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藏羊肉、綠色有機菜籽油、天境青稞、高原冷水魚、柴達木枸杞、富硒蔬菜、聖域蠶豆、健康藜麥……7月22日,第23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第二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在青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作為“四地”之一,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展館展出了青海為打造輸出地建設所做的努力與成果,吸引了許多參展商和群眾的目光。
2021年以來,青海從高原綠色有機農畜産品大力發展到牦牛藏羊原産地可追溯體系逐步完善,從做強農畜産品特色品牌到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初顯成效,從推進農牧業迴圈發展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再到完善農牧業科技服務體系和智力支撐,浸潤千年農牧文明的高原大地,舒展出新的綠色的時代畫卷。
源頭把控,穩住農牧業的綠色“骨架”
對於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而言,綠色、有機便是最大的競爭力。“2020年我們生産的菜籽油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産品,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7月22日,在青海國際會展中心青海生態館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建設的展位內,貴德縣永發種植專業合作社法人趙永剛帶著合作社生産的綠色有機菜籽油、胡麻油産品來到第23屆青洽會、第二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希望借助展會平臺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
趙永剛告訴記者:“去年到今年我們的銷售額達到900萬元,産品遠銷江蘇、上海、山東等地,這都要得益於綠色有機的招牌。無論是我們自己的油菜籽地還是農牧民的地,用的都是有機肥,保證産品源頭上綠色有機。”
在綠色有機的發展鏈上,源頭的掌控是穩住綠色農牧業的“骨架”,把好源頭關,綠色發展才能持續,才有韌勁。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的推廣,讓格爾木市河西農場種植戶李海春家的枸杞賣的一年比一年好,低殘留、品質好,就是最大的賣點。
綠色有機帶來的紅利,讓農牧民對“雙減”行動充滿了信任,主動積極投身到綠色生産的行列中來。據了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持續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累計實施“雙減”項目102.3萬畝(6.82萬公頃),化肥農藥使用量顯著減少。
作為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的關鍵一環,從2019年青海啟動化肥農藥“兩減”行動開始,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化肥農藥零使用,青海全省的土地都加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中。
如今,化肥農藥“兩減”行動已初具成效,面積佔到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3以上,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40%、30%,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5%,有機生物農藥用量同比增長70%,走在了西部地區前列。其中玉樹、果洛兩州和湟源縣基本實現化肥零使用。
同時,秸稈綜合利用率、農田殘膜回收率、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分別達86.9%、90%、82%,分別提高10個百分點、1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各地積極落實,從源頭上保障農畜産品綠色有機。
改良土壤、改善水環境、凈化空氣,青海從源頭上牢牢穩住綠色的基石,“一優兩高”戰略擲地有聲,“青海綠”更加濃郁靚麗。
建好産業“主梁”,盤活農牧“一盤棋”
“這個牦牛裏脊取自高原藏牦牛牛背細嫩裏脊,肉質細緻、口感濃郁,您可以買一塊嘗嘗,如果覺得好,可以到我們線下專賣店來。”7月23日,在青海國際會展中心青海生態館內,青海省三江集團商品儲備有限責任公司業務員郭歡正在為前來看展的省外客商和當地市民介紹公司的産品。
從自有牧場養殖到標準化屠宰,從加工、包裝、倉儲、配送、一體化呈現到賦溯源碼身份識別,三江集團通過“種、養、加”産業鏈的資源支援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高原生態肉食産業鏈”。並通過向省內外市場建立行銷網點、借助網際網路+開啟新零售銷售模式,快速搶佔市場,提高品牌知名度,現已入駐京東,天貓,拼多多,盒馬鮮生等新零售平臺,逐步形成穩固的銷售渠道,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打造更安全的高原肉食生態産業鏈。
從轉換資源優勢出發,農牧業要高品質發展,就要在農畜産品標準化、綠色化生産上下功夫,産業的融合、産業鏈的延長是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建設的中堅力量。
截至目前,青海建設農業産業化聯合體40個、培育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56家、國家級26家,輻射帶動農牧戶53.8萬戶,構建涵蓋生産、加工、流通、科技、服務等一體的産業發展格局,延長産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主要農畜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2%。
與此同時,青海以標準為樣,將其匯入進産業發展的高度裏:建成百畝以上蔬菜標準化基地275個。設立國家行業標準5項、地方標準體3項,推廣應用重點目錄標準57項,進一步加快完善了特色農畜産品標準體系。
而除了藏羊牦牛肉産業鏈的發展,青海大力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枸杞、青稞藜麥等特色農牧産品形成了一個個發展持續且健康的産業鏈條,這條産業鏈將一二三産業融合起來,為蓄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架起了産業“主梁”。
經過多年的發展,青海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産基地、全國最大的春油菜雜交制種基地、全國最大的青稞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冷水魚生産基地、全國最大的有機枸杞生産基地,是全國第一個部省共建的綠色有機農畜産品示範省,也是全國唯一的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這“五個最大、一個第一、一個唯一”,是青海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的底氣與自信。
點綠成金,“青”字號招牌越擦越亮
越來越多的綠色有機“青”字號農産品出現在普通消費者的菜籃裏和餐桌上,這是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建設工作成效最直觀的反映。
在第23屆青洽會、第二屆生態博覽會上,海西輝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介紹,他們公司生榨枸杞汁、沙棘汁和藜麥曲奇深受珠三角地區消費者的喜愛,尤其是藜麥曲奇,一上市就賣斷貨,這其中除了藜麥健康低脂的産品特點,“青”字號品牌的影響力是最大的賣點。
品牌的打造是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建設的核心內容,把種得好、養得好作為優質品牌的核心,把賣得好作為最終目的,進一步打造“青”字品牌的知名度。如今,青海全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地理標誌農産品達到925個,通過開展綠色有機地標認證(登記),一大批優質農牧産品拿到了省外市場的“敲門磚”,一大批特色農牧産業煥發生機。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央視及北上廣城市發佈青海牦牛、柴達木枸杞等16個省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廣告。柴達木枸杞入選中歐互認地理標誌農産品清單。實施“百佳優品”評選活動,青海特色農産品知名度不斷提升,品牌效應顯著。
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清德介紹,如果説,青海特色優勢農産品是一塊天然璞玉,那麼,樹立“青”字品牌,就是對這塊璞玉匠心細磨,精心雕琢。
除了借著每年省內外展會平臺的熱銷,直播帶貨、網際網路電商的日漸火爆也體現了“青”字號出青出海的享譽度。據統計,今年1月至4月,全省實現農産品網路零售額2.85億元,同比增長48.4%,佔實物商品網零的55.9%。越來越多的“青”字號特色農牧産品,走進全國大眾的視野。
勢在必行,未來可期,青海以天然優勢作前提,以重大機遇為契機,以更有紮實的基礎為支撐,以“增量、提質、補鏈、擴輸”為路徑,以綠色有機農畜産品示範省建設為載體,向著品質高、效益好、競爭力強的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大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