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裝馬鈴薯的筐子、放水果的盤子,怎麼能算藝術品呢?”48歲的西口村村民董麗梅,從16歲起就跟著奶奶學柳編技藝。在她眼中,柳編的盆、筐、籃,是裝東西的日用品,是可以賣錢的旅遊紀念品,怎麼都和藝術沾不上邊。
因為鄉村藝術季的到來,不僅祖傳的柳編手藝和藝術沾了邊,董麗梅也與藝術有了一段奇妙的邂逅。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明水河鎮西口村,位於大興安嶺南麓,是一個被森林和草原環抱的小村。
和董麗梅一樣,這裡的村民曾經覺得藝術離自己很遠。而如今,談起藝術,西口村裏人人都能聊上幾句:“歡迎到我家看展”“鄉村藝術沙龍在我家”“咱村都是藝術家”。
變化的發生,開始於多年前文化和旅遊部對西口村的幫扶。彩繪上墻、雕塑進村,藝術和村民的生活融為一體,和傳統的非遺技藝融為一體,也和村裏的産業發展融為一體。被藝術“喚醒”的村民們發現,生活處處是藝術,藝術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
“咱村都是藝術家”
主創藝術家:王之綱、岳嵩。共創村民:董麗梅、侯長有、張金花……
在西口村外的山坡上,立著一件名為《暖》的裝置藝術作品,將傳統柳編技藝和現代光影藝術相結合,塑造出一家人環抱的溫暖情景。幾位西口村村民的名字也被寫在了作品介紹中,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資訊藝術設計系主任王之綱、工藝美術系副教授岳嵩等藝術家一道,成為《暖》的共同創作者。
9月2日,“西口村藝會·2023阿爾山鄉村藝術季”在西口村開幕,這次活動為中國(阿爾山)旅遊大會的重要活動內容之一,也是文化和旅遊部“鄉村旅遊藝術提升行動”計劃的首個示範實踐項目。
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10所藝術院校及設計機構的25個藝術家團隊、近300名師生攜手村民與手藝人,經過一年的籌備和40余天的在地創作,在西口村完成20件公共藝術景觀作品、7個院落藝術化改造、1間鄉村藝術館建築改造,讓西口村走進“藝術圈”,讓村民沾染“文藝范”。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2023阿爾山鄉村藝術季總策展人馬賽説:“清華美院始終秉持‘為生活而藝術,為民生而設計’的理念,我們在這裡創作與自然相融合的藝術作品,紮根鄉野大地,運用本土的材料,由師生和村民一起進行在地的藝術共創,挖掘鄉村獨有的自然人文基因並予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從7月13日忙到8月13日,我們柳編工坊的14個人全上陣,在清華美院老師們的指導下製作。”董麗梅介紹,“我們習慣了照著固定樣式來編,但老師們的想法像天上的雲彩,一會在這,一會在那。在他們的影響下,我們的創造力也提升了不少。”
除了《暖》,董麗梅還參與了《連年有魚》《升》這兩件柳編藝術作品的製作,現在也算是村裏小有名氣的藝術家。“不光是我,咱村都是藝術家了。”她自豪地説。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連年有魚》主創藝術家林樂成説:“在創作過程中,我發現我們會的,村民也會,甚至動起手比我們還熟練,還有感覺!我們常説的想像力與表現力,善於勞作的村民們無師自通。勤勞生智慧,民間有高手。”
西口村外的山林間,有一片五彩的木樁,像梯級,像浪涌,像一朵悄然綻放在大地上的花。這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孔繁迪和西口村村民共創的藝術作品《層林疊浪》。
孔繁迪初到西口村時,在鄉間漫步常能看見堆在院裏的柴火棒子,這種“堆疊的秩序感”激發了他的靈感。他開始蒐集村民家的木材,在森林的空地裏尋找合適的地形,用恰當的造型和顏色將這些木材“放回森林中”。
“參與共創的村民大多是夫妻檔。聽他們説,之前會有情侶到那個山坡上談情説愛,我想著色彩正好給那裏增添情趣。沒想到在協助我完成作品的村民中,真的有年輕男女因此相遇並相戀了。”孔繁迪説。
創作期間,林間久違地響起了勞動的歡聲笑語,曾經的林場工人們拿起了尺子、鋸子和刷子,將收集到的木材鋸成大小不等的尺寸,並涂上五顏六色的環保塗料。有村民大哥和孔繁迪開玩笑説,白天鋸木頭和打樁給自己留下的印象過於深刻,晚上做夢仍在不停地“一錘一錘結實地往上打”。
與大地共處而産生靈感、與村民共創而臻于完善、與自然共呼吸而被賦予意義,重重疊疊的關係組合成為《層林疊浪》的底色。“作品呈現的繽紛色彩,隱喻著我們五彩紛呈的生活。”孔繁迪説,“但我們不能忘記這樣的生活是大自然給我們的。”
藝術敲開了鄉野的窗。廢棄的老村部被改造成看山藝術館,正在展出的“西口十年攝影展”濃縮了西口村的美麗蛻變。老房子和庭院變成藝術展館和沙龍,陶瓷、木版畫、油畫等藝術品都走進了村民家。
西口村的大喜旅店,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營業,是村裏最早的旅店之一。過了三十多年,旅店還保留著老樣子,只有四間客房,兩間帶炕、兩間是床。今年夏天,旅店發生了大變化,臨街的房間被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設計成“嘮嗑畫廊”,裏面擺放著學生們設計創作的作品。傳統的老式旅店,變成了可以歇息、聊天、看風景的藝術畫廊,遊客們一邊喝著茶,一邊和退休的趙大喜夫婦嘮著過去的故事。
找到鄉村發展的“金鑰匙”
西口村處在農林牧三區交界處,全年無霜期僅有90天,最低溫度達零下40攝氏度。受氣候、交通等條件制約,西口村一度是阿爾山市貧困群體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村裏常住人口641戶,曾經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95戶,接近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文化和旅遊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的大力幫扶下,西口村退出貧困村行列,走上了鄉村振興發展之路。然而受氣候等條件制約,西口村産業發展仍面臨一些局限。
鄉村振興的路往何方走?文化旅遊為西口村打開了一片發展的新天地。
西口村黨支部書記包勇介紹,西口村過去是老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後失去了支柱産業。後來村民種過一陣馬鈴薯,但因氣候偏冷,一直難以形成規模。作物成熟慢,村民生活節奏也慢,仿佛遠離城市喧囂的“世外桃源”。
“慢種慢養慢生活”是西口村的特色,也成為村裏發展旅遊的理念。西口村利用“文旅+”和“數字+”賦能鄉村發展,構建起旅遊基礎完善體系、農畜示範提升體系、旅遊品質優化體系,持續發展鄉村旅遊,逐步建設成為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示範村,2023年獲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如今再談起藝術,董麗梅也有了不少話説,“生活就是藝術,每個村民都可以是生活的藝術家。藝術不僅是用來看的,還能拉動經濟創收,村裏現在成為藝術村,我們發展旅遊更有信心了。”
2023阿爾山鄉村藝術季執行策展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的溫博談到,鄉村振興離不開對本土文化資源的轉化利用,美院師生通過藝術設計的專業力量,引導當地村民借助柳編這項非遺技藝發展特色産業。這不僅可以保護傳承手工技藝,而且對當地村民實現居家就業、共同致富都有重要的帶動作用。這些在地藝術作品也將成為西口村新的文化標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打卡,為旅遊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森林之子》在哪?”“看山藝術館怎麼走?”週末的西口村,不時有開車前來的遊客,進村參觀各類藝術作品。遊客駐足在村民家的院墻外,看著五彩斑斕的墻繪,用相機記錄下藍天碧草、牛羊成群、炊煙嫋嫋的圖景。
文化和旅遊部派駐西口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黃玉洋説,2021年以來,在文化和旅遊部協調下,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組織11個團隊200余名師生,在西口村完成了2200平方米的墻繪和190余幅自然、人文風光寫生作品。
“墻上不僅開出了‘花’,還為村裏帶來了收入和人氣。”黃玉洋説。2022年,西口村在網路平臺發售數字藏品2022份,每份99元,購買的用戶獲得村委會授予的“數字村民”榮譽稱號,在西口村能享受各種優惠活動。一年多來,已有400多名“數字村民”到西口村旅行。
自然緯度讓這裡的夏日短暫,但藝術的溫度卻將夏日緩緩拉長。村民和藝術家,共同裝點出西口村最美的風景。2021年,到西口村旅遊的只有3000多人次,2022年增長到1.3萬人次。今年暑假,西口村的遊客達到1.9萬人次。發展旅遊業,延長産業鏈,西口村的發展找到了“金鑰匙”。
美麗村莊催生美麗經濟
西口村裏,幾十面墻壁滿是各色墻繪,扮靚了灰頂白墻的房屋,“灰頭土臉”的老房子一下“活”了起來,極大提升了鄉村人居環境。
阿爾山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長邢波多次到西口村調研,他發現不少村民開始自發打掃門前院外的衛生。“隨著村裏越來越漂亮、越來越乾淨,很多村民也産生了維護村容村貌的想法,不僅打掃自家院裏頭,看到院外有垃圾也會主動清理。”
在西口村進行創作的藝術家們希望,為西口村帶來的不僅僅是藝術作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交流。村民和遊客可以通過藝術作品,感受西口村的自然之美和多民族的和諧共處,體驗藝術與科技、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美育的力量也悄然滲透其中。
“藝術進入鄉村,肯定會成為鄉村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陸亞軍説,“藝術能夠振奮人心,有的人幹活累了、生活累了,看到這些藝術品,會興奮地再做一些事情,這就是藝術的力量。”
藝術不僅為村子帶來一場光影盛宴,使鄉村環境更美麗,也催生出了“美麗經濟”。藝術家們從鄉村文化中挖掘出有歷史底蘊、廣泛流傳的文化資源,以此為基礎對接産業發展、品牌培育等需要,實踐出一條“民俗、民宿、民居多元並舉,生産、生態、生活有機融合,共治、共用、共富相得益彰”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黃玉洋説,為了滿足遊客的新奇感,西口村不斷豐富旅遊供給,打造出旅遊打卡地“西口十八景”、農村特色美食“西口十八碗”、山林土特産品“西口十八款”,讓遊客既玩得好,又吃得好,“連他們離開時後備箱裝些什麼,也考慮齊全了”。
“現代鄉村振興,正需要乘著這股來自鄉野的力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帥雲海表示,“藝術家團隊在大地藝術和鄉村文旅産業結合發展方面有著自身的優勢,通過調研發現並整合鄉村已有的資源,是在創作之初不容忽視的環節。而藝術家團隊包容開放的視角能夠帶來新鮮的觀察,在想像力的催化下生根發芽,誕生新穎又貼近實際的表現形式。在‘鄉村振興+美育+文旅’的語境下,青年藝術家可以成為帶領村民或社區乘風破浪的弄潮兒。”
村民蘇麗紅于2020年回到西口村開了家小飯館,過去幾年生意一直不好,還欠了債。今年9月,雖然已進入旅遊季的末尾,蘇麗紅卻還裏裏外外忙個不停。
“清華美院的孟超老師團隊晚上就要走了,我要給他們包頓餃子吃。”蘇麗紅高興地説,今年夏天生意太好了,來村裏搞藝術創作的美院師生常在店裏吃飯,遊客也多了起來。“忙了一個夏天,把之前的欠賬都給平了。”
“沒有了外債,以後發展更是有勁頭了。”蘇麗紅指著飯館的後院説,院裏還有好大一片空地,準備明後年攢點錢,建民宿。
村民劉濤説,這幾年鄉親們的笨雞、笨鵝、雞蛋、豆包根本不愁賣,尤其是黃花菜、木耳、榛蘑等“山貨”,“採多少遊客就買多少”。董麗梅除了經營柳編工坊,也向外地售賣“山貨”,“一天能發三百多個快遞,我們村的‘土味’飛出了大山”。
隨著旅遊、養殖、農副産品銷售等特色産業的蓬勃發展,村民的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據統計,西口村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從2021年的22657.96元增長到2022年的40681.90元,集體經濟從2021年的24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78萬元。
“村裏的發展離不開每位村民的發展。村里正在通過‘雁陣計劃’促進人才全面發展,培養頭雁、孵化雛雁、凝聚歸雁,調動起致富帶頭人、返鄉大學生、普通村民等不同群體的發展積極性。”黃玉洋自信滿滿地説,“每名村民都越來越好,村子一定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