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染山川滿目春——內蒙古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紀實

發佈時間:2021-03-02 15:04:58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賈怡媛 施佳麗丨責任編輯:趙明霞

精準的坐標、清晰的航向,內蒙古正和著春天的腳步,在逐夢青山綠水的道路上鏗鏘邁進!

因綠而美,因綠而富,因綠而名……在生態文明建設“全國一盤棋”中,內蒙古落子如飛,步履堅定地走上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在中國自然資源的版圖上,內蒙古佔據特殊位置:橫跨“三北”、毗鄰八省,綠草蒼蒼、林海茫茫、河湖潤澤,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

在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屏障格局中,內蒙古擔綱重要角色:是“東北森林屏障帶”和“北方防沙屏障帶”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北方地區的“水塔”和“林網”,是三北地區乃至全國的“擋沙墻”和“碳匯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內蒙古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

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內蒙古各族幹部群眾牢記囑託,在山水之間揮毫潑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答卷”——

“十三五”期間,全區共完成營造林任務6800余萬畝,沙化土地治理面積6200余萬畝,年均完成草原建設面積3000萬畝,居全國首位;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建成一批綠色礦山、綠色園區、綠色工廠;

2019年全區生態産品價值(GEP)達4.48萬億元……

厚植生態優勢,讓內蒙古綠色動能愈發強勁。

保護紅線撫平生態“傷疤”

2020年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現場,習近平總書記正在與大家進行熱烈討論。

“今後不再上了?”總書記所指的,是不在草原新上礦山開發項目。

全國人大代表、錫林郭勒盟委副書記、盟長霍照良回答:“不再上了!全盟六成以上區域都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範圍了。”

“留在那兒,子孫後代可以用。”總書記頷首讚許。

綠則存,不綠則退。

在保護與發展的博弈中,內蒙古目標清晰,行動果斷。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早已亮明態度:“當經濟建設和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出現矛盾時,一定要旗幟鮮明地把草原生態保護挺在前頭!”

讀懂了綠水青山的重量,內蒙古決然把保護好草原當作頭等大事,對亂採濫挖按下“終結鍵”。

為撫平生態“傷疤”,內蒙古提出,在草原重要生態功能區不再新上礦業開發和新建風電、光伏項目。對已經形成的礦業和風電、光伏項目,明確服務期滿後退出;對已經形成的露天礦“大坑”實行“一礦一策”,提高治理標準和科學治理水準,最大限度恢復原貌。

緊跟著,全國第一個省級綠色礦山建設方案醞釀出爐:到2025年,全部礦山達到綠色礦山生産標準,不符合標準的礦山企業需退出市場。

目前,內蒙古有15家礦山入選全國綠色礦山名單,其中,內蒙古赤北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被自然資源部確定為“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

不只是草原保護與修復,這種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已擴展至內蒙古全境。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堅定不移守護綠色“責任田”,生態保護和建設制度不斷創新。

落實河長制、湖長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等環保“緊箍咒”連續頒布,構建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

大氣污染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保護稅法等環境資源法律制度相繼出臺,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對內蒙古而言,保護生態,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因此,不惜動用最嚴格的制度和最嚴密的法治。

從保護到修復,從制度到實踐,“十三五”這5年,無疑是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的5年。

青山披翠,碧水蜿蜒,一道橫跨祖國北疆的萬里綠色長城正在迅速崛起。

治流域喚回“綠富美”

數月前, 巴彥淖爾市傳出喜訊——“塞外明珠”烏梁素海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入選國家自然資源部《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第一批)》名單。

這是全國唯一入選的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

早在2019年,巴彥淖爾市就提出實施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由單純的“治湖泊”向系統的“治流域”轉變。

經過兩年的綜合施策,烏梁素海開始“返老還童”。

“現在水質明顯好了,鳥兒也多了。”烏梁素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馬海明,翻看著自己的鳥類攝影作品欣喜地説。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生態治理必須有大局觀和全局觀,內蒙古深諳其道。

2020年,一場綠色風暴席捲內蒙古。

這一年的9月20日,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烏海、陜西榆林沿黃城市第四次聯席會議在呼和浩特召開。會議發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倡議書》,攜手治理工農業生産向黃河排污問題,建設綠色産業帶。

一場歷史上難度最大的污染防治攻堅戰就此打響。

沿黃流域,是內蒙古經濟社會最發達的地區。全區75%的發電量、80%的煉鋼和50%的有色金屬,絕大部分煤化工、裝備製造、農畜産品加工、建材、大數據等産業,均集中於此。

內蒙古痛下決心,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遏制這片區域進行工業和農業排污。

一番“刮骨療毒”,喚回碧水藍天——2020年,全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0.8%,細顆粒物未達標盟市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25%,52個國控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69.2%,劣Ⅴ類水體比例為1.9%,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山水林田湖草統籌治理,帶來的不僅是綠水青山,更是“金山銀山”。

6年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採伐史畫上了句號。

到“十三五”期末,內蒙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年停伐木材産量151.2萬立方米,居全國之首。

“以前是‘油鋸一響、黃金萬兩’,現在是護林和營林並重,森林的價值更高。我們要像保護生命一樣把這片綠色保護好!”大楊樹林業局朝陽林場瞭望員李曉蒙説。

如今的大興安嶺林區,榛果、藍莓、藥材乃至冬季旅遊景觀……所有的林下資源都變成了林下財富,砍樹人變成了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冰天雪地的導遊和林下綠色食品的推銷員。

一子落下,激發無限潛能。

搭上生態旅遊産業這趟“順風車”,內蒙古農村牧區變景區、農舍氈房變客房、農畜産品變商品,“美麗經濟”競相綻放。

綠色産業的快速發展,鍛造了內蒙古綠色經濟“生態+”和“+生態”的共融共生模式,更多的“綠色紅利”正在轉化為民生福利,實現了“綠富美”的同頻共振。

“內蒙古智慧”賦能“生態新樣板”

恩格貝,一個具有“國際范兒”的生態治理示範區。

幾十年來,從遠山正瑛到“林二代”“林三代”,吸引了國內外一批批治沙志願者,在這片號稱“地球之癌”的沙漠中紮下根來,用汗水和才幹共同鑄就了一個舉世矚目的綠色奇跡。

今日恩格貝,植被覆蓋率達到78%、森林覆蓋率達到41%,環境優良天數達到了340天,獲評全國“深呼吸”小鎮。正在打造國際生態技術示範基地。

與此同時,恩格貝所處的庫布其沙漠,也成為世界上唯一得到整體治理的沙漠,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立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

國內外專家們有一個共識:“恩格貝模式”和“庫布其經驗”最讓人嘆服的是治沙創造力。

在恩格貝沙漠科學館,有這樣一段話發人深省:“廣袤的乾旱荒漠是地球上人口最為稀少的居住地。在人類邁入以智力資源為依託的知識經濟時代,依靠人類智慧的支撐、技術的武裝,有可能實現變不毛之地為沃土的理念,將乾旱荒漠打造成為有‘最高生産力’的空間、宜於人類生存發展的地域。”

這是恩格貝的詩和遠方,也是內蒙古的發展之謀。

回眸“十三五”,從“增綠量”到“增顏值”,從“護根基”到“強保護”,從“護生態”到“謀致富”,內蒙古先行先試,為全國乃至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了智慧和經驗,也開啟了內蒙古“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征程。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生態文明建設如何保持戰略定位,起好步、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對內蒙古而言至關重要。”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立足高品質,擘畫綠色發展“新樣板”。

2021年1月,自治區政府在工作報告中莊嚴承諾:“綠色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草原、森林、河流、湖泊,守護好內蒙古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凈,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這份承諾描繪在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生態環境實現根本好轉”的路線圖上——

生態安全格局,重在“全域”:整體謀劃、一體修復的新舉措,將讓草原、森林、河湖、濕地、沙漠等得到全方位的呵護;

污染防治行動,重在“深入”:重拳出擊的力度更強、範圍更廣,將進一步鞏固擴大藍天凈土保衛成果;

生産生活方式,倡導“綠色低碳”:從發展綠色産業、綠色企業、綠色園區演變成全民綠色行動,最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實現綠色轉型;

資源開發利用,主攻“高效”:通過劃定資源開發的邊界和底線,全面開啟資源節約、集約、迴圈利用新時代。

這是新的宏偉藍圖,高層次的謀劃和高起點的佈局,召喚著內蒙古各族人民傾情書寫新時代綠色篇章。

這是新的壯麗開局,超前的認識和清醒的判斷,蘊含著內蒙古各族人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力量和堅定決心。

精準的坐標、清晰的航向,內蒙古正和著春天的腳步,在逐夢青山綠水的道路上鏗鏘邁進!

(作者:賈怡媛、施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