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大地》裏尋找楊志軍筆下的“江河日月”

發佈時間:2024-09-05 14:29:19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丨責任編輯:

我們帶著對“江河日月”的追尋,走上高原、走進山村與草原,也走進文字的精神世界和作家們真實的生命體驗。

在很多作家的筆尖,“江河日月”總是一段綺麗絕美的文字,那不僅是對自然的描寫,也是故事主人公生活的時間與空間,更是作家們對逝去歲月真實的感懷。我們帶著對“江河日月”的追尋,走上高原、走進山村與草原,也走進文字的精神世界和作家們真實的生命體驗。

2023年8月11日,作家楊志軍的《雪山大地》榮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他有著瘦而結實的身材、黝黑的皮膚、質樸的氣質和堅定的目光,在頒獎禮上,他有些許緊張,緊緊握著獎盃,飽含深情地看著台下觀眾,仿佛望著茫茫無際的草原和他的父輩們,他説出了那句經典的感言:作家的另一個名字是永遠的攀登者……

出發

從西寧前往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機場的路上,楊志軍換上了深色的衝鋒衣,背著旅行者的背包,幹練的搭配一點不像69歲。他的《雪山大地》在書店售賣,這本書仿佛是前往高原的“旅行指南”。

有讀者認出了他,激動地請求籤名。楊志軍無論在何時何地,遇到讀者,都會詢問讀者的名字,認真地“To簽”,並寫下“扎西德勒”的祝福,讓讀者成為一個與書中故事“有關”的人,充滿了誠意。讀這本書就是一次旅程,在茫茫無際的雪山大地,仿佛穿越數十年的光景,一代人的江河日月,真實的生活躍然紙上。

捧著厚厚的《雪山大地》,與我們當下的快節奏格格不入。可能需要很大的耐心閱讀下去。而旅程不同,因為好奇而説走就走。果洛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飛機早已通航,青川高速公路“大動脈”穿境而過,它融合了自然與人文、古老與現代,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豐富厚重的素材。1982年,楊志軍大學畢業進入《青海日報》社成為記者,有六年時間常駐草原,多次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完成了一名作家最為重要的經歷、經驗和感悟。《環湖崩潰》《大湖斷裂》《海昨天退去》《藏獒》以及《雪山大地》等作品都是這段經歷的寫照。

遇見

進入高原,我們來到“黃河首曲”女兒灣。在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驟雨後,金色的陽光灑在黃河上,黃河變成了“金河”。

高原缺氧的反應還沒有襲來,來自平原的我們興奮激動地拍攝,鏡頭裏滿是層次豐富的色彩。清澈的溪流緩緩流淌,小花恣意綻放,還有辛勤挖洞的鼠兔,都是有故事的生靈。楊志軍像個導遊,講解歷史、地理、文化、植物的來龍去脈;也像一位植物學家,時不時用雙手扒開牦牛糞,分享這個“草原寶貝”裏的生態秘籍,更像一位歸家的遊子,帶著對細節的熟悉與眷戀。

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我們還遇見了被稱為高原明星的“綠絨蒿”,它開得如此張揚,是為在最短的時間內綻放並變回種子,紮根地下完成生命的輪迴。花草的精神也是草原人的精神。

有那麼一瞬間,楊志軍就那麼癡癡地望向遠方,或者就那麼蹲在地上,凝視一草一木,這是他文字的緣起之處,也是他對這片土地深深的信念與情懷。

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西北部,在山下,我們意外地發現它就是《雪山大地》封面的“原型”之一。我們只能在雪山腳下敬畏與膜拜,而楊志軍卻已經在文學中攀登它、理解它,敬畏它!

雪山並不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我們在阿尼瑪卿雪山腳下,遇見了曾經在上海打工又回到高原的藏族小夥班瑪曲桑。他放牧歸來,熱情地邀請我們到他家帳篷做客。

楊志軍騎上他的駿馬,來到帳篷裏體驗人參果飯,聊書裏書外的人生。我們新奇的體驗,是班瑪曲桑的生活的日常,是楊志軍刻骨銘心的成長過往,也是他的文字中對質樸自然的牧民生活最真實的記錄。正巧班瑪家有兩隻藏獒,一隻三歲、一隻兩個月,它們在這裡自由奔放,跟著主人勞作、待客,有忠誠的警覺但無惡意,甚至允許我們撫摸,萌態可掬、眼神清澈,對客人沒有敵意和攻擊性。在帳篷外,草原、駿馬、藏獒,我們和班瑪一家,都是大自然平等照拂的生命,不分彼此。

大地

在《雪山大地》裏,記錄了青海牧區幾十年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記錄了當地藏漢人民生産生活方式、身份地位及價值觀的滄桑巨變。描寫了以“父親母親”為代表的三代人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建設、鞠躬盡瘁的人生故事。楊志軍出生於青海,在青海生活了40年,書裏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描寫,一草一木都在他的內心真實、鮮活地存在過。書中描述的世界雖然遠離當下,但他也以文字保存記憶和歷史,影響著當下的我們。

我們在高原上繼續行走,來到了相傳在史詩《格薩爾王》中“霍國與嶺國”的地界,遇到了依舊執著于信仰和草原生活的藏族牧民。

我們眼中神秘的生活方式,一直就存在於此。對於楊志軍,這是他的故國神遊,是出生成長的歲月,是人性中被深深雕刻的價值觀,也是對江河日月真實的敬畏與愛。

人生

一路上,我們精神愉悅,身體卻遭遇了高原反應,不斷有人發燒拉肚子。第三天,即使生活在高原40年的楊志軍也發燒了,他悄悄地吃藥沒有告訴我們,一路繼續行走講述,聲音已經沙啞但有説不完的話,好在大家很快適應。在黑牦牛帳篷度過的夜晚,大家興奮地在帳篷外跳起了鍋莊。楊志軍的舞姿並不熟練,但沒穿藏袍的他,特意把衝鋒衣的袖子擼下一邊係在胸前,弄成藏袍的樣式,盡情地歡唱。

我們忘記了他年近七十,忘記了他是榮耀加身的茅盾文學獎的獲獎者,只看到青海漢子的真誠質樸,也在這真實與文字的“江河日月”中讀懂了“攀登者”的深刻含義。 (文:馬寧,來源:中共果洛州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