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市,位於內蒙古興安盟西北部,是一個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的邊陲小城。
2014年1月26日,農曆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來到阿爾山市,看望生活在林業棚戶區的群眾,問冷暖,聽民聲,帶來了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與殷切期望。十年來,阿爾山市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將棚戶區改造、生態保護、旅遊發展作為三項“天字號”工作,立足生態謀發展,圍繞旅遊抓産業,突出特色樹品牌,創新發展促提升,開創了阿爾山市跨越式發展的新局面。
從“憂居”變“優居”
堅持在發展中持續改善民生
在2014年考察內蒙古時,習近平總書記對林業發展和林區人民傾心關注。他深情地説,“我們黨員幹部都要有這樣一個意識: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
阿爾山市位於大興安嶺林區,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新中國的第一代林業工人就開始在這裡工作生活。長期以來,一排排面積狹小、漏風漏雨的板夾泥房屋,構成了極具特點的林區住房。而阿爾山寒冬漫漫,解決住房問題也成為了這裡的頭等大事。
2014年春節前夕,地處邊陲的阿爾山市零下30多攝氏度,冰封雪皚,銀裝素裹。
習近平總書記踏著皚皚白雪,穿過狹窄小巷,來到阿爾山市林海街林業棚戶區。看到林區群眾住房困難,總書記叮囑當地幹部要加快棚戶區改造,排出時間表,讓群眾早日住上新房,要做好慰問困難群眾工作,讓每個家庭都過好春節。
2014年以來,阿爾山市聚焦棚戶區改造,累計投入資金42億元,改造棚戶區房屋10400戶,完成拆遷面積66萬平方米,籌措回遷安置房源2658戶、21萬平方米,截至2019年,所有棚戶區居民全部“出棚進樓”。棚改惠及全市一半以上居民,3萬人從“憂居”實現“優居”。
棚戶區新貌
“從我記事起,就和父母一起住在板夾泥的小平房,現在有了好政策,我們一家三口和母親能不花錢住進這有暖氣有上下水的樓房,這才是真正的安居了。”在伊爾施街天池花園居住的林業工人李唐玉高興地説。
為鞏固棚改成果,阿爾山市持續完善基礎設施,近年新建和改造道路80公里、管網155公里,城區亮化率、自來水普及率、垃圾處理率分別達到95%、98.14%和99.69%,徹底解決了居民取暖難、吃水難、行路難等問題。
阿爾山市還榮獲自治區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試點城市稱號,成功創建自治區級園林城市、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城市顏值全面提升,幸福指數頻頻刷新,在城市建設中彰顯了“阿爾山形象”。
從“砍綠”變“護綠”
堅決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阿爾山市考察時指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守住生態底線,保護好生態就是發展。”
“這些年,阿爾山市的生態一年比一年好,林區裏的小動物越來越多了,時不時能看到馴鹿、雪兔、野豬,近一兩年更是冒出來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新奇動物。”在阿爾山市杜拉爾林場工作了32年的管護員白玉華見證了停伐後林區生態環境變化的點點滴滴。
聚焦生態環境保護,讓綠水青山“美”起來。阿爾山市認真踐行“兩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2002年開始實施禁牧退耕,2012年在內蒙古率先實現國有林場全面停伐。2014年以來,持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累計實施天保工程1650萬畝、封山育林120萬畝、植樹造林4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25萬畝、重點區域綠化1.5萬畝。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81.2%,綠色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地下水、地表水均達Ⅲ類標準,入選2022年度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幹群同心”的生態保護之路,繪就了一幅山水林田湖草和諧共存的美麗畫卷。
鑲嵌在茫茫林海中的阿爾山天池
作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遊目的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邊塞小城阿爾山,為構築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們的原材料取自當地樺樹中的枯木、倒木、死木,經自然剝落後有超過40種顏色,加工處理後可設計、製作成不可複製的精美樹皮畫手工藝品。”在阿爾山市白狼鎮,曾經的砍樹人變成護林人,守著綠水青山,將掉落的白樺樹皮收集、製作成精美的工藝品畫,走出了一條非遺傳承、變廢為寶的發展之路。
聚焦綠色産業發展,讓綠水青山“富”起來。近年來,阿爾山市全力做大林下經濟,“阿爾山卜留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功註冊,阿爾山黑木耳、阿爾山寒地沙棘獲得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認定,綠色農畜産品加工産業園區、白狼鎮赤松茸生産加工一體化、鄉村振興示範村提升改造等20余個項目全面落地開工。中直機關定點幫扶和京蒙協作走深走實,帶富領富“曉景計劃”加快推進,鄉村治理清單制、積分制全面推行。赤松茸種植為周邊百姓提高了收入,每人平均增收3萬元以上。
曾有“油鋸一響,黃金萬兩”的輝煌,也親歷過調整轉型的陣痛,而今天的阿爾山正在綠色致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高歌猛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牢記囑託奮起有為,讓邊塞小城旅遊火起來
“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阿爾山旅遊一定會火起來。”9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的讚譽讓阿爾山人堅定了依託美麗的自然風光持續發展旅遊業的決心。
“原來到阿爾山旅遊的以東北地區遊客居多,現在北京、上海、瀋陽、廣州的顧客也絡繹不絕,我真是打心眼裏高興。”在阿爾山市經商多年的由俊麗説。
阿爾山市處於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草原、呼倫貝爾草原交匯處,擁有溫泉、濕地、火山、冰雪、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近年來,阿爾山市堅持“生態建市、旅遊興市、口岸強市”,將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作為引領旅遊高品質發展“頭號工程”,持續為旅而為,發展勢頭蒸蒸日上。建成“鹿角灣”溫泉度假營地、氧心森林浴道、哈拉哈漂流公園等高水準旅遊産品;打造啤酒·青坊、“山珍水宴”“阿爾鹿”文創店等特色鮮明旅遊業態。推動阿爾山太偉五星級溫泉度假酒店、溫泉博物館改造、熱力MALL農創美食公園、聖泉雪集等重點項目建設,逐步建成溫泉、森林康養、度假營地、酒店、餐飲5大標準化體系。“1382”驛站、口岸觀光棧道投入運營,邊境遊時間平均延長約50%,全面開啟了沉浸式旅遊發展新模式。
“蝶變”的阿爾山景色
阿爾山堅持高標準推進文旅品牌建設,全民辦節、全員上陣,成功舉辦“中國旅遊日”“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等節慶活動,推動“森林+冰雪”“冬季旅遊+體育”融合發展,冰雪節、鹿角雪營、森林雪野、青坊雪街引燃冬季旅遊熱情;舉辦校友經濟論壇、旅遊度假大會等高端論壇,著力發展論壇經濟。十年間,全市年接待遊客量從200萬激增至峰值500余萬人次;旅遊收入從千萬突破至30余億元;旅遊從業人數從近1萬人增加到1.4萬人,旅遊業已成為推動阿爾山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引擎”。
由俊麗一家借著旅遊火起來的“東風”,從做手捍麵開始,2017年買下了280平方米的商鋪,小麵館升級為特色餐廳,主打山泉水磨豆腐和特色山野菜。每到旅遊旺季,日最多接待顧客500余人、月收入超10萬元。老員工鐘淑艷説:“現在旺季基本要從早上8點忙到半夜12點,根本沒時間休息,我的工資差不多是以前的10倍!”
“十年來,阿爾山市始終以基層黨建為抓手,統攬鄉村振興、旅遊發展、生態保護等重點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緊緊圍繞內蒙古自治區‘兩件大事’及盟委、市委部署要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用足繡花功夫,民生持續改善、生態持續好轉、旅遊持續爆火,走出了一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高品質發展之路。”阿爾山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傳麗説。
山清水秀、民豐物阜、賓客杳來,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幸福甜蜜,一幅幅畫卷勾勒著今來昔往、時代變遷。邊塞小城阿爾山,正乘著高品質發展的快車駛向明天。
未來,阿爾山市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抓好內蒙古五大任務、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件大事”,完成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首要目標,奮力譜寫阿爾山新時代高品質發展新篇章。(文:秦文強,供圖: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