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荒漠"縮圈" 治沙英雄的"戰績"可歌可泣

發佈時間:2023-07-05 11:06:33丨來源:人民日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原標題:久久為功,創造防沙治沙新奇跡(守望·特別策劃)


“防沙治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我們必須持續抓好這項工作,對得起我們的祖先和後代。”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並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強調“要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功,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

幾十年篳路藍縷,我國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也涌現出了一大批紮根荒漠、公而忘私的治沙英雄。他們發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用汗水澆灌綠色長城,用奮鬥書寫動人篇章。為此,本報記者回訪總書記點讚過的一批治沙英雄,重溫他們勇擔使命的拼搏事跡,感悟他們久久為功的精神力量,汲取他們源源不斷的奮鬥能量……

——編者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者——“把荒山沙地變成綠水青山”

本報記者張志鋒

“雖然是夏天了,但夜裏也只有16攝氏度,得燒鍋爐供暖。”劉軍穿著秋衣秋褲,工作服胸牌上4個紅底黃字很醒目:護林防火。“一天也不能大意!”52歲的劉軍是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望海樓的瞭望員,已在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堅守了25年,妻子王娟也和他一起值守了19年。

就是在這座望海樓,2021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這對護林員夫婦。劉軍説,將近兩年了,附近的樟子松都長高了一筷子多。

他們的工作很“簡單”,輪值時,夜間每1小時、白天每15分鐘瞭望、報告一次。塞罕壩有9座望海樓共18名瞭望員,用這種“簡單”造就了“不簡單”:林場建設61年來,塞罕壩從一片荒漠發展為115萬餘畝林海,森林覆蓋率82%,沒有發生過森林火災。

離開月亮山,山路向林海延伸,很快就到了“王尚海紀念林”。當年,林場首任黨委書記王尚海帶領大家在這裡拉開“馬蹄坑大會戰”,這裡是百萬畝林海的起源地。

陳彥嫻是第一代務林人代表。上世紀60年代,為了阻擋沙地南侵,塞罕壩機械林場開始建設,1964年夏,陳彥嫻和5個室友放棄高考,坐上卡車,一路顛簸來到這裡,書寫了“六女上壩”的傳奇。“條件很艱苦,喝雪水,吃黑莜面窩頭和鹹菜……”陳彥嫻説,“但大夥互相鼓勵,沒人叫苦。”

2017年12月,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者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地球衛士獎”,陳彥嫻領獎時説:“三代塞罕壩人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心一意地種樹,把荒山沙地變成綠水青山。”

“我當時就站在陳彥嫻奶奶旁邊。我們要向老一輩務林人學習,抓緊我們這一代人的接力棒。”90後劉鑫洋2016年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後成為林場技術員。近些年,像她這樣的大中專畢業生共138名,在塞罕壩續寫“閃亮的青春”。

林場黨委書記安長明説,近年來,林場實施建設智慧化森林“防火牆”等8項重點工程和造林攻堅等28項具體任務。“‘石頭山’種樹難度大,我們用肩扛、驢馱的方法送樹苗,用鎬刨樹坑。現在,10萬餘畝石質荒山全部綠化。”安長明説,根據規劃,2035年林場森林將達到12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6%。

近年來,塞罕壩林場加快綠色升級,截至2022年底,塞罕壩完成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的林地達77萬畝。林場還提供技術支援,帶動周邊規模化造林445萬畝。“我們將繼續傳承好塞罕壩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安長明説。

陜西定邊縣十里沙村黨總支原書記石光銀——“只要樹都活了,吃的苦就值了”

本報記者張丹華

“哎喲,這小飛機可不簡單,太方便了。”在陜西省定邊縣十里沙村的一片樟子松苗木基地,79歲的石光銀看著孫子石健陽嫺熟地操控無人機巡查林地,不禁感慨……

2021年6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七一勳章”頒授儀式時,握著石光銀粗糙的手,感嘆:“這幾十年你們太不容易了。”

風沙曾迫使石光銀家前後搬遷過9次。1968年,石光銀當選定邊縣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隊長;他和村民苦戰3年,讓家鄉出現了第一片綠洲。1984年,石光銀不顧親友反對,成立新興林牧場,扎進了海子梁荒沙面積最大的區域之一——狼窩沙。

狼窩沙地勢複雜,環境惡劣,兩次碰壁後,石光銀決定外出學習。1988年,他用新學來的“障蔽治沙法”——在迎風坡畫格子搭設沙障,使沙丘不流動,在沙障間播撒沙蒿、栽植沙柳固定流沙,然後種下楊樹苗,終於獲得回報。5.8萬畝沙地造林成活率達90%以上,也為石光銀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作為十里沙村黨總支原書記,幾十年來,石光銀帶領鄉親們在25萬畝荒沙、鹼灘上種活了5300多萬株(叢)喬灌木,在毛烏素沙地南緣築起一條長百餘裏的“綠色長城”……

從往事中回過神兒來,石光銀叮囑石健陽:“這片大多是最近幾年‘復種’的新苗,一定要喂飽水。”

以前種的多是楊樹和沙柳,樹種單一,還易發生病蟲害。近幾年,石光銀帶領大家“復種”,喬灌草結合,常綠闊葉結合,構建穩定的植物群落。

石健陽2020年畢業後回到爺爺身邊,還帶來六七名小夥伴。“大家學的都是相關專業,可以把集約治沙、水源地保護、管理資訊化等理念運用到實踐中。”石健陽説。祖孫倆以“公司+農戶+基地”的方式,走出了一條集荒沙治理、種植養殖、休閒旅遊等於一體的綜合發展之路。“只要樹都活了,吃的苦就值了!”石光銀説。

山西右玉縣幹部群眾——“更好實現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

本報記者劉鑫焱

忙完手裏的活,一如往常,年逾七旬的王明花要到黃沙洼的林子裏走走。從右玉縣右衛鎮水泉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下來後,她又義務幹起了護林員……

1956年,第四任右玉縣委書記馬祿元帶領幹部群眾向黃沙洼“宣戰”:“一定要把黃沙洼這個硬骨頭給先啃下來。”當年全民栽樹的場面仍留在很多老人的記憶中。1959年,年僅9歲的王明花和村裏的十幾個小姑娘一起,也去了黃沙洼;如今,王明花已是滿頭白髮,曾經沙丘連片的黃沙洼變成了綠波粼粼的“綠樹崗”。

王明花的經歷是右玉幹部群眾勠力同心治沙造林的一個縮影。右玉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歷任縣委書記展開植樹接力,帶領人民創造了荒漠變綠洲的人間奇跡。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時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揚“右玉精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白天點油燈,黑夜土堵門;風起黃沙飛,十年九不收。”1949年,右玉首任縣委書記張榮懷上任後,走遍大大小小300多個村莊。他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風沙住;要想風沙住,就得多栽樹;想要家家富,每人十棵樹。”張榮懷帶領全縣幹部群眾培育大片林2.4萬畝、零星樹5萬株,用事實證明,在右玉是可以種活樹的,跑出了綠色接力第一棒。

為了治理黃沙洼,在馬祿元的帶領下,當地逐漸摸索出適合半沙化土壤的科學營林方法——“穿靴、戴帽、貼封條、扎腰帶”,降低了沙丘移動速度。

第十一任縣委書記常祿對鄉親們説:“像養活孩子那樣去種樹。”在他任職期間,右玉提前完成了“三北”防護林建設第一期工程規劃任務,成為當時山西省人工造林最多的縣。

第十二任縣委書記袁浩基,制定“種草種樹,發展畜牧,促進農副,儘快致富”的十六字方針,引導當地走上了治沙與增收的雙輪驅動之路。

…………

右玉的22任縣委書記帶領全縣幹部群眾,歷時70多年,實現右玉縣林木綠化率從0.3%提高到57%。當下的右玉,依託當地生態特色,建成了蒼頭河國家濕地公園、黃沙洼國家沙漠公園、南山森林公園等一批旅遊景區。2022年,右玉接待遊客51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0.5億元。“接力棒傳到我們手裏,我們站在更高起點上,更要保護好、發展好右玉的生態資源,更好實現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右玉縣委書記馬佔文説。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王有德——“希望在有生之年做更多的事”

本報記者秦瑞傑

“快嘗嘗!”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鞍山管理站的葡萄大棚裏,69歲的王有德摘下一串葡萄,熱情地遞給記者,“退休後一直在這邊治沙,現在林子建好了,還種了經果林。”

2019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我心裏面總有一種緊迫感,希望在有生之年做更多的事,配得上黨和國家給我的這些榮譽。”王有德説。

1976年,王有德進入林業系統工作。1985年,他被任命為白芨灘防沙林場場長,面對這片黃河東岸的連綿沙地,王有德迎難而上……

白天,沙漠裏的溫度達50攝氏度,汗水滴下來,瞬間就被吸到沙子裏。王有德帶頭平沙挖坑,扛著樹苗一棵棵往下種。晚上,氣溫降低,王有德就勢在沙子上躺一宿……經過近30年努力,白芨灘自然保護區148萬畝的沙漠擁有了超過41%的森林覆蓋率,沙漠退後20余公里。

2014年,王有德從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任上退下來之後,發起成立了寧夏沙漠綠化與沙産業發展基金會,義無反顧地挺進黃河東畔的一片“爛沙坑”,開始了“二次創業”。“過去我治理了一半,現在要把另一半治好!”

早出晚歸打田埂、栽樹,發動社會力量開路引水、清石換土……“感覺比退休前更忙了。”王有德辦公室的角落有張簡易床,“事情一多就來不及回家了。”退休至今,王有德帶領大家完成沙漠綠化和經濟林種植面積8000多畝,植樹130多萬株。

“要説還有什麼願望,那就是建一個研學基地。”在馬鞍山山頭的觀景臺上,王有德舉目四望;9年前,這裡還是碎石荒原;如今,綠樹掩映、花果飄香,生態植物園、採摘園、綜合培訓中心坐落其中。“我想從娃娃們抓起,讓他們更多地了解農業、林業和治沙事業,把我們的精神傳下去。”王有德説。

甘肅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治沙人——“希望更多人來看看沙漠綠洲”

本報記者趙帥傑

清晨,天剛濛濛亮,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管護員、80後郭璽就起床來到蓄水池旁,打開遙控,水汩汩地流進水箱。幾分鐘後,他啟動車輛,滿載15噸清水駛向林場……夏日的八步沙林場生機勃勃,高低錯落的沙生植被綠意盎然,綿延至遠方。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八步沙林場,他説:“八步沙林場‘六老漢’的英雄事跡早已家喻戶曉,新時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漢’這樣的當代愚公、時代楷模。”作為八步沙林場第三代治沙人,郭璽始終被“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感染著、激勵著……

過去八步沙地區風大沙厚,風沙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著農田和村莊。1981年,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以聯戶承包的形式組建八步沙林場,並在治沙合同書上摁下手印。

當時,他們年齡最大的62歲、最小的40歲,“六老漢”克服各種困難,捲起鋪蓋,背上乾糧,毅然走進沙漠深處;他們吃炒麵、喝冷水,睡地窩鋪、住土坯房,10多年下來,用汗水澆綠了4.2萬畝沙漠。

林場成立之初,“六老漢”就約定:“每家必須出一個人,把八步沙治下去。”1983年,31歲的郭萬剛頂替生病的父親率先加入治沙行列;此後,賀中強、石銀山、羅興全、程生學以及張老漢的女婿王志鵬,也都陸續接過父輩的“接力棒”。

20年間,兩代治沙人在7.5萬畝流沙上,營造防風固沙林4萬多畝,栽植抗旱樹種1000多萬株,建成了一條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8公里的綠色長廊。

“一車水能澆120多棵樹,每天光澆樹就得10車水。”郭璽説,從過去趕著毛驢拉水到騎著三輪車澆樹,再到現在開大型運水車運水,灌溉效率越來越高。

2016年,在郭璽的伯伯、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的勸説下,郭璽辭掉外地的工作,回到家鄉全身心治沙。2017年,他牽頭成立了農業機械隊,並引進打坑機、抱草機等農機設備,進一步提高造林效率。

40多年來,八步沙林場完成治沙造林28.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育草面積43萬畝,栽植各類沙生苗木6000多萬株,修築治沙道路100多公里,完成公路鐵路等通道綠化200多公里。

近些年,林場不斷轉變發展方式,發展林下經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郭萬剛説:“隨著交通條件改善,沙漠旅遊一定能逐漸發展起來,希望更多人來看看沙漠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