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畜牧業發展創新之路怎麼走?蘇和代表為"首個試驗區"建設建言

發佈時間:2024-03-05 19:21:48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內蒙古興安盟作為全國首個現代畜牧業試驗區,如何破題答卷,為內蒙古、為全國蹚出一條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創新之路?

中國網記者王金梅

天藍水碧、牛肥馬壯的內蒙古不僅是我們嚮往的“詩和遠方”,更是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畜牧業關係百姓“菜籃子”,關係國計民生。內蒙古興安盟作為全國首個現代畜牧業試驗區,如何破題答卷,為內蒙古、為全國蹚出一條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創新之路?

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蘇和帶來了“關於支援興安盟國家級現代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的建議”,希望國家給予更多資源傾斜,允許試驗區進行突破性探索嘗試。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攝影:丁海濤)

3月5日中午,剛剛參加完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的全國人大代表、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蘇和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中説:“政府工作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興安盟作為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最早實踐地、內蒙古自治區的誕生地,一定要感恩奮進、開拓創新,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業中,在內蒙古辦好‘兩件大事’,在實現‘闖新路、進中游’的目標中做出更多興安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蘇和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蘇和本次參會帶來的建議案就和“大事”相關,關注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建設,為興安盟國家級現代畜牧業試驗區建設建言。

天藍、草綠、水凈的生態環境為興安盟發展現代畜牧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興安盟6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中1/3是耕地、1/3是草原、1/3是森林,具有“農牧互補、種養迴圈”的特色優勢,糧食總産量135.6億斤,約佔全國的1%,牲畜存欄1200萬頭(只、口)左右,肉蛋奶産量達90萬噸以上,是最具特色、最為典型的農牧結合示範地區。

2022年7月,興安盟被國家確定為開展現代畜牧業試驗區建設首個試點地區。試驗區建設以來,興安盟奮力下活“種業棋”,念好“養殖經”,奏響“産業曲”,畜牧業成為農牧民增收的主渠道。

品質優良的興安盟肉牛

為了更好地打造這塊全國畜牧業現代化“試驗田”,針對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興安盟也作了清晰的規劃:2024年,聚焦解決草原過牧有效機制、探索種養迴圈生態低碳新模式、完善産業化利益聯結機制等8大創新試驗任務,重點實施畜牧業試驗區建設項目61個。

興安盟打造高標準青貯飼料基地促進農牧互補、種養迴圈

興安盟將於2027年完成試驗區建設,率先實現畜牧業現代化,探索出一條符合畜牧業現代化發展規律、適宜我國農村牧區特點、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為全國畜牧業現代化提供借鑒。

興安盟積極引導養殖戶與龍頭企業合作開展科學精細化生産

為此,蘇和建議:國家層面給予國家級現代畜牧業試驗區建設更多的資源傾斜,允許試驗區在建設期內進行突破性的探索嘗試。

內蒙古自治區單體最大標準化奶牛養殖項目示範牧場(攝影:閆晨光)

一是由農業農村部牽頭,財政部、發改委、科技部、水利部、林草局、工業和資訊化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全國供銷總社等部委配合,在農畜産品及飼草料加工、畜牧業科技發展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支援興安盟圍繞良種繁育、畜禽營養與全産業鏈健康養殖、新型疫苗試用等方面建設重點實驗室與中試基地。

興安盟科右前旗阿力得爾天然牧場

二是由國家層面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援興安盟在草原過牧監管、動物疫病區域化防控、畜産品加工園區及智慧牧場建設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新模式。

興安盟科右中旗鴻安牛市購銷兩旺

興安盟優質特色牛肉産品、奶製品走進全國市場

興安盟科右前旗烏蘭河自然保護區

(供圖:中共興安盟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