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織水脈,清流潤蒙東:引綽濟遼輸水工程隧洞段全線貫通

發佈時間:2023-12-23 18:05:00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12月23日,隨著“草原如意號”TBM(全斷面隧道硬岩掘進機)巨大的刀盤在引綽濟遼工程咽喉控制性工程輸水隧洞段破岩而出,總長173.757公里的輸水隧洞全線貫通,引綽濟遼工程全面建成通水邁出了關鍵一步。

引綽濟遼輸水工程隧洞段全線貫通活動現場

引綽濟遼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十三五”期間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屬國家水網骨幹工程,也是內蒙古自治區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由文得根水利樞紐和輸水工程兩大部分組成,從嫩江右岸支流的綽爾河引水至西遼河下游的通遼市,向沿線城市和工業園區供水,結合灌溉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輸水線路全長390.263公里,其中輸水隧洞全長173.757公里,覆蓋面積達7.4萬平方公里,惠及沿線8個旗縣市區的300余萬群眾。

引綽濟遼輸水工程隧洞段全線貫通活動現場

引綽濟遼工程輸水工程宛若一條藍色的哈達,以群山為側顏,穿越蒙東大地。隧洞工程是引綽濟遼工程關鍵線路工程,控制著整個工程的工期。全線隧洞共六段,穿越沙巴爾吐河、查幹木倫河、胡爾勒河等多條河流和溝谷,于2018年9月開工至2023年12月全線貫通,歷經1900多個日夜,一萬餘名建設者參與建設。

隧洞區域地質構造複雜裂隙發育,局部圍岩變化頻繁,地下水受地表補給明顯,具有典型的淺埋富水特點。針對輸水隧洞工程沿線跨越多條河流與衝溝谷,淺埋、富水,地下水受地表補給明顯,地質構造複雜、地質條件變化頻繁等特點,以及受洞內涌水大導致隧洞工程掘進受阻、混凝土施工品質保證難度大、施工效率降低的難點,引綽濟遼公司與各參建方積極認真探索,總結提出了精細化探測、精細化灌漿、精細化掘進的實施原則,先後採取了超前地質預報、地表灌漿、洞內阻水等系列措施;同時強化科技助力,加強科研攻關,先後組織中國水科院、山東大學、黃河設計公司等國內知名院所與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一道開展複雜地質條件下超前物探、地下水附從環境、洞內外阻水灌漿等科研試驗和技術攻關,凝練出了適合該地質條件下的洞內外阻水的材料、措施和時機,為隧洞掘進和混凝土襯砌提供了保證條件。

工人查看隧洞貫通後TBM狀態

施工過程中,各參建單位克服了三年疫情對人員、材料、設備進場的影響,克服了富水、涌水、斷層和軟岩大變形等不利地質影響,發揚了艱苦奮鬥、團結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取得了國內同級別洞徑TBM單日掘進達101.12米、單月進尺達1380米、單臺連續5個月超千米的記錄。2021年9月3#隧洞貫通、2022年1月4#隧洞貫通、2023年11月1#、2#隧洞貫通、12月6#隧洞貫通,直至今日全線貫通,廣大建設者砥礪前行,繪就了一幅幅奮勇爭先的動人畫卷。

內蒙古水利系統首次採用國內最先進的大型智慧隧洞硬岩掘進設備TBM,該設備集硬岩掘進、出渣、支護等施工工序于一體,掘進速度快、利於環保、綜合效益高,有效保障了項目施工安全、工程品質和施工進度。此次引綽濟遼輸水工程隧洞段實現全線貫通的節點目標,這不僅標誌著引綽濟遼工程建設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也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生産的TBM在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建設史上取得突破性成功。


引綽濟遼輸水工程隧洞段全線貫通,工人合影留念

(文/圖: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