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曾和肉一個價”——《山海情》拍攝地百姓回憶風雨脫貧路

發佈時間:2021-01-28 10:41:16丨來源:新華社丨作者:馬思嘉 唐亞蒙 楊植森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最近,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的馬文祥和村裏人在追熱播扶貧劇《山海情》,看到劇中第一個參與雙孢菇種植、自掏腰包向福建專家學習技術的馬得寶,他心生親切——這不就是當年的自己嗎?

最近,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的馬文祥和村裏人在追熱播扶貧劇《山海情》,看到劇中第一個參與雙孢菇種植、自掏腰包向福建專家學習技術的馬得寶,他心生親切——這不就是當年的自己嗎?

“看到那白花花的蘑菇種出來,確實激動,和電視劇裏一模一樣。”63歲的馬文祥説,聽到劇中並不標準的西海固方言他們會笑,笑著笑著有人就落淚了。

1997年,作為第一批吊莊移民,馬文祥一家十口人從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十年九旱的大山中搬遷到如今的閩寧鎮。一片荒灘,最高的建築就是遠處的水塔,移民們開始在一場又一場沙塵暴中搭帳篷、挖地窩,用模具打幾千塊土坯才能蓋上兩間房。

翌年,他們平田、整地、修渠。正在加緊修建的揚黃工程是他們最大的希望——有了黃河水,荒灘就能變良田。“能堅持下來的都是能吃苦、有遠見的人。”馬文祥説。

黃河水終於來了,向當地村民學習川區種植技術後,第一批麥子長出來了。“從來沒見過長得那麼好的麥子,和這辦公桌一樣平整,老父親一直把手放在谷堆裏攪啊攪,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

為了讓移民穩得住、能致富,2000年,在國家閩寧扶貧協作方針指導下,來自福建的專家和幹部帶領當地百姓發展起雙孢菇種植業。土溫棚、木頭架子、牛糞與草末混合的肥料,馬文祥第一個參與到雙孢菇種植中來,整天沉浸在散發著牛糞味的濕熱溫棚中。

“咱銀川從來就沒有這蘑菇,剛開始賣得特別好,兩元多一斤,和肉一個價。”馬文祥説。百姓紛紛在自家建起溫棚,在福建專家手把手指導下,種植這種脂肪低、蛋白高、口感好的蘑菇。

由於缺乏經驗,當時的幹部和百姓只想到“産”的問題,卻未想到“銷”的問題。沒有冷鏈物流技術、交通閉塞,蘑菇只能在銀川市內銷售,供遠大於求。“後來降到幾角錢一斤都沒人要了,福建的專家、幹部自己收購我們的蘑菇,幫我們找銷路,最後很多人把自家溫棚拆了,改種了枸杞、葡萄。”馬文祥説。

在荒灘上建起新家園,每一步發展都像是“過關斬將”,在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

經過二十年發展,路通了、冷鏈運輸技術有了,一座座現代化生産基地在日新月異的閩寧鎮拔地而起。“企業+農戶”的模式帶來了現代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産方式,解決了生産、加工、銷售的系列問題。

在閩寧鎮寧閩合發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間菇房中,村民馬雪娟正站在可上下升降、左右移動的鋼架上,採摘上層的雙孢菇。“離家近,中午能回家給娃娃做飯,一個月能掙上兩三千元錢,比在外面打工強。”馬雪娟説。

這家由政府推動、閩寧兩地國企共同運營的扶貧基地,擁有兩棟雙孢蘑菇工廠化標準廠房,引進荷蘭先進栽培技術,智慧化溫控栽培,物聯網生産管理。展廳中,陳列著菌菇脆等附加值更高的精深加工産品。

據公司總經理何龍介紹,目前基地雙孢菇平均日産量3.2噸,年銷售收入1300余萬元,銷售市場面向寧夏、內蒙古、甘肅、山東、河南等省份,已吸納當地65名移民群眾就業,其中有6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

“現在哪還愁銷路?農民把土地流轉了,在工廠掙錢,日子好著呢。”馬文祥説,他的兒子、兒媳在寧夏吳忠市經營火鍋店,他和老伴帶孫子、幫著處理村上事務,“説不上有錢,但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