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原畜牧業重煥生機 國家科技特派團助力色達農牧業發展轉型升級

發佈時間:2022-09-09 10:15:00丨來源:農民日報丨作者:楊惠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雪山,草甸,湖泊……這裡有美麗的風景,有心靈的殿堂,卻曾因山大溝深、環境閉塞、自然條件差而常年處於深度貧困中,這裡就是四川省色達縣。

2020年2月,經過全縣幹部群眾7年的脫貧攻堅努力,色達縣終於退出貧困縣序列,色達人民迎來新的生活。

2022年,為了支援包括色達縣在內的全國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央組織部會同農業農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國資委、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從國家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和地方農業系統精心遴選推薦了1089名高層次高水準産業技術專家組成國家科技特派團,趕赴各地開展為期3年的科技幫扶,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著力推進鄉村産業發展。

先找問題再培訓

推開色達縣優質牧草基地的草料庫房大門,國家科技特派團色達團團員、國家牧草産業技術體系青貯技術崗位團隊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吳哲聞到一股異味。“這批青貯飼料出問題了。”吳哲心裏一緊。

果然,庫房裏堆存的裹包青貯玉米飼料出現了破損,隨機對裹包青貯玉米飼料進行拆封,發現青貯玉米飼料有發臭、顏色偏黃等問題。吳哲認為這批青貯飼料可能發生了霉變等情況。隨即,吳哲便對同行的基層農技人員開展現場培訓,一行人在倉庫內外走走看看,時不時蹲下察看、聞嗅,找問題、查原因、傳授解決方法,一待就是一下午。

國家科技特派團色達團團長、國家牧草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剛介紹,色達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早晚溫差大、氣壓低、高寒缺氧,製作飼草青貯的技術環境條件與平原地區有所不同,需要專家在高原地區探索出可推廣、可複製的飼草青貯技術模式,以解決冬春飼草短缺燃眉之急,造福當地農牧民。這次培訓是一次針對性培訓,完全不同於常見的“灌輸式”技術培訓,往常把農牧民集中在一起,專家照材料講課,大家聽得昏頭昏腦,效果不是特別理想。“這次我們直接到現場,找問題、查原因,開展診斷式、探究式的主題培訓。形式直觀易懂,農技人員們在自己熟悉的日常工作環境中參與度也高,培訓效果十分不錯。”劉剛説。

同行的色達縣五七牧場場長洛登説:“這次是個很好的機會,專家老師面對面手把手地幫助我們解決了實際生産中玉米青貯存在的技術難題,還給我們傳授了很多適合色達地區的種草養畜技術,回去之後我要把這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爭取帶領所有五七牧場的農牧民紮實做好種草養畜工作,為全縣的種草養畜發揮示範作用。”

培養一批本土專家

近日,國家科技特派團色達團在色達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舉辦了“國家科技特派團色達縣産業發展培訓會”,20余位色達“本土專家”參加了培訓會。

為什麼不培訓廣大群眾反而要培訓專家?

色達縣海拔高、氣候寒冷、空氣含氧量低,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對當地氣候環境適應性不強,再加上當地多為藏族同胞,語言交流存在一定障礙,這對科技幫扶工作造成很大影響。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色達縣農牧産業技術服務問題,國家科技特派團色達團因地制宜制定了“本土專家為主、特派專家為輔;引進走出互動、特派培訓本土;參與精準診斷、服務重在實效”的色達農牧産業發展科技服務機制,著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效果好、可持續”的農牧業科技服務隊伍。

在産業技術服務中,特派專家在語言溝通、即時幫扶上存在著距離和時間安排等方面的諸多不便,本土專家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他們能快速有效地融入當地農牧民,與其通暢交流從而順利解決群眾難題,也能在群眾需要時及時到場進行技術指導。

本土專家是地方産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員,因此,本土專家的技術水準必須得到有力提升。國家科技特派團色達團在培訓方式方法上推陳出新,案例分享、小組討論、實地診斷等多種培訓方式盡可能讓參訓人員全面直觀清楚地了解産業發展相關問題和解決方式。

劉剛介紹,本次培訓不是一次孤立的隨意培訓,而是國家科技特派團服務色達縣3年行動計劃中系統性培訓的重要環節,他們將基於本次培訓研討和實地調研結果形成未來3年培訓者培訓(TOT)計劃,支援色達縣本土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建立一支色達本土專家隊伍。

為高原草畜業出謀劃策

色達縣是全國120個重點牧業縣和四川省十大純牧業縣之一。全縣擁有可利用草場面積1233.4萬畝,2021年底,全縣有各類牲畜25.4萬頭(只、匹),其中牦牛有23.2萬頭,佔牲畜總數的91.2%。為提高養殖效率和效益,色達縣養殖方式由以往的天然散養逐步向半舍飼養殖方式轉變,形成了夏秋季節以“白天散養+夜晚補飼”為主的養殖方式,冬春兩季以圈舍補飼為主的養殖方式。

養殖方式的轉變極大地增加了養殖主體對牧草的需求,色達縣縣委、縣政府堅持“牧業發展、草業先行”的原則,採取縣鄉村戶四級打貯草基地建設,按照縣級萬畝、鄉均2000畝、村均500畝、戶均1畝的標準實施牧草種植,種植面積達9萬畝,按照畝産600斤左右青乾草計算,每年的存草量達2.7萬噸,改變了以往高價從外縣調運的局面,有效地滿足了本地養殖業對牧草的需求。

劉剛認為,色達地區飼草生産有個好的開端,但草原畜牧業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為了更好地支撐當地牦牛産業發展,必須提升當地飼草生産能力,探索出一條適合高原地區的飼草産業發展模式。

入選國家科技特派團後,劉剛和吳哲便前往色達進行調研指導。在對色達的飼草種植基地、飼草加工企業和養殖企業等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後,他們認為色達地區飼草産業存在缺乏優良飼草品種、飼草産品種類單一、飼草産品品質不高、缺乏飼草科學存儲技術等問題。

根據當地草原的狀況和飼草需求情況,依託于國家牧草産業技術體系多年成果,劉剛和吳哲兩位專家制定了色達地區飼草産業發展方案,從科學評價色達地區飼草産品的品質情況、篩選適合當地的飼草品種、提升色達地區飼草産品品質、建立科學利用飼草技術以及建立一支本土牧草專家隊伍等方面進行了指導,為色達草畜業高品質發展出謀劃策。

(文:楊惠,原標題:讓高原畜牧業重煥生機——國家科技特派團助力四川色達縣農牧業發展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