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萬人次的選擇,阿爾山的魅力究竟何在?

發佈時間:2024-06-17 10:35:00丨來源:嶺上興安丨作者:丨責任編輯:

阿爾山正以嶄新面貌,逐步成長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遊度假目的地。

隨著夏季的來臨,作為避暑勝地的興安盟阿爾山逐漸迎來了旅遊高峰,周邊景區景點人氣旺盛,文旅市場活力滿滿。來自黑龍江省的遊客劉秀雲感慨地説:“阿爾山的夏天特別涼爽,空氣好、環境好,真是度假康養的好地方……”

各地遊客紛至遝來

遊客暢玩阿爾山

遊客穿行在林海之中

事實上,在2023年就有超過536萬人次和劉秀雲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紛紛來到這座童話般的小城打卡暢遊,遊客數量創歷史新高。那麼,究竟是什麼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選擇阿爾山,追尋他們心中的“詩和遠方”?又是什麼原因,讓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落戶”阿爾山呢?

美麗的阿爾山

阿爾山的“走紅”絕非偶然,其背後旅遊業蓬勃發展的“流量密碼”,不僅蘊含在巍巍大興安嶺所賦予的絕美景色裏,更在於阿爾山市“生態立市、旅遊興市”的堅定決心,緊扣百姓福祉和秉持高品質發展的砥礪艱辛、牢牢守衛祖國北疆的執著初心當中。

軍警民共同守望阿爾山

這份決心、艱辛與初心,推動了阿爾山的生態更美、旅遊更火,百姓幸福成色更足,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更加穩固。這一切讓阿爾山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非凡魅力”。

逐綠前行提升發展“好氣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阿爾山市考察時指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守住生態底線,保護好生態就是發展。”

“綠色富礦”阿爾山

生態是阿爾山最優資源、最響品牌和最大後發優勢,亦是阿爾山發展之基、生存之本。“阿爾山市的生態一年比一年好,林區裏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時不時能看到馴鹿、雪兔、野豬等。”春夏防火營林,秋冬防獵管護,在阿爾山市杜拉爾林場工作了33年的管護員白玉華見證了阿爾山生態環境的可喜變化。

阿爾山的茫茫林海

這些年,阿爾山市立足資源優勢,以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為導向,構建了生態保護建設為主體,碳匯開發、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等補充的“1+N”産業格局,相繼榮獲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遊目的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稱號。

綻放在白狼峰的杜鵑花

2014年以來,阿爾山累計實施天保工程1650萬畝,封山育林120萬畝,植樹造林4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25萬畝,重點區域綠化面積1.5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1.2%,綠色植被覆蓋率更是高達95%以上。其地下水和地表水均達到了Ⅲ類標準,併入選2022年度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

四季皆美打造旅遊“高顏值”

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林、冬雪泉,滿載四季風景的阿爾山,已經成為遊客心中的“詩和遠方”。“這些年,我們切實享受到了旅遊業發展的紅利。去年我家的民宿重新進行了裝修,提升了品味和格調,可以更好地招待全國各地的遊客。”阿爾山市漫步雅舍民宿負責人劉冬對自己設計改造後的民宿十分滿意,提起未來旅遊業的發展,她滿懷信心。

遊客歡聚共賞嶺上風光

近年來,阿爾山市圍繞補短板、增業態、促消費,不斷豐富和完善旅遊度假産品體系。該市投資34.95億元,相繼實施了85個重點項目。全域全季、差異化、高端化的阿爾山旅遊破凡入臻、漸至佳境,實現了“旅遊過境地”向“旅遊目的地”和“旅遊優質服務地”轉變。

遊客感受溫泉療養

數字也最能説明變化。阿爾山市全年接待遊客量從200萬人次增長到峰值的536萬人次,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旅遊收入由千萬增長到67億元,這是一次發展的奇跡;旅遊從業人員從近1萬人增長到全市62%的人口參與,這是一次長足進步……這些,都使得阿爾山旅遊火起來更加直觀生動。

出棚進樓林區百姓“曬幸福”

安居是群眾幸福的基石。2014年以來,阿爾山市幹部群眾同心同向、盡銳出戰,把棚戶區改造作為“天字號”工程來抓,累計投入資金48.75億元,完成房屋徵收10400戶。到2019年,已經讓所有棚戶區居民全部“出棚進樓”,惠及全市一半以上居民,3萬人從“憂居”變為“優居”。

天藍山青水綠的居住環境

“搬家那天,我眼淚止不住地流,很多幹部都來幫忙。新房既乾淨又寬敞,不僅是屋裏暖和了,我們心裏也暖和了!”2015年,阿爾山林業局退休職工郭永財一家告別居住了幾十年的38平方米板夾泥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如今的老兩口兒孫繞膝、樂享天倫。

乾淨整潔的街道

城市“硬體”在升級,“軟體”則更暖心。2023年,阿爾山市安居小區和溫泉花園小區相繼實施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對於居民于桂華來説,這是一年當中最幸福的事。“小區樓道乾淨亮堂了,破損的路面也修葺一新,樓體加裝了保溫層。小區舊貌換新顏,政府把實事做到了我們心坎裏!”

近年來,阿爾山市新建和改造道路127公里、管網220公里,城區亮化率、自來水普及率以及垃圾處理率分別達到95%、98.14%和99.69%,城市功能和人居環境顯著提升,榮獲住建部頒發的“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忠誠守望築牢北疆“安全線”

邊防官兵踏雪巡邏邊境線

邊境民警在轄區巡護

頭頂邊關月,守望家與國。三角山哨所執勤戰士堅守崗位;基層一線,熠熠警徽守護萬家燈火;守望相助,各族群眾攜手前行,展露幸福笑顏……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是阿爾山這座邊疆小城始終不變的初心。

阿爾山市圍繞邊境、林區和旅遊等地域特點,深入推進“北疆楓橋·善治興安”品牌工程。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力量融合,推動聯動共治,建立健全機制,以網格“微治理”守護全市“大平安”,以善“治”阿爾山,“理”出基層社會治理的好生活。

嶺上阿爾山,風光四時新。幹部群眾一往無前,埋頭奮進,四面八方的遊客紛至遝來。生態紅利持續釋放,民生基石不斷夯實,邊境穩固紮實推進……阿爾山正以嶄新的面貌成功“出圈”,釋放出澎湃活力,逐步成長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遊度假目的地。(文:許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