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林草生態扶貧:生態組合拳守護農牧民生態“金飯碗”

發佈時間:2021-01-25 09:15:17丨來源:中國新聞網丨作者:李江寧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青海省充分發揮林草行業資源優勢,打出了生態保護扶貧、生態建設扶貧、生態産業扶貧、生態補償扶貧四套組合拳,形成了一條以生態保護助力脫貧攻堅、以脫貧攻堅促進生態保護的生態脫貧之路。

“近年來,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以下簡稱青海省林草局)充分發揮林草行業資源優勢,打出了生態保護扶貧、生態建設扶貧、生態産業扶貧、生態補償扶貧四套組合拳,形成了一條以生態保護助力脫貧攻堅、以脫貧攻堅促進生態保護的‘生態脫貧’之路,實現了生態保護、脫貧攻堅和民生改善多贏。”19日,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長鄧爾平在青海林草生態扶貧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據介紹,近5年來,青海累計安排天然林保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保護與建設等項目資金222.1億元,完成大規模國土綠化2116.4萬畝,黑土灘治理712萬畝,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4033萬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控1549.46萬畝,人工種草58萬畝,中度退化草原改良補播904萬畝,沙化土地封禁保護873.6萬畝。帶動近200萬人次農牧民群眾在家門口務工增收。

貧困程度深、群眾增收難的區域往往是偏遠的林區牧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將生態資源管護同生態公益性崗位開發緊密結合,在該省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4.99萬人從事林草資源管護,五年累計發放勞務報酬39.6億元,年每人平均增收近2萬元,三江源地區達到2.16萬元,帶動了近18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實現“一人護林,全家脫貧”。

同時,青海省林草局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科學合理髮揮貧困地區林草資源豐富優勢,大力支援發展經濟林、生態旅遊、森林康養、中藏藥材和林下經濟等綠色産業,林草産業年産值達到400億元以上,林草龍頭企業達到44家,帶動就業近30萬人,帶動農戶近12萬戶、40萬人,支付各類勞動報酬近15億元,戶均增收1.2萬元,每人平均增收近4000至6000元左右。建成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森林康養等生態旅遊基地90余處,旅遊人數突破千萬人次大關。實現了産業興、百姓富、生態美。

此外,近年來青海在造林、封育、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病蟲鼠害防治等項目實施時積極鼓勵、優先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投工投勞等方式參與生態建設,完成營造林任務70萬畝。

生態工程帶動176萬人次參與,每人平均增收4557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萬人次,每人平均增收3365元。該省各地已建立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387個,累計帶動4768名貧困社員每人平均增收2852元。其中村集體成立專業合作社27個,共增收20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