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乳都”“中國雲谷”!賀海東解讀呼和浩特的5個關鍵詞

發佈時間:2023-03-06 20:45:29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王金梅丨責任編輯:王金梅

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賀海東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中用5個關鍵詞介紹呼和浩特:它是一座未來的“實力之城”“發展之城”“美麗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也是一座正在創新打造的“世界乳都”“中國雲谷”。

對於呼和浩特,你知道的有多少?

是“天蒼蒼,野茫茫”的敕勒川草原,是充滿濃郁民族風情的“青色的城”,還是時尚便捷舒適的“草原都市”?都是,又不僅僅是。

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賀海東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中用5個關鍵詞介紹呼和浩特:它是一座未來的“實力之城”“發展之城”“美麗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也是一座正在創新打造的“世界乳都”“中國雲谷”。 

全國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賀海東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分組會現場(攝影:于濤)

中國網記者:從草原來京參會,感想如何?有哪些建議和想法?

賀海東:我是第一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參與全國兩會,身負著草原大地、青城兒女的殷殷希望,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昨天聽了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了黨的二十大精神、新發展理念,通過一組組數據、一件件大事,深深感受到取得如此成績的來之不易,深深感受到偉大祖國的強大,也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充滿動力。

報告中對下一步工作的建議,讓我們理清了思路和方向,也讓我們清楚了路徑和重點。有幾點建議和想法:建議支援內蒙古把乳業做大做強,把呼和浩特打造成“世界乳都”;建議大力發展內蒙古大數據産業,把呼和浩特打造成“中國雲谷”;支援呼包鄂榆烏“一體化”發展;支援內蒙古開展重點領域的科技攻關,解決一些“卡脖子”問題;加強對基層治理的支援指導。

盛夏,天藍草碧的“美麗青城、草原都市”呼和浩特

中國網記者:打造“世界乳都”、“中國雲谷”,呼和浩特目前具備什麼樣的資源基礎,有什麼政策優勢、創新舉措?

賀海東:呼和浩特被大家稱為“中國乳都”,之所以有這個稱號,是因為我們擁有排名世界前10位的兩大乳業龍頭企業——伊利和蒙牛,牛奶加工産業規模居全國第一,2022年乳業全産業鏈營業收入突破2200億元,乳製品産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

在推動奶業振興上,我們緊盯“種好草、養好牛、産好奶”,全力打造全球一流的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乳業全産業鏈生態圈。

一是做足“鏈”的文章,重點實施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和蒙牛乳業産業園“一谷一園”兩大“千億級”全産業鏈項目;二是做足“牛”的文章,實施奶源倍增計劃,到2025年奶牛達到60萬頭以上;三是做足“草”的文章,組織伊利、蒙牛、蒙草等龍頭企業,擴大優質牧草的種植面積,提高牧草品質;四是做足“創新”的文章,我們成功申創了全國唯一的國家級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下一步要開展乳産業全方位的技術攻關,加快推動“中國乳都”向“世界乳都”邁進。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無處不在、無所不及。這些年,呼和浩特推動數字經濟産業集群化發展,全力打造“中國雲谷”。首先,我們有“産業鏈”的基礎,正在大力推進大數據的“算、研、用”一體化和相關製造業的配套建設,把“冷數據”變成“熱數據”;第二,我們有“生態圈”的優勢,我們提出打造大數據“交易生態圈、網路生態圈、創新生態圈、基礎生態圈”,今年重點推動內蒙古自治區數據交易中心落地,加快建設和林格爾人才科創中心,將全力構建“北有呼和浩特、南有貴陽”的大數據産業發展新格局。

高鐵、機場、高速公路,呼和浩特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中國網記者:“強首府工程”如何“強”起來“首”起來?

賀海東:呼和浩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北依陰山山脈,南瀕九曲黃河,懷抱美麗富饒的土默川平原,是連接東北、華北、西北和俄蒙的重要樞紐城市,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黃河“幾”字彎重要節點城市,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近年來,呼和浩特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落實內蒙古五大任務、繼續保持“模範自治區”崇高榮譽兩件大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以“一號文件”制定出臺的《關於支援呼和浩特市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我們叫“強首府”工程),提出要把內蒙古自治區首府打造成為“實力之城”“發展之城”“美麗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強首府”工程是我們珍貴的發展機遇:在産業上,提出要支援呼和浩特大力發展乳産業,打造“世界乳都”,大力發展大數據産業,打造“中國雲谷”,支援呼和浩特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文化旅遊體育産業、物流産業、總部經濟等産業;在城市建設上,提出要支援呼和浩特提高規划水平,支援建設高鐵、機場、高速公路等項目;在民生保障上,提出要支援呼和浩特做好教育、醫療、社會治理等工作。

我們將結合呼和浩特的實際和現狀,牢牢把握政策機遇,堅持擴大總量與提升品質並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揚長避短、培優增效。我們力爭做一件成一件,用實際成績向黨和人民“交卷”。

我們相信,有內蒙古自治區的“全方位”支援和青城兒女的共同努力,首府呼和浩特一定會用3-5年時間,真正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重大跨越,首府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快、品質越來越好、“塊頭”越來越大,“美麗青城、草原都市”呼和浩特也一定會越來越美!

“強首府”工程正在打造的“實力之城”“發展之城”“美麗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中國網記者:2022年,呼和浩特以高調“搶人”被社會關注,也因“辦事不求人、項目能落地、投資很舒心”的營商環境承諾被企業家認可,呼和浩特在人才政策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是怎麼做的?

賀海東:“人”和“營商環境”這兩篇文章,事關一個城市的發展和未來,始終是我們高度關注的重要方面。

人才方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呼和浩特人口增加了近60萬人,這是最大紅利,我們要延續好。針對年輕人,實施“三年十萬大學生留呼工程”,通過出臺購房租房補貼政策、推行落戶“零門檻”、保障子女上學等措施,為年輕人打造一個“宜業城市”;針對老年人,重點實施國家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在醫療養老、生態康養等方面發力,為老年人打造一個“宜養城市”。

營商環境方面,我們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惠商”,在政策上給企業實實在在的優惠;二是“安商”,讓企業有實實在在的安全感;三是“親商”,帶著真感情、真誠意,做到“有呼必應、應必有果”。

“美麗青城、草原都市”呼和浩特盛邀八方來客

中國網記者:請用簡要的話,向世界推介呼和浩特。

賀海東:呼和浩特文化底蘊深厚、風景秀麗獨特,産業基礎紮實、發展潛力巨大,這裡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美麗青城、草原都市”,誠邀八方朋友共敘友情、共謀發展、共話未來!

(文: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攝影:郭培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