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草原”,不止是有故事的草原

發佈時間:2022-09-02 09:52:10丨來源:光明日報丨作者:章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在時間的縫隙中,在無數先烈前赴後繼的奮鬥甚至犧牲之下,曾經瘡痍滿目的神州大地不復硝煙滾滾。現在的中國,山河太平,國富民安。

近日,為傳承草原地區紅色基因、助推草原資源保護修復,促進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融合發展,國家文物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確定並公佈了第一批“紅色草原”名單。這12個紅色草原,涉及9省(區),基本覆蓋我國傳統草原大省,包括山西花坡草原,內蒙古明安草原、烏拉蓋草原,吉林郭爾羅斯草原,湖南南灘草原,湖南、廣西南山草原,四川紅原草原、甘孜草原、松潘草原,甘肅紅石窩草原,青海金銀潭草原,新疆塔什汗草原。

紅色草原,有耳熟能詳的故事。南山草原,是中央紅軍長征翻越“老山界”的所在地,亦是湘江戰役舊址;松潘草原,小學課本中《金色的魚鉤》那位炊事班長為了讓三位病號走出草地,讓出僅有的食物,自己光榮犧牲的故事便發生在這裡;明安草原,是“草原英雄小姐妹”捨生忘死、保護集體羊群的英勇事跡發生地,至今龍梅、玉榮的舊居仍佇立於此。這些故事,記錄著紅色政權從哪來,見證著我們黨如何在一次次困境、危難中生存並將希望的種子播撒,深深鐫刻在一代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中,並呼喚著我們在當下團結奮鬥。

但紅色草原,不止是有故事的草原。這些草原上分佈著數量豐富的革命舊址,生動展現了在遼闊草原上中國共産黨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深厚紅色文化底蘊。這些革命舊址是“紅色地標”,更是寶貴的革命文物,是青年奮進路上的“教科書”。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反覆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對依法保護和科學保護革命文物作出了明確指導,更對充分挖掘革命文物資源內涵,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

草原,早就換了新顏。在時間的縫隙中,在無數先烈前赴後繼的奮鬥甚至犧牲之下,曾經瘡痍滿目的神州大地不復硝煙滾滾。現在的中國,山河太平,國富民安。今天的松潘草原,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若爾蓋草原,意為牦牛喜歡的地方,大片大片的農田與牧場舒朗地散落在遼闊的大地上,藏、羌、回、漢各族同胞安居樂業;今天的烏拉蓋草原,不只是內蒙古生産建設兵團農墾歷史的見證,更以其一碧千里、遼闊壯觀的美景,成為世界上天然草原自然風貌保存最好的黃金牧場之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對紅色草原的確認,是一個社會立足現在而對過去歷史的回望與建構,不僅紀念與復活著崢嶸的革命歲月,使其承載的革命歷史和偉大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也激勵人們從當下奔赴更加美好的未來。2021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的主旨講話中提出,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把人類活動限制在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對山水林田湖草沙進行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草原特別是紅色草原生態持續恢復,科學推進國土綠化,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對紅色草原的確認,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當前,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我們進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階段。首批認定的紅色草原基本分佈在中西部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銜接鄉村振興成為其迫切而艱巨的任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在河南考察時指出的:“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拂去革命遺址上的塵埃,讓紅色遺跡與紅色資源得到有效挖掘,讓紅色文化資源得到創造性轉化利用,讓紅色旅遊成為助推革命老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紅色草原才能實現高品質、高水準的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