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沉浸式體驗促紅色旅遊“升溫”

發佈時間:2024-05-30 10:35:00丨來源:新華網丨作者:楊騰格爾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擁有“五一會址”“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中國共産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等旅遊資源的興安盟是內蒙古紅色旅遊的一張名片。近年,興安盟通過打造沉浸式體驗,促紅色旅遊“升溫”。

五一會址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誕生地烏蘭浩特市,走進五一會址,厚重的紅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墻上的油畫、賀信記載了70多年前的莊嚴時刻;屋內整齊擺放的桌椅和文獻資料還原了紅色記憶。此外,電子觸屏、影音設備、蠟像等設施,讓紅色故事可觀可感,為前來參觀的遊客打造了一個全方位沉浸式空間。

“大家好!您現在進入的是興安盟五一會址,77年前,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這裡召開,莊嚴宣告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國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一名扮演上世紀蒙古族牧民代表的演員,邀請遊客“代表”步入會場。

“各位代表們,為了祝賀本次會議成功召開,解放區各地都發來了賀幛,大家看!這是中共中央東北局和冀熱遼中央分局送的,這是中共遼吉省委員會送的,這是黑嫩省政府送的,還有中共遼北省委員會送的,中共中央對這次會議很重視啊!”一位身著中山裝,扮演徐代表的演員向“代表們”熱情地介紹。

這個沉浸式情景短劇《五一大會》由興安盟烏蘭牧騎創作表演,以弘揚北疆文化,賡續紅色血脈為主線,通過沉浸式回顧歷史情景,再現五一大會體現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內蒙古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共求解放的革命熱情。

1947年4月2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各族人民的期盼中隆重拉開帷幕。5月1日,大會宣告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而在距此不遠的中國共産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人們仿佛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樓內“滴嗒、滴嗒”的電報聲不絕於耳。戰爭年代,黨中央和毛主席用電臺指揮全黨全軍,“嘀嗒、嘀嗒”就是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

中國共産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位於烏蘭浩特市,辦公樓始建於1934年,是中國共産黨在內蒙古發展壯大、領導內蒙古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重要見證。當時,百廢待興,工作千頭萬緒,黨委辦公樓成了制定重大方針政策的中心。自治政府主要領導人在這裡嘔心瀝血、夜以繼日地工作。在此期間,內蒙古共産黨工作委員會領導內蒙古各族人民進行了土地改革、牧區民主改革、剿匪鬥爭、支援東北解放戰爭、恢復和發展生産。內蒙古政治、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在這裡決策並組織實施,辦公樓成為當時內蒙古民族解放和經濟建設的神經中樞。

位於烏蘭浩特市政府附近,有一座宏偉的建築,它是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是為紀念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而興建的,是新中國成立後少數民族地區興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區域自治的紀念性展館,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地區民族解放歷程的紀念館。

從五一會址,到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再到烏蘭夫辦公舊址、內蒙古黨工委辦公舊址……在興安盟,大到一座革命舊址建築,小到一片革命時期的紙張,都被列為珍貴的保護對象,75處紅色遺址遺跡向世人講述著紅色興安波瀾壯闊的歷史,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紅色景區,參觀紅色文物保護單位、聆聽紅色故事、感悟紅色文化、接受紅色教育。

興安盟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烏蘭格日樂介紹,今年以來,興安盟依託“一館三址”等紅色旅遊資源,精心設置了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經歷一段光輝歲月”、五一會址“感受一次五一大會”、中國共産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聆聽一次黨中央的聲音”等“十個一”紅色主題系列活動,翻新主展區、提升聲光電等多媒體設備功能、創排紅色歌舞劇、打造精品旅遊線路,紅色旅遊從“面子”到“裏子”不斷推陳出新、提檔升級,賦予新內涵、增加新體驗,擦亮紅色旅遊品牌,促進興安盟旅遊升溫。

據興安盟文旅體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1-12月,全盟共接待遊客96.3萬餘人,3020個參觀團體;2024年1月至5月22日,接待遊客19.8萬餘人,旅遊人數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