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一群科研人員正忙著把“田間課堂”開設在秋收現場,與廣大農民共話豐收喜樂。他們,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的成員。
“經過測産,平均畝産965.8公斤!”3日上午,當該團隊科研人員、通遼市農技推廣中心工作人員公佈一片1200畝玉米地測産結果時,種糧大戶王興海笑得合不攏嘴。王興海流轉耕種的這片土地位於扎魯特旗烏力吉木仁蘇木,傳統種植模式下,當地玉米畝産只有600多公斤的水準,“豐收的感覺真是美”!
通遼市地處“黃金玉米帶”,玉米播種面積和産量均居全區之首,素有“內蒙古糧倉”的美譽。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來到通遼市,從此,30多名科研人員紮根當地,奔走在田間地頭,通過“田間課堂”示範推廣“玉米密植高産精準調控綠色生産技術模式”,為農民提供科學種植玉米的技術服務。
王興海的産量突破,就得益於應用這一新型種植技術模式。在當地創紀錄的高産,引來圍觀農民熱議。“我們每畝種4000多株玉米,他這塊種了6000多株,那麼密,我以為肯定不行呢。”“我家玉米葉子早就黃了,人家的還綠著,差距挺大。”“滴灌水肥一體化成本較低,節水又省肥,最後産量還比咱高……”
在現場,該團隊科研人員張國強博士和同事們一一解答耐密抗倒高産玉米品種選擇、預防植株早衰以及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等問題。“‘田間課堂’不僅要解決農民的生産問題,更要示範推廣高效節水省肥高産的種植模式,讓更多人分享豐收喜樂。”張國強説。
3日下午,在奈曼旗大沁他拉鎮先鋒村的田間地頭,該團隊的博士生方梁和碩士生們,正忙著解答大家的問題。“王哥,秋收要是想用機械粒收的技術,一定要等玉米水分降到25%至20%,這樣粒收破損率和損失小,收穫品質好。”“您這2000多畝地,明年還是得用導航精量播種技術,每畝能多5%的苗……”
在先鋒村的示範田,測産的結果是畝産1111.6公斤,比當地群眾種的地畝産高出近500公斤,這讓大家更加興奮,你一言我一語地問起來:“你們這技術,每畝增加的投入多不多?”“好不好學,收不收費?”……
1300多畝流轉土地上應用這項種植技術模式的種糧大戶張宏偉激動地説,每畝地投入基本沒增加,但按畝均增産500公斤算,相當於多了1000元左右的收入。聽到這裡,方梁接過話説,他們團隊從整地、播種到田間管理、秋收的整個玉米種植週期,都會通過“田間課堂”現場免費講解、示範、指導,“只要用心學習、精心種地,很快就能掌握”。
“太好了,明年我也試試!”“增産幅度這麼高,還節水節肥,這技術真不賴……”測産現場的群眾表示,明年春天要應用這項種植技術,也要體驗一下大豐收的快樂。
據介紹,“玉米密植高産精準調控綠色生産技術模式”以密植高品質群體調控栽培和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為核心,配套耐密抗倒、宜機收品種篩選、導航精量播種、秸稈覆蓋與免耕、機械籽粒直收等關鍵技術,構建了玉米節水增糧的密植高産精準調控技術體系。
據統計,在通遼地區,該模式比傳統的“一炮轟”施肥模式節肥35%,比大水漫灌畝均節水120立方米至150立方米,與當地農戶相比畝均增産最高可達500多公斤。
目前,該模式在通遼地區的推廣面積已超過3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