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顯富:農間“土專家”點亮農民“金果果”夢

發佈時間:2024-03-13 11:10:00丨來源:嶺上興安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清明前後,正是果樹剪枝的好時節。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大石寨鎮三星村,漫山遍野的沙果樹迎風挺立,果農孫顯富和妻子穿梭在果樹間用電剪耐心細緻地修剪枝杈。

“果樹修剪有很多學問,要防止枝條過密、交叉,更重要的是……”“你看這棵果樹的枝杈……”孫顯富在向記者講解剪枝秘訣的過程中,總是被突然響起的電話打斷。

“老孫啊,你有時間來我家啊,領我剪剪枝,我還得跟你好好學學!”“老孫,你在果園不,我去找你學剪枝。”……孫顯富挂掉電話,無奈又得意地對記者説:“今天你要是沒來,接下來的一個月裏就找不到我嘍,找我幫忙剪枝的已經排到4月份了。”

孫顯富為果樹剪枝

這個黝黑的“小老頭”咋這麼受歡迎呢?果園裏的工人搶著回答:“老孫頭可是林果種植的‘土專家’,咱們種果樹都是他一手帶起來的,現在這小果子成了咱們的‘金果果’。” 

孫顯富是地地道道的三星村農民。1993年,為響應政府林果大開發的號召,他承包了山溝裏的一片荒山,種上了500棵沙果樹。沒有種植經驗的他走了很多彎路,但他沒有氣餒。孫顯富買專業書、看教學光碟,一邊自學一邊向林研所、林果種植大戶請教種植技術,經過30年的反覆摸索和辛勤努力,最終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種植方法。如今,他的農場變成了集觀光采摘、繁育果樹新品種、農民技能培訓、倉儲物流於一體的生態果園,主要種植沙果、寒富蘋果、吉勝李子等10余個品種,年純收入達70萬元。“這些年,我家蓋了新房、買了新車,兒子也娶了媳婦兒,都是這小果子帶來的好生活!”孫顯富説。

看到孫顯富靠著林果致富了,村裏人也紛紛加入到林果種植的行列中。目前,大石寨鎮林果種植總面積達5.3萬畝,共有5000余名群眾從事林果産業,戶均增收8000元。孫顯富以技術帶動的方式,每年義務舉辦病蟲害防治、苗木剪枝等培訓班,培訓農民500余人次,其中已有200余人熟練掌握了剪枝技術。2022年,孫顯富被評為盟級“曉景”式鄉村産業發展帶頭人,這讓他搞種植的心更火熱了。

“只有用心種果樹,不斷提升林果品質,才能提升市場競爭力,老百姓才能致富。”見證了林果業成長為集生産、銷售、育苗、儲藏、物流、加工和旅遊于一體的産業集群的發展歷程,孫顯富期待著三星溝林果産業的名氣越來越響,銷售渠道越來越寬,收入越來越多。 

孫顯富家的果園喜獲豐收

今年,孫顯富又獲得了新的身份——三星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會會長。他正以實地教學的方式,積極引領周邊各族群眾掌握果樹剪枝栽培技術,努力將自家的果園打造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創新基地。他計劃通過鼓勵各族青少年參與研學和創新體驗,推動各族群眾之間的交流、交往與交融,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發展貢獻力量。

(圖/文:李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