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升草地生態系統,修復荒漠生態系統,保護湖河生態系統,加強雪山冰川系統保護,強化濕地保護與恢復。
2022年,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積較2015年分別增長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同時,黃河源頭水源涵養能力不斷提升,湖泊數量由原來的4077個增加到5849個,濕地面積增加104平方公里。“千湖之景”再現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之變是整個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向好的縮影。三江源國家公園監測數據顯示,地表水資源較多年平均值提高33.7%,水體與濕地生態系統面積凈增309平方公里,水源涵養量平均增幅在6%以上,每年向中下游穩定輸送近千億立方米一類以上的優質水。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成效階段性綜合評估報告,三江源地區主要保護對象都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品質得以提升,生態功能得以鞏固,草地覆蓋率、産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藏羚羊由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2萬隻恢復到7萬多只,過去難得一見的雪豹、金錢豹、歐亞水獺頻頻亮相,兔猻、藏狐、白唇鹿、野牦牛、黑頸鶴爭相出鏡。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狀況持續好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日益提升,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築牢,三江源頭碧波盪漾,重現千湖美景,“中華水塔”更加堅固豐沛。
科技賦能智繪生態藍圖
氣候多變、沼澤分佈、險山峻嶺、人跡罕至……在面積達19.07萬平方公里的三江源,若僅依靠人力去監測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掌握環境指標以及植物土壤本底變化等一系列數據,顯然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能更好地保護及監測三江源頭生態環境,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先後與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等建立合作關係,初步構建了覆蓋三江源地區重點生態區域“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路體系,探索解決對重點區域大尺度遠距離的巡護監測難點。
該監測網路體系擁有獨具特色的空基監測系統,實現“遠距離、大範圍、非接觸、全方位”的近地實時監測。該系統通過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海拔無人區設立監測點,安裝800萬—1000萬像素高清、星光級重載雲臺錄影機進行360度拍攝,觀測距離最遠可達15公里,夜晚最遠可達3公里,通過光纜線將數據實時傳回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數據庫。工作人員只要點擊滑鼠,就可24小時動態監測三江源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棲息活動變化。
前不久,可可西裏卓乃湖5G基站開通運作,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遺産地中心區域可通過5G網路連接全球。加之此前在索南達傑保護站已實現周邊近600平方公里“可見光+熱成像”24小時全方位視頻遠端監控數據穩定傳輸,為動態了解野生動物種群現狀、變化和棲息的情況提供了技術支撐。
隨著生態管護員App在黃河源園區全面應用,掌上終端助力生態管護的探索將有力推動智慧建園工作。應用App一方面能夠有效管理生態管護員,另一方面還可以實時傳輸巡護過程中的最新情況,解決路程差和時間差的問題,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節約了人力物力成本。
三江源國家公園還應用“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路體系,完成了野生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首次形成三江源國家公園陸生脊椎動物物種名錄,並精細繪製了藏羚羊、棕熊、野牦牛等優勢獸類物種分佈圖,以及獵隼、金雕等優勢鳥類物種分佈圖,為科學保護野生動物提供了最基礎數據。
共建共用書寫惠民新篇
三江源國家公園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更是大眾的。
自建園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便創新實施推動共治共建共用的理念和模式,將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相協調,在生態環境逐步修復的同時,讓牧民群眾享受更多發展紅利。
“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平衡生態與社區關係的一項代表性舉措。
三江源國家公園地域遼闊、海拔較高,對於外地人而言,在這裡工作無疑面臨著諸多挑戰。而土生土長的牧民群眾對環境瞭如指掌,是名副其實的本土專家。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為園區內的每個牧戶設立一個生態管護員崗位。2.3萬名放下牧鞭的牧民持證上崗,他們不僅能夠迅速地適應自然條件,還能在遇到未知動物時,及時拍攝視頻或照片傳回後方的大數據中心,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寶貴的分析資料。
不僅如此,園區內還組建了鄉鎮管護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推進山水林草湖的組織化管護和網格化巡護。為進一步提升生態管護員的專業素養,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每年都會組織不同形式、不同批次的培訓活動。這些培訓不僅增強了生態管護員們的生態保護意識,還提高了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
如今,這一崗位不僅有助於三江源國家公園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農牧民的生活。僅生態管護員收入這一項,三江源國家公園的農牧民戶均年增收2萬餘元。
此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還積極引導牧民群眾通過投資入股、合作經營、提供勞務等多種方式,參與家庭旅館、牧家樂、民族文化演藝等特色經營項目。
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的莫曲村,通過推行新型畜牧業合作經營方式,開展生態畜牧專業合作社的股份制提升改造,成功地將農牧民的生産經營模式從過去的分散狀態轉變為適度規模生産。莫曲村已連續兩年為牧民分紅30余萬元。
不僅如此,三江源國家公園還出臺了野生動物與家畜爭食草場損失補償試點實施和資金管理辦法、損失補償績效管理辦法,逐步緩解人、畜、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與矛盾。
如今三江源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更多群眾走上生態路、吃上生態飯的同時,也讓生態資源逐漸成為群眾的幸福不動産。
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持續推進,三江源各族人民與山水相融、與生靈共處、與草木共生,向世人呈現出一幅海晏河清、碧草連天、生機勃勃的大美畫卷。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一位牧民用藏語説:“我們生態管護員像一滴一滴的雨,落進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海裏。”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贏得了民心,也必將贏得更美好的未來。(劉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