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63萬畝草原碧波盪漾,635.68萬畝森林浩瀚遼闊,120多條河流奔流不息……地處大興安嶺南麓的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是科爾沁、呼倫貝爾、錫林郭勒、蒙古國四大草原中心地帶,內聯東北、外接蒙古,是國家實施向北開放戰略和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這裡歷史悠久、欣欣向榮,科爾沁文化、遼金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交融匯聚,少數民族比例佔51.2%,構建起一片文化多元、包容大氣的多民族聚居區,漢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等30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親如一家。
這裡資源富集、業興人和,林地面積653萬畝,草原面積1123.6萬畝,成功入選“國家級現代畜牧業試驗區”“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第四批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名單,好山好水間孕育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長效富民之路。
這裡深耕共同現代化建設,通過“曉景計劃”“京蒙協作”“同心戍邊”等八項舉措,形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和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十項工程”、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同心戍邊等亮點工作和經驗做法,推動各族群眾共建家園、共用成果。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眼下,科右前旗正立足貫徹落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化民族團結基礎,聚焦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鬥,建設共同現代化試點,力求形成一批體現新發展理念、彰顯科右前旗特色、適宜在民族地區廣泛推廣的共同現代化典範成果。
興邊穩邊固邊——幸福來自為國守邊
夏意漸濃,5月的科右前旗草原已是一片綠意。
在這片遼闊壯美的草原上,一支巡邊隊伍策馬奔騰,他們的身影與草原的遼闊相互輝映,融為一體。這支隊伍,正是由科右前旗的牧民、退休老幹部、治安積極分子以及草原110聯防隊共同組成的科右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隊”。
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科右前旗西北部與蒙古國接壤,有32.273公里邊境線,是內蒙古自治區19個邊境旗縣之一,巡邊讓當地各族群眾有了“守好祖國北大門”的榮譽感。
“邊境線,是國家的生命屏障,承載著國家的安寧與繁榮。我身為邊境地區的居民,深知守護邊境的重要性,我渴望用自己的力量,為這片土地的安寧貢獻一份微薄之力。這既是我義不容辭的義務,也是我深感自豪的責任。”“守望草原巡防隊”的隊長包海青,他的家雖然距離邊境線有15公里之遙,但他的心卻早已跨越這短短的距離,與祖國的邊疆緊密相連。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深知“守家衛國”的重要性,這份信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他的心中。
自“守望草原巡防隊”成立以來,包海青便毫不猶豫地報名加入,成為了隊伍中的第一批隊員。如今,按時巡邊已經不僅僅是他的一項工作,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邊境線的每一寸土地,用堅定的目光守護著這片草原的安寧與和諧。
2012年,科右前旗充分發掘邊境社會資源的潛力,構建了“三隊一協會”這一獨具特色的群防群治組織體系,涵蓋了牧點騎巡護邊隊、夕陽紅老年巡防隊、紅色堡壘先鋒隊以及守望草原協會等多個力量。這一創新舉措迅速得到了各族群眾的廣泛認可與積極支援,為邊境地區的安全穩定注入了新的活力。
時光荏苒,2020年1月,科右前旗進一步將“三隊一協會”的先進經驗進行提煉與昇華,並將其推廣到全旗各邊境轄區。為了更好地體現這一組織的核心宗旨與品牌價值,它還被賦予了新的名字——“守望草原巡防隊”。此舉不僅顯著拓寬了邊境牧區群防群治工作的覆蓋範圍,使其能夠惠及更多民眾,更讓“守望草原巡防隊”的品牌形象日益鮮明,成為維護地區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
在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特布格日樂嘎查抵邊牧戶山丹家,院裏五星紅旗迎風招展,500平方米的標準化養殖圈舍乾淨寬敞,房子一旁安裝了光伏板,一旁豎起的風車勁頭十足地旋轉。屋內整潔而舒適,奶茶的香氣撲鼻而來,令人陶醉。
山丹感慨地説:“黨和政府心裏始終裝著我們邊境牧民,給我們建圈舍、上風電、安光伏,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我們牧民的生活真是越過越紅火,越過越有盼頭啊!”山丹透露説,他們家計劃在1000余只羊和50余頭牛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創造更多的財富。
近年來,科右前旗充分利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為邊境牧民安裝國旗桿、建設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標準化養殖圈舍等基礎設施,提高邊疆群眾生産生活品質,讓越來越多邊疆群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為築就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打下了堅固的群眾基礎。
如今,科右前旗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全旗各項工作的主線,正深入開展“四個共同”長廊建設,大力推進基礎固邊、産業興邊、保障穩邊、團結戍邊“四項工程”,努力實現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邊防固。在這條長達32公里的邊境線上,357戶、1230名牧民正守邊放牧、安居樂業。
精進精深精湛——現代畜牧業擴容提質
作為鑲嵌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一塊“綠色寶石”,科右前旗以天藍、草綠、水凈而著稱。科右前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足自然資源優勢,把草産業作為新興主導産業和富民強旗的特色産業,全力打造自治區重要羊草種植基地,讓蓬勃生長的草産業構建出一條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贏的發展之路。好草、好畜、好奶逐漸成為一張響噹噹的金字招牌。
科右前旗阿力得爾蘇木海力森嘎查村民張金泉經營著一家養殖合作社,他每天不在意自己吃什麼,卻很關心家裏牛羊的一日三餐。
“以前每年都要從外地購買優質牧草,保障牛羊過冬,現在家門口就有好地方。這些飼草是從阿力得爾現代草産業加工物流交易園區買的,買了300多捆,牛羊可願意吃了,長膘也快。”張金泉説。
“依託自然資源以及阿力得爾蘇木的區位優勢,科右前旗政府打造了這個現代草産業集聚區。”內蒙古雲牧草業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小永介紹説,該園區總佔地面積1338畝,包括飼草産品加工倉儲物流區、草原食品及道地藥材加工區、遊客集散中心、牧草超市等功能區,旨在打造以“産業園區+特色小鎮+特色景區”為一體的綜合體。
好草産好畜,好畜産好奶。在內蒙古興安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2023年投産的液態奶行業“5G+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智慧製造新技術示範項目為科右前旗奶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透過生産車間玻璃,“科技感”十足的生産場景映入眼簾。在這裡,經過標準化處理、超高溫滅菌、無菌灌裝等環節,一盒盒精裝純牛奶從生産線下線,並從興安盟奶源地發往全國各大商超。
“這裡的草地肥沃,牛羊成群,奶源上乘,而且政府提供了最優質的營商環境,全力服務於項目的各個環節,這使得本地的奶産業得以飛速發展。”興安伊利乳業總經理王福森介紹,該項目全年可生産10萬噸産品,年産值達5億元以上,帶動當地各族群眾500人直接就業、全産業鏈3萬人增收。
近年來,圍繞“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科右前旗將奶業振興作為全旗工業經濟的重中之重,通過招商引資、政策撬動等措施加快規模化牧場建設、優化奶製品加工企業發展環境,引進中利牧業、伊利乳業、中博農牧業等企業,打出了一系列發展奶業的“組合拳”,助推畜牧業擴量提質增效,築起畜牧業發展新高地。
作為國家級現代畜牧業試驗區,科右前旗在畜牧業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旗內已建成優質高産飼料基地10萬畝、羊草草種擴繁基地4.79萬畝,全旗牲畜總存欄量高達460萬頭(只、匹)。在此基礎上,科右前旗正繼續加大力度推進現代畜牧業的擴容提質工作,實施奶業生産能力提升整旗推進項目,進一步提升畜牧業的現代化水準,蹚出一條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創新之路,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
交往交流交融——點燃各族群眾共富希望
在廣袤的科右前旗大地上,共同現代化建設正悄然生根、開花結果,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凝聚著各族群眾的智慧和汗水,大家幸福的笑臉是這一進程中最生動的注腳。
近日,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平安村的鄉村旅遊綜合體番茄公社裏,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正在進行。“各位朋友好!歡迎進入直播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番茄大院!”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齊曉景和村民王麗娟化身“主播”,熱情地向全國網友推介家鄉的農特産品。她們的話語中充滿自豪,展現了一個鄉村振興的生動畫面。
齊曉景,這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佼佼者,不僅帶領各族村民共同致富,更從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走向鄉村振興的新征程。她的番茄公社從單純的農業生産起步,逐步發展成集民宿、研學、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項目,實現了一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成為當地現代化發展的“領頭羊”。
2022年,興安盟為鞏固拓展黨員“創業帶富”行動成果,實施了培育農村牧區産業發展帶頭人的“曉景計劃”。如今,興安盟已培養出1288名“曉景計劃”鄉村産業發展帶頭人,他們的年經營收入累計達8.64億元,輻射帶動了農牧戶4.18萬戶、8.64萬人。
作為“曉景計劃”的誕生地,科右前旗將此作為推動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互融共促。實施“團結奮鬥同致富”工程的重要抓手。近年來,以齊曉景為示範典型,以人才振興為引領,科右前旗大力發展“能人經濟”,積極培養鄉村産業帶頭人,建立利益機制,凝聚團結奮進力量,以“曉景”式人才輻射帶動各族群眾致富增收,努力實現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同頻共振。
“心相通,脈相連,民族團結一家親,攜手共建大家園。”歡聲笑語縈繞在科右前旗黨群服務中心興科社區,每到一年一度的鄰里文化節,居民們都會歡聚一堂,欣賞快板、四胡、舞蹈等精彩節目。
興科社區成立於2008年,總面積4平方公里,下轄11個住宅小區,7497余戶、22218人,是一個集漢族、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等9個民族共同聚居的社區,先後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社區”等稱號。
“是因為日子好了,生活有保障了,居民才更幸福了,笑聲更多了。各民族居民的和諧共處,激勵著我們把服務工作做得更細更好。”興科社區黨委書記李宇介紹説,不僅各種文娛活動讓各族居民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更重要的是民生福祉的顯著改善讓各族群眾更有信心攜手向前。
2023年,科右前旗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率高達76%;高品質完成人大代表票決的8個民生實事項目,兌現了向各族群眾作出的承諾;農牧民轉移就業2.3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100%;12345熱線工單辦結1.2萬件,以優質服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興安北京中學、小學、幼兒園揭牌投用,創建盟級示範幼兒園27所;順利通過自治區國家衛生縣城復審,旗域緊密型醫共體簽約揭牌;277個基層醫保服務站(點)正式啟用,經辦服務持續下沉……
讓各族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成為科右前旗建設共同現代化試點的動力和目標。如今,科右前旗制定了“當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四年新跨越”的發展思路,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群眾所盼、未來所向,全力辦好“兩件大事”,深入實施“六個工程”,推進共同現代化縣域實踐,在邊疆民族地區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作模範,為全國民族地區共同現代化提供典型示範及經驗借鑒。
(文:胡日查、劉也,原標題:見美見富見未來!——興安盟科右前旗共同現代化建設推動邊疆民族地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