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儘管此時北疆大地仍舊春寒料峭,內蒙古各地已陸續進入春管春耕時節。呼倫貝爾、興安盟等地提前謀劃,合理安排,高效統籌農業生産工作,為農業生産提供技術指導、物資保障和資金支援,確保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開展,為確保全年糧食穩産增産開好局、起好步。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農情調度表明,全區農業呈現總播、糧播、油料播種面積“三增”態勢。總播面積超1.3億畝,糧播意向超過1.1億畝,均較上年略有增加。經濟作物中油料意向面積1000萬畝以上。
農資供給保障忙,穩産保供底氣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備春耕”,關鍵要在“備”字上下功夫。內蒙古各地相關部門正全力組織、調度運輸各類農資商品,各大農資經銷商、農資店也持續儲備農資,確保春播前肥料、種子、農藥等農資商品供應充足。
為保障農耕物資運輸不誤農時,連日來,春耕備耕的農資專列陸續運抵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汽笛聲傳來,站臺上等候的工人們立刻行動起來,火車停穩,車廂門打開,一袋袋化肥被運送到卡車上。今年39歲的裝卸工於洋在阿榮旗鐵路站臺負責裝卸貨物,每天搬運貨物總重量能達到70噸。2024年1月以來,阿榮旗通過鐵路運輸化肥達1萬餘噸。
2月28日,呼倫貝爾農墾哈達圖農牧場公司開機務技術人員檢修保養農機具(央廣網發,張永昌攝)
呼倫貝爾農墾物資石油集團華墾種業公司負責人程毅鳴介紹,集團充分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全力推進春耕備耕肥料採購、成品油保障落實,採購各類肥料共計13萬餘噸,目前已陸續到貨5萬餘噸,剩餘肥料將於3月底全部完成入庫。
與此同時,在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巴彥扎拉嘎鄉各種子化肥經銷店,一輛輛貨車裝載著農戶年前採購的種子、化肥陸續抵達,經營人員正安排裝卸工人將種子、化肥按訂單匹配到位,送至各村農戶家。
截至2月25日,內蒙古全區農資到位率較上年同期比呈“整體偏高”的態勢,主要農資價格較上年同期比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目前,化肥已到位三成以上;農藥到位兩成以上;全區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種子共到位近六成;地膜到位近兩成,兩類農資到位率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磨刀不誤砍柴工,農機裝備支撐保障作用加速凸顯。在扎賚特旗好力保鎮的一家加油站外,農用車輛已自覺排起了加油“長龍”。“來鎮里加油,順便把尿素、化肥這些農用物資也買了,一步到位,方便又實惠,品質也有保證。”加油間隙,好力保鎮好力保村村民陳忠鶴和農友分享經驗。
日前,扎賚特旗的農機檢修人員在檢修農機具(央廣網發,趙艷紅攝)
近日,農機檢修人員來到全旗各鄉鎮的各個農業農機合作社為農機進行“體檢”,給農戶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剛買回來的機器不太會用,剛好有農機專業師傅到府教我如何提高農機使用技能,讓我更快學會了技術,春耕也有信心了。”扎賚特旗好力保鎮種糧大戶張洪來説。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內蒙古全區可投入春耕生産的拖拉機106萬台以上、配套農機具143萬台以上,能夠滿足春播需要。
農民種上“智慧田”,科技服務“送到家”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春播生産正式開始前,內蒙古各地各部門積極組織開展春季田管培訓活動,發揮專家團隊、科技專員力量,加快先進農業技術應用和推廣,為農業生産提供指導和借鑒,打通技術服務“最後一公里”。
這幾天,在興安盟科右前旗察爾森鎮安達水稻種植合作社,熱鬧的備耕場面與往年不同,村民們一改往年早購種子和化肥的備耕習慣,而是選擇先了解、掌握最新市場供求資訊,有針對性地選擇稻種。“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農帶農惠農助農機制更是激發了農戶的種地熱情,下好豐産豐收“先手棋”早已成為稻農們生産開好頭、起好步的共識。
2月27日,呼倫貝爾農墾拉布大林農牧場公司農林試驗站的技術人員開展測土配方試驗(央廣網發,梁紅攝)
春節剛過,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出臺2024年度《種植生産技術指導意見》,明確規定農藝技術要點,因地制宜選用良種,做到主栽作物品種突出、搭配品種佈局合理。同時,從地塊、産量、品種、田間管理等方面,總結2023年油菜、小麥、甜菜等主栽作物精準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試驗示範先進經驗,形成專題報告下發,加快先進農業技術應用和推廣,為農業生産提供指導和借鑒。
知天而作謀劃春播,內蒙古各地積極邀請氣象局專家對今年農業生産天氣進行預測,介紹地溫、土壤墑情監測情況,對播種期進行分析指導。據自治區氣象局土壤墑情監測,去年封凍前農區一類、二類、三類墑情面積分別佔全區總面積的 24.3%、26.1%、49.6%,明顯好于去年同期,略好于歷年同期。預計全區大部春季墑情基本較好。
氣象部門建議,春季熱量條件較好,主要農區要抓住有利時機,適時早播,併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種,確保作物高産穩産。各地在作物整個生長季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根據天氣預報適時開展農事活動,確保作物正常生長髮育。
自治區氣象局將強化網格實況、智慧網格預報、衛星遙感和農牧業生産等多源數據融合應用,優化智慧農牧業氣象服務平臺功能,推廣節水灌溉氣象預報服務技術。同時將持續開展分區域、分作物、分時段、分災種的氣象保障服務,持續做好農牧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資訊發佈工作。
金融助農護春耕,綠色農業在行動
為更好地做好惠農貸,內蒙古各地銀企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簡化辦貸手續,降低貸款利率,全年提供貸款服務。新年伊始,陸續有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建設銀行等銀企與當地合作社、農戶達成合作共識。
“現在辦貸款可比以前簡單多了,只要農牧場分公司提供一份身份證明或者工資明細,自己在手機上就能輕鬆操作,並且利息只有3.4厘,貸款30萬一年利息錢就省下1萬多,能買30袋化肥了。我申請的貸款不到一個小時就到賬了,可真是省時省力還惠民啊。”呼倫貝爾農墾大興安嶺扎蘭河農牧場分公司九隊職工劉雪彬説。
日前,平安産險工作人員走進突泉鎮常青村農戶家中講解農業保險業務(央廣網發,程陽攝)
在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常青村,平安産險工作人員走進農戶家中為他們詳細講解農業保險實施意義、保費補貼標準、承保理賠流程等業務,使農戶真正體會到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一項穩定農民收入、分擔農業風險的惠農政策。
“今天還打算再包點兒地,再上點兒保險,這樣心裏頭有點底,萬一收穫不好,保險公司能承擔一部分。”曲文武是常青村的種植大戶,今年他又流轉了400畝耕地,為了讓自己的耕地多一份保障,他主動聯繫了平安産險工作人員,為自己的新土地上了一份“意外保險”。
自治區農牧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內蒙古春耕備耕堅持綠色發展引領,堅持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力爭主要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穩定在90%以上、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面積分別達到5700萬畝以上。通過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化肥“三新”(新技術、新産品、新機具)、高效農藥等關鍵技術,計劃在全區建設玉米等“無底肥”技術示範區20個以上、建設“看苗選肥”平臺30個、“對症選藥”平臺15個。
2023年,內蒙古糧食總産量791.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實現糧食生産“二十連豐”,交出了一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亮眼成績單。2024年,內蒙古廣袤的田野上正全方位推進農業生産提質增效,為“中國碗”裏裝入更多“塞外糧”。(記者:李春雪,參與采寫:王敏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