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攜手育桃李 共譜教育新篇章

發佈時間:2023-09-28 15:12:21丨來源:興安日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26所支援學校、47名優秀骨幹教師,組團來到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右中旗,共同譜寫科右中旗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

初夏的校園,草木蔥蘢,花香四溢,處處流動著生機勃勃的氣息。

近一年來,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的教育教學悄然發生著變化,這不僅體現在校園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與更新,更體現在辦學理念、管理經驗、教學方式、學習風氣的新氣象,而這一切的改變與一支隊伍的到來息息相關——他們就是來自北京市、鄂爾多斯市、興安盟的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隊伍。

26所支援學校、47名優秀骨幹教師,組團來到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右中旗,聚焦“教育教學品質、教師隊伍能力素質、學生綜合素質、學校管理水準”精準發力,推動7所受援學校各項事業取得明顯進步,共同譜寫科右中旗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

一個好校長帶動一所好學校

走進科右中旗巴彥呼舒第三中學,校門上的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幾個燙金大字格外醒目。

2022年7月,北京一零一中學黨委副書記李鐵軍帶領兩名教師遠赴科右中旗巴彥呼舒第三中學,開展3年的挂職幫扶工作。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身為巴彥呼舒第三中學校長,李鐵軍通過實地調研、深入課堂發現,學校存在生源、師資與投入三個關鍵問題。於是,他牽頭制定《巴三中五年發展規劃》和《北京一零一中學幫扶巴三中三年行動計劃》,讓教育幫扶往深裏做、往實裏推進。

“在投入上,我們充分發揮現有資源,並引入北京的一些企業資源,改善教學環境與設施設備,捐資捐物超過100萬元;在師資方面,通過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邀請北京一零一中學的名師與巴三中老師共同上專題課,開通遠端教育網等網上資源,加強教師培訓;在生源改善上,開設北京一零一中學實驗班,採取線上課堂、名師授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用。”李鐵軍話語中流露出對教育幫扶工作的滿腔熱情,對學生前途的深切關愛。

跨越千里,傾力幫扶。李鐵軍將自身的管理經驗帶進受援學校,帶領巴彥呼舒第三中學全體教職員工心手相牽、融合共進,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推動受援學校教育教學水準有效提升。

京蒙手拉手,心連心。來自北京市海澱區教育委員會的李長富,來到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擔任校長,他最大希望就是爭取把“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殷切期盼轉化為“大有作為”的生動實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憑藉20多年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李長富針對學校“三教”改革推進不夠深入、德育創新深度不夠等問題,帶頭從學校管理水準、機制制度建設、辦學特色、學生成績、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重點發力,堅持問題導向,集聚優勢資源,推動學校各方面呈現出嶄新面貌。

“按照中組部教育人才幫扶的目標與要求,我們幫扶的主要任務體現為四個明顯提升,教師隊伍明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明顯提升、教育品質明顯提升、學校管理水準明顯提升。下一步將堅持改革創新,堅持走內涵式、跨越式發展道路,為打造現代化、資訊化、數據化的中等職業學校而努力奮鬥。”李長富信心百倍地説。

同樣,作為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幫扶團隊的隊長,東勝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的高紅霞帶領25名幫扶教師,以“相互幫扶,深度融合”為工作目標,與受援學校在課堂教學、教研活動、班級管理方面進行深度融合,同時通過同課異構、同屏互動等形式進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搭建兩地區之間的幫扶橋梁。

留下“帶不走”的骨幹教師隊伍

巴彥呼舒第三中學的一節化學課堂上,王天鳳正在引導學生們回憶上節課的知識點,學生們在王天鳳深入淺出的教學中,走進了化學的世界。

開展援教幫扶,能帶給學生們什麼?留給學校什麼?是所有援教老師都要思考的問題。

從教27年,來自北京市海淀實驗中學的援教老師王天鳳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深入挖掘學生潛力,由於親切和藹、循循善誘的教學風格,她的課堂深受學生喜愛。“王天鳳老師有著獨特的教學風格,每次上課都早早到教室答疑解惑,她的講課方式更容易接受,也能激發我們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學生陳婉玉説道。

“巴三中已經有了一套‘三環導學’教學框架,我更多的是帶著北京海澱區的教研理念融合到當前工作中,希望為巴三中的教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天鳳在“組團式”幫扶過程中感觸頗多。

面對新高考改革的壓力與挑戰,10位援教老師的到來猶如及時雨,將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輸送到師生們的心田,增強了當地老師跟上時代腳步的信心。對此,巴彥呼舒第三中學的語文老師于慧穎深有感觸:“所有的援教教師來到學校後,都在積極開展公開課,參加組內教研活動,傳播前沿的教學理念,幫助當地老師更好地適應新高考改革。”

同樣的故事也在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上演。

來自北京大興區職業第一學校的援教教師孫守雙,他不但加強歷史教學工作,同時助力學校教研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過去的一年,我們立了一項盟級課題,申報了五項自治區級課題,涵蓋德育工作、教學工作、黨建工作以及學校的專業建設工作等,隨著科研課題研究的深入,將會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動力。”孫守雙説。

在2022級電腦專業的課堂上,來自北京市資訊管理學校的電腦老師張維,頻頻走到學生中間進行“手把手”指導;在英語公開課上,來自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的英語老師李雪瑩帶領學生沉浸式學習英語……11位幫扶教師按照“新職教法”要求,充分利用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就業技能。

在科右中旗的各所小學裏,來自鄂爾多斯東勝區的幫扶團隊擰成一股繩,傾盡所能、傳道授業。

許峰作為鄂爾多斯東勝區第十一小學副校長、市級學科帶頭人,在援教期間同時抓數學教學和教研兩項工作,為巴彥呼舒第七小學乃至全旗的小學教育帶來了前沿的教學理念。“以新課標理念為背景,我們開展了東勝區第十一小學和巴七小兩校之間的同屏互動教研活動,最近在構建結構化特色教研體系,通過這個平臺,老師們能夠長期學習下去。”許峰説。

在巴彥呼舒第二小學,一堂奇妙的科學課吸引學生的目光,來自東勝區第十二小學的趙軍通過一瓶普通的水,上演著氣壓與水的較量;

在巴彥呼舒第五小學畢業班的課堂上,來自東勝區第四小學的張緒良正在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讓學生們身心放鬆;

在巴彥呼舒第四小學的會議室裏,來自東勝區第十二小學的孔伶俐正在分享語文教研;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7名骨幹教師肩負著築夢育人、立德樹人的使命,他們與本地教師結對成長,傳理念、幫業務、帶路子,為受援地學校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骨幹教師隊伍。

截至目前,通過教育幫扶人才“十百千萬”工程,結對幫帶培養教師350名,建立盟級名師工作室13個、校級名師工作室4個,累計聽課109次、評課68次。

同心書寫教育事業新篇章

海淀教育基金會發起草原上的愛心書屋公益項目,定向為巴彥呼舒第三中學捐贈圖書;

大力推進教學能力比賽和班主任風采大賽,加大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隊伍建設;

鄂爾多斯援教教師開展線上線下系列觀摩示範課和專題微講座活動,與當地教師深入交流學習;

……

隨著幫扶資源的匯聚、幫扶力度的加大,科右中旗教育事業呈現新面貌、新氣象。

“我們有幸分配到5位鄂爾多斯援教教師,我們把握住了這次機會,積極發揮援教教師的能動性,為我校發展獻計獻策,現在在援教教師的帶領下,我校的各教研組工作漸入佳境。”巴彥呼舒第七小學副校長吉靖靜感慨。

為了讓先進辦學理念和優秀管理經驗植入學校和管理全過程,巴彥呼舒第三中學黨總支書記周顯軍與挂職校長李鐵軍緊密配合,讓教育幫扶工作在學校迸發出強勁動力。

“根據‘科教興旗’發展戰略,在中組部‘組團式’教育幫扶下,幫扶學校利用自身資源,在教育理念、課程建設、網路課堂、名師引領上,為我校搭建了快捷有效的平臺,讓我校在教師專業成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校園文化建設等諸多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周顯軍説道。

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為幫扶工作提供支援,努力讓前沿理念、創新思想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全過程。

“一年來,‘組團式’幫扶團隊深入調研,找準定位,統合力量,不務虛功,用心用情,引領和提升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各項工作的高品質發展。”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黨支部書記包布和説。

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的種子正在科右中旗紮根成長,開花結果。科右中旗充分利用“組團式”幫扶團隊資源及幫扶團隊後方資源,培養學校管理後備人才、專任教師隊伍人才,提升受援學校教育教學品質和水準,輻射帶動全旗範圍內學校整體發展。

“相信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互派教師、校際合作、資源共用等方式,科右中旗定能乘著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的東風,打造出一批優質學校,培養一批精英教師,讓更多學生享受最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全旗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科右中旗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康連義説。(文:塔娜、趙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