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草有油,不喂料也上膘”是牧民常説的一句話。羊草産量高,營養豐富,適口性好,在畜牧養殖過程中是一種極具優勢的飼草。與此同時,羊草的網狀根系能夠更好地固著土壤,在水土保持方面的生態效益十分顯著。
優質牧草助力畜牧業發展
興安盟地處大興安嶺南麓,擁有天然草原面積2683.88萬畝,是全國最大的羊草適生區,發展羊草人工種植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近年來,興安盟堅持以構建羊草全産業鏈為引領,以打造“中國羊草之鄉”為目標,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初步打造了集羊草種植、制種、加工、交易、物流為一體的羊草産業集群,“一心一意”做強羊草産業、“接二連三”推動農旅融合,進一步提升從“一棵草”到“一條鏈”的羊草全産業鏈發展水準。
牧民打草忙
為推動羊草産業高品質發展,興安盟投入各類資金1.7億元,建成四個飼草加工物流交易園區,在羊草産業化、園區化發展道路上走在了全區前列。其中,科右前旗阿力得爾現代草産業加工物流交易園區是自治區目前功能最全、體量最大的草産業園區,園區內的羊草制種中心為全國最大羊草制種中心。
走進阿力得爾現代草産業加工物流交易園區,秸稈經過加工變成了牛羊的甜美食物,銷往全國各地。“依託自然資源以及阿力得爾蘇木的區位優勢,政府打造了這個現代草産業集聚區。”內蒙古雲牧草業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小永介紹説,該園區包括飼草産品加工倉儲物流區、草原食品及道地藥材加工區、遊客集散中心、牧草超市等功能區,旨在打造以“産業園區+特色小鎮+特色景區”為一體的綜合體。在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的同時,園區積極引導草産業各類廠商入駐,並以此為契機,吸納一批青年技術工人進行標準化加工,通過多種方式帶動當地群眾增收,切實讓産業成鏈、羊草“生金”。
牧草運輸
近年來,興安盟堅持以科技為龍頭,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內蒙古農科院等院校和企業的合作,把科學技術和羊草生産經營結合起來,通過示範帶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科研、生産、流通、銷售全流程融合融通;以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為目標,大力推進草原生態修復,促進草原合理利用,改善草原生態狀況,實現羊草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生産、産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進一步擴大興安盟草産業園區規模,加快推進烏蘭浩特市草畜一體化園區建設,推動傳統草牧業向現代草牧業轉變。
成捆牧草有序排列
截至目前,興安盟羊草人工種植面積達27.65萬畝,2023年新增羊草人工種植面積21.7萬畝,總量與增量均居全區第一;積極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建立合作關係,進行深入對接溝通,探索鄉土羊草改良擴繁模式,建設羊草種加工、研發中心,經過多輪品種比較試驗和草種混播,現已選出最適合品種;在全球範圍內首創毯狀苗育苗、機械高效移栽等羊草高效育苗移栽技術,育苗成活率提高35%,收穫期縮短1年以上,為草産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文:張昕陽、姜寬,圖片來源:興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