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雜多為人們所知是因其被譽為“中國蟲草第一縣”的名號。雜多的冬蟲夏草産量幾乎佔到了蟲草兩大主産區之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産量的一半。進入國家公園時代,雜多又因新的光環圈粉無數——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瀾滄江園區全域都在雜多縣境內。
雜多縣平均海拔4290米,是“中華水塔”三江中瀾滄江正源扎曲的發源地和長江南源當曲的發源地。坐擁兩江之源,並將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瀾滄江園區全部攬入懷中,雜多無疑是“百媒百眼看三江”媒體行記者們的重要目的地。
7月29日,車出雜多縣城,沿著扎曲河谷逶迤西行,我們來到雜多縣扎青鄉。車停處,涓水潺潺,淺草平鋪,野花繽紛。如果不是因為“高反”的呼喘提醒,真以為來到了世外桃源。
昔日的黑土灘,今時滿山青綠,野花繽紛康勇軍攝
“大家現在看到的景色很美吧,可這裡原來是黑土灘。”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生態保護站技術員尕瑪達傑的介紹多少讓人有些意外。“黑土灘”,一個陌生而又似曾相識的字眼直奔腦海。
“黑土地”在東北三江平原是腐殖質豐富、土地肥沃的代名詞,是中華糧倉的保障。然而一字之差的“黑土灘”,並非土壤分類學上的黑土,藏語稱之為“沙納赫塘”,在青藏高原腹地卻是草場嚴重退化的標誌。黑土灘一旦出現,則表明草場已經“身患疾病”,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理,黑土灘將會像傳染病一樣向四週蔓延,危及周邊草場,危及畜牧業。
“這裡的黑土,是因為草皮的消失,致使千百年來形成的黑褐色腐殖土裸露。黑土發育成灘,説明草場‘身患重病’,已成為牧民們心痛的土地。”尕瑪達傑説道。
高寒草甸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草地類型,青海擁有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大面積的高寒草甸。高寒草甸敏感而脆弱,一旦破壞和退化,難以恢復。
黑土灘的危害不亞於人們熟知的“荒漠化”。草地退化,凍土消融,土壤裸露,土壤肥力不斷降低,直至鹽漬化、沙化,繼而成為“黑塵暴”的塵源。
黑土灘即高寒草甸的禿斑化,是過度放牧、載畜量大等人類活動和害鼠挖洞作穴致土壤疏鬆,以及風蝕、水蝕等自然力共同作用下發生和發展的。資料顯示,20世紀70年代末期,青海僅玉樹、果洛兩州黑土灘面積就已超過5000萬畝。
“高寒草甸的生態修復是個難題,難在草的選擇。瀾滄江源園區的黑土灘治理選用的是與雜多自然條件相適宜的青海冷地早熟禾和同德短芒披鹼草等本土草種。”青海省林業工程監理中心駐雜多縣監理負責人祁廉峻介紹,多年來,黑土灘、黑土坡通過人工種草、補播改良等人為干預,恢復草原植被,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努力提高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國家公園建設也是個很好的契機。
據介紹,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瀾滄江源園區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累計投入資金3.5億元,統籌實施黑土灘治理203.78萬畝、沙化土地防治47.89萬畝、鼠害防控3744.25萬畝、蟲害防控295萬畝、森林有害生物防控7.9萬畝、濕地保護82.08萬畝、退化草地改良166.5萬畝、人工種草11.5萬畝、黑土坡治理7.7萬畝、封山育林9萬畝。瀾滄江源園區草地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水源涵養功能提升,濕地面積擴大。草地覆蓋率、産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3.5%和20%,草原物種明顯增加。
整個三江源國家公園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為切入點,先後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提升草地生態系統,修復荒漠生態系統,保護湖河生態系統,加強雪山冰川系統保護,強化濕地保護與恢復,近6年累計投入67億元。目前,整個三江源區域的濕地得到原真性保護,植被覆蓋度明顯提高,草地覆蓋度、産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10%、30%以上,“黑土灘”治理區植被覆蓋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治理後的80%以上,顯現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實現了草原生態和牧民生活共贏的新局面。
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發改委組織的綜合評估報告稱,三江源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日益提升,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築牢。
據了解,青海省已經制定了《黑土型退化草原保護修復五年行動方案》(2023—2027年),通過黑土型退化草原保護修復五年行動,還將完成黑土灘治理1000萬畝,全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8.5%,其中,治理區植被蓋度達到60%。青海高寒草原、草甸的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將持續提升,草原生態系統將更加穩定。
在扎青鄉,媒體行記者們除了圍著技術人員刨根問底,更多時間是將鏡頭對準滿山青綠、無限美景。扎曲就在眼前,綠草茵茵,清流潺潺,似乎在説,這就是如今的三江源!
(文:康勇軍,原標題:雜多:從遍地“黑土”到滿山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