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申報2024年度“地球衛士獎”

發佈時間:2024-05-22 09:55:00丨來源:國家林草局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近日,經國家林草局同意,三北工程申報2024年度“地球衛士獎”。

地球衛士獎是聯合國最高級別的環保榮譽,旨在表彰對環境産生變革性影響的個人、團體和組織。今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鼓勵提名對像是通過創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恢復土地、增強抗旱能力與防治荒漠化的個人和組織。三北工程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三北地區的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其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與護農促牧的建設內容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宗旨一致,也與今年的主題十分契合。三北工程始終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為解決全球土地退化、荒漠化防治等提供可借鑒的中國方案。

三北工程經過45年的持續建設取得了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成為全球生態治理成功典範。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3174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從5.05%增長到13.84%。治理沙化土地3333萬公頃,治理退化草原8533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480萬公頃,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重點治理區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吸納農村勞動力3.13億人次,有1500萬人依靠發展特色林沙産業,實現穩定脫貧。研發出匯集徑流、覆膜抗旱、開溝深栽等旱作林業技術,使乾旱區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3%。累計增加森林和土壤固碳18.82億噸。

45年來,三北工程探索創新了低覆蓋度治沙造林、樟子松“六位一體”造林、流動半流動沙地“五帶一體”綜合治沙、草方格治沙、菌草治沙等一系列實用技術。在實踐中總結的河北塞罕壩沙化土地治理模式、寧夏沙坡頭區“五帶一體”防沙護路治理模式、內蒙古庫布其沙漠生態經濟治理模式、新疆柯柯牙引洪淤灌治沙治理模式等可複製、可推廣的防沙治沙典型治理模式,為世界荒漠化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45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三北工程在祖國北疆築起了一道抵禦風沙、保持水土、護農促牧的萬里綠色長城。三北地區廣大幹部群眾堅持不懈防沙治沙,創造了荒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生態奇跡,涌現了王有德、石光銀、牛玉琴、八步沙“六老漢”等一批造林治沙英雄,鍛造鑄就了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鍥而不捨、久久為功的“三北精神”。“三北精神”是推動三北工程創造綠色奇跡的重要法寶,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範例,是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動力源泉。

三北工程主動把握林草國際合作的新需求、新定位,深度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國生態治理技術和模式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開始走出國門,輻射推廣到中亞和非洲。三北工程的偉大實踐、重要成就和基本經驗,已經成為我國以生態文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縮影,充分彰顯了我國持續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與各國一道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和使命擔當。(文:趙旭,來源:國家林草局三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