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草地碳匯標準體系,讓一歲一枯榮的小草更好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發佈時間:2023-03-28 20:56:51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視頻】構建草地碳匯標準體系,讓“一歲一枯榮”的小草更好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草原是我國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雖然小草“一歲一枯榮”,但根系和土壤的固碳潛力巨大。但草原碳儲量、固碳速率、固碳潛力以及碳匯計量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標準化實踐還存在不確定性,嚴重制約了草原碳匯在助力“雙碳”目標中的貢獻。

作為草原大省,內蒙古率先開展相關標準體系的制定工作。2022年,該項目經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推薦,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與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主要承擔單位,聯合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林業和草原監測規劃院等單位協同攻關。

“草地生態系統固碳增匯高品質標準體系”專家論證會現場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項目組已初步完成草地碳匯標準規劃,提出15項待制定內蒙古地方標準,並在此基礎上同步提出3項國家/行業標準,1項國際標準的編制計劃。3月24日, “草地生態系統固碳增匯高品質標準體系”專家論證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院士于貴瑞等多位國內草地生態及草地碳匯領域知名專家參加評審,結合我國草地固碳增匯實際,對待制定標準及內容進行了深入討論。

于貴瑞介紹,草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雖然小草“一歲一枯榮”,但草地不同於森林,吸收的碳大部分經過根系分解,被固定在土壤中。經過長期積累,草地系統中的土壤存儲了大量的碳,如果不能對草原進行合理的保護,這些已經被固定的碳儲量就有可能重新被釋放。因此一方面要保護草原,維持草原現有的碳匯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合理措施對退化草原進行修復,增加新的固碳能力,有望對提升碳匯功能發揮巨大作用。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院士于貴瑞在會上發言

項目組成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錫林郭勒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白永飛介紹,我國草原面積接近國土總面積的40%,是我國非常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和碳庫,在固碳節能減排領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但我國現有標準中,草地生態系統碳匯標準還處於空白狀態,與現代草業、草原生態保護修復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和高品質發展的需求是不相稱的。制定草原碳匯系列標准將為整個草原生態系統碳匯,特別是土壤植被碳匯的計量、監測、評價奠定非常好的基礎,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未來將進一步完善碳匯系列標準框架體系,為草原牧區生態保護修復和鄉村振興支撐。

項目組成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錫林郭勒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白永飛在會上發言

評審會上,蒙草集團董事長、總裁樊俊梅介紹,蒙草集團2010年成立碳匯研究院以來倡導低碳生態建設,編制《碳匯科普手冊》,參與編制《碳匯概要》,參與多地碳儲量研究評估,開展碳儲量調查,為提升生態碳匯能力發揮積極作用。今後將在推行節約低碳生態修復工程措施和開展草原碳匯標準體系建設和方法學研究中,與相關單位通力協作,為充分發揮草原固碳增匯的生態服務功能做出貢獻。

蒙草集團董事長、總裁樊俊梅在會上發言

下一步,項目組將圍繞草原生態系統固碳參量的監測和計量,針對不同草原類型、利用方式及不同退化草原的生態修復,建立內蒙古草原碳匯標準體系,制定一系列對接國際、適合本區特點的標準,並開展草原碳匯監測、評估、計量試點建設,在全國草原碳匯計量標準工作中起到示範作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局、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等相關單位以及項目主要承擔單位負責人、項目組成員參加了評審會。

“草地生態系統固碳增匯高品質標準體系”專家論證會現場

(攝影:中國網記者 蘇文彥,視頻攝製、剪輯:王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