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新時代荒漠化防治大國履約新擔當

發佈時間:2024-06-17 16:40:31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

2024年6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中國響應堅決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攻堅戰的總動員令,交上中國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一份完美答卷。

優美的樂曲離不開錯落的音符,美麗的圖畫融匯了斑斕的色彩。在中國北疆版圖,連綿不絕的黃沙與堅韌不斷的綠意交融,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荒漠化防治新畫卷。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黨中央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務,大力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修復與民生改善相結合的荒漠化防治道路,實現了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面積“雙縮減”,鑄就了偉大的“三北精神”,樹立了生態治理的國際典範。

2024年6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也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通過30週年紀念日。中國將“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作為活動主題,響應堅決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攻堅戰的總動員令,把“三北”工程建成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交上中國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一份完美答卷,展現新時代荒漠化防治大國新擔當。

久久為功科學推進荒漠化防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荒漠化防治頂層設計不斷強化,重大工程建設穩步實施,各項制度體系日趨完善,荒漠化防治工作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

以制度規劃擘畫發展藍圖。《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頒佈施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防沙治沙專門立法的國家。如今,《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已印發實施,《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設規劃》《國家沙漠公園發展規劃(2016—2025年)》等重大規劃相繼實施,並出臺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國家沙漠公園等一系列相關規範性文件,使得我國的防沙治沙事業發展一直走在制度規範的軌道上。

以工程建設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相繼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北方防沙帶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帶動重點地區集中治理、規模推進。全國累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3.31億畝,石漠化治理面積6082.63萬畝,封禁保護面積2707.5萬畝,設立國家沙漠公園128個、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41個,我國53.1%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持續推進實施重大工程項目,是築牢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根本舉措。

以督查考核壓實防治責任。國家林草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等六部門開展了“十二五”“十三五”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工作,作為對各有關省級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了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責任意識,壓實了地方政府責任,保障了各項防治措施落實,有力推動了防治工作。

以調查監測加強基礎支撐。構建了以五年一次的宏觀調查為主體,一年一次的林草生態綜合年度監測、專題監測和定位監測為補充的“空天地”一體化荒漠化沙化調查監測體系,圓滿完成了第五次、第六次全國荒漠化沙化調查和岩溶地區第三次、第四次石漠化調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國荒漠化沙化石漠化狀況和動態變化情況,為防治決策、科學編制規劃和實施綜合治理提供了翔實的數據支撐。為適應新時代系統治理要求,林草濕荒綜合普查正全面展開。建成了林草生態感知系統沙塵暴災害應急處置管理平臺,完善了重大沙塵暴災害應急體系,特別是在每年重點監測期,以遙感監測和地面監測為主、資訊員測報為輔,實時跟蹤監測沙塵天氣發生、發展過程。

當前,我國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同時,沙化土地面積大、分佈廣、程度重、治理難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變,我國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勢依然嚴峻。

進入新時代,荒漠化防治高品質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必須進一步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生態保護修復,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科學開展荒漠化防治工作,為荒漠化地區發展綠色富民産業注入新動能,推動荒漠化防治工作上層次、開新局。

堅持系統觀念,實現全要素統籌、全系統施治、全面性覆蓋。統籌植被建設、防沙治沙、水土保持、草原修復、濕地保護、礦山修復等綜合治理,統籌推進重點區域生態綜合治理,強化區域聯防聯治,構建點線面結合的生態防護網路。著力培育健康穩定、功能完備的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穩步提高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堅持科學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水,是荒漠化地區最重要的資源之一。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必須堅持以水定綠、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大力發展節水林草。科學選擇植被恢復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類型和密度,堅持喬灌草相結合,營造防風固沙林網、林帶及防風固沙沙漠鎖邊林草帶等。同時,要因地制宜、科學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堅持綠色惠民、工程富民,推動沙區生態與産業融合發展。將各項荒漠化防治工程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防沙治沙和民生改善,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協調,全面激活發展新動能。在符合條件地區創新推廣光伏治沙模式,探索光伏板上發電、板下種植養殖新模式;踐行大食物觀,通過防沙治沙、改良土壤和科學種養殖,打造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産基地;科學、適度開展沙漠旅遊,漸受追捧的沙漠旅遊是善用沙的生動體現,為沙區創造更多發展新機遇。

面向未來,我國荒漠化防治內涵更豐富,任務更艱巨,前景更光明。

協同作戰實現攻堅戰良好開局

1978年正式啟動實施的“三北”工程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是我國荒漠化防治偉大成就的集中體現。

“三北”工程承擔著抵禦風沙、保持水土、護農促牧的重要任務。截至2020年,已累計實施五期工程,完成造林保存面積4.8億畝,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治理沙化土地5億畝。工程區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農田林網初具規模,有效促進了群眾增收致富,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四十六載櫛風沐雨,“三北”工程曾被授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500佳”獎章、聯合國森林戰略規劃優秀實踐獎等,是乾旱半乾旱地區生態治理的典範,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努力創造新時代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動員令。

新時代,新使命。作為一項國家重大戰略,“三北”工程建設翻開嶄新的一頁。

一年來,頂層設計不斷強化,各級黨委政府精心部署推進。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意見》。國務院建立由13個部門組成的“三北”工程協調機制,制定“1+N+X”工作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林草局等部門修編《三北工程總體規劃》,印發《三北工程六期規劃》。財政部制定印發《關於財政支援“三北”工程建設的意見》,設立專項補助資金重點支援“三北”工程建設。國家林草局第一時間組建“三北”工程攻堅戰專班,先後在遼寧彰武、內蒙古磴口和甘肅民勤召開現場推進會啟動三大標誌性戰役,印發《三北工程建設主要技術規定(試行)》,啟動編制《三北工程建設管理辦法》,將“三北”工程納入林長制考核等。

三北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堅決扛起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政治責任,成立了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攻堅戰領導小組或協調機制,印發了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或方案,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攻堅戰任務,高位推動攻堅戰。

一年來,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上下聯動,挂圖作戰。

國家林草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建立重點項目庫,研究形成2024年重點推進項目清單;今春以來,組織15個工作組分赴三北各省區開展包片蹲點調研,指導地方做好項目謀劃和落地。各地相繼發佈關於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省級總林長令,明確年度任務,督促開工建設。

一年來,大力發展光伏治沙等新質生産力,跨區域聯防聯治已成廣泛共識。

國家林草局會同國家能源局等發佈《關於有序推進光伏治沙項目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推進荒漠化防治與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建設,促進光伏産業和防沙治沙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科學有序實施光伏治沙項目,積極探索板上發電、板下修復、草光互補等新技術模式。積極探索以工代賑、以路治沙、央企合作等新機制、新模式,不斷釋放內生動力。

省區間、省區內部積極部署推進跨省區、區域間聯防聯治。遼寧、河北、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等5省區堅持系統觀念,科學安排重點工程項目,穩步推進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毛烏素沙地周邊的甘肅慶陽、陜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寧夏石嘴山和吳忠等4省區5市簽署聯防聯治合作協議,共同編制聯防聯治重點項目佈局方案,合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

一年來,全行業、跨行業科技力量向“三北”進軍,科技挂帥引領工程建設新路徑。

國家林草局成立“三北”工程研究院,初步建成“三北”工程生態感知平臺並形成“三北”工程本底數據庫,實施七大科技行動計劃,制定發佈攻堅戰10個關鍵技術研發“揭榜挂帥”項目榜單,全面推進15個科技高地建設,組織三北地區93個生態站組建聯合觀測網路。科技部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2個專項中,佈局“三北”防護林穩定性與生態功能提升等項目。科技部、水利部、生態環境部、中國科學院、國家林草局等共建跨部門、跨領域的三北地區生態系統監測體系。

“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一年來,各地各部門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統籌協調,創新體制機制,強化要素保障,合力攻堅、協同作戰,攻堅戰實現良好開局。

積極履約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強調,要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積極參與全球荒漠化環境治理,重點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合作,支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荒漠化防治,引領各國開展政策對話和資訊共用,共同應對沙塵災害天氣。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1994年6月17日,法國巴黎外交大會通過《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自1997年《公約》對中國生效以來,中國始終致力於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與世界攜手防沙治沙。近年來,中國不斷開拓“一帶一路”荒漠化防治合作機制,引領《公約》良性發展,推動全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凸顯了負責任大國擔當。

堅持“引進來”“走出去”並舉,在引進、應用、推廣國際先進理念、技術和管理方法的同時,中國積極向國際社會輸出治沙技術和經驗,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管理和技術培訓,舉辦了一系列荒漠化防治重要論壇和國際會議,有力推動世界荒漠化防治事業發展。

在與《公約》秘書處的緊密合作中,中國承辦了亞洲防治荒漠化部長級會議、婦女與防治荒漠化國際會議、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幹早日全球紀念活動等重大活動,在華建立了防治荒漠化國際培訓中心、國際荒漠化防治知識管理中心,先後舉辦9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推廣分享荒漠化防治技術和經驗,受到《公約》各締約方,特別是受荒漠化影響的發展中國家一致好評。

2002年、2009年,《公約》秘書處兩次授予中國國家林業局“防治荒漠化傑出貢獻獎”。中國治沙典型案例成為《公約》大會文件和最佳模式彙編的重要內容。中國治沙典型牛玉琴、石光銀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的“拉奧博士獎”和“傑出林農獎”,治沙英雄王有德的事跡視頻在《公約》專門網站播放。寧夏中衛沙坡頭、新疆和田和內蒙古赤峰敖漢旗因治沙成效顯著獲得“全球環境500佳稱號”。

進入新時代,中國荒漠化防治國際合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2016年,中國舉辦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全球紀念活動暨“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動高級別對話,發佈《“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共同行動倡議》。

2017年,中國成功承辦《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承辦的第一個聯合國環境公約大會。習近平主席為大會致賀信,號召國際社會“共同推進全球荒漠生態系統治理,讓荒漠造福人類”。大會審議通過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2018—2030年戰略框架》《鄂爾多斯宣言》等多項決議,為全球履約事業指明瞭方向。

2022年,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以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乾旱與土地可持續治理峰會,提出中方三點建議:一是切實加強國際合作,國際社會應向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伸出援手。二是堅定推進綠色發展,歡迎各方積極參與。三是有效完善國際規則,構建公平合理的荒漠化治理體系。

2023年,中國推動中阿乾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國際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相繼掛牌成立,進一步引導《公約》良性發展,全力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進程。

多年來,中國以荒漠化防治實踐為基礎,向全世界生動、系統宣講“生態文明思想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治理理念。在全球荒漠化防治事業發展中,中國已從追隨者成長為重要推動者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引領者。

“三北”工程的偉大實踐,成功打造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國標桿。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攻堅戰,將為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全新的中國方案,貢獻超凡的中國智慧。

百舸爭流千帆競,萬木迎春草色新。面向未來,中國將鍥而不捨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築牢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堅定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持續推動荒漠化防治全球治理。(文:黃山,原標題:展現新時代荒漠化防治大國履約新擔當——寫在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到來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