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永恒的旋律》
這裡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這裡有熱情好客的草原兒女;這裡駿馬長風浩蕩,這裡牧草肥沃牛羊成群——這裡就是美麗的烏珠穆沁。
10部系列視頻短片——《四季烏珠穆沁》新年溫暖獻映。跟隨鏡頭,走進一個與時代同行,向未來奮進的富裕文明美麗幸福東烏珠穆沁旗。
草原上的蒙古長調何以驚為“天籟”,如此動人?
一片蒼茫草原,
一匹蒙古馬,一位哼著長調悠然晚歸的牧人,
就足以讓你的世界時光停滯、思緒飄遠。
草原的神奇魅力,
永遠和它的這一種神秘聲音相關,
被稱為“天籟”的蒙古長調,何以如此動人?
這些天我行走草原,
一直在用眼睛看草原,
今天,我要用耳朵聽草原。
位於東烏旗的烏珠穆沁長調傳習所,
兩座簡易的蒙古包裏飄蕩著令人著迷的天籟之音,
它似乎從遙遠的千年走來,又像是從你的心間升起。
這一種令人著迷的旋律,
總是悠悠蕩蕩、不疾不徐,
它跟你素不相識,卻仿佛懂你的全部情緒——惆悵、歡喜。
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烏珠穆沁的草原歌者,
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僅有8歲,
一位快樂地哼唱著《金翅鳥》的哈拉木吉告訴我:“我的長調是爺爺教的。”
這些樸素也精湛的歌者,
有的一生都沒有走出過草原,甚至不認識音符,
但他們卻唱出了風與雲的自在、天與地的遼闊、滄桑輪迴的人生況味。
一位帶著白色禮帽、茶色墨鏡、言語不多的老者,
與都市歸來的“草原百靈鳥”烏英嘎用蒙古語交流著,
講者溫和、聽者安靜——像一幅靜默的草原油畫,溫柔而動人。
走出蒙古包,心間那一縷好奇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一曲動人的蒙古長調,生發于草原大地,傳蕩于遙遠天際,
它不是學來的,而是草原兒女的血脈基因和信仰裏——傳承來的。
——大梅,2019年7月6日,
行走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寶力格蘇木,
聆聽“烏珠穆沁長調傳習所”老中青幼長調歌者“草原天籟”蒙古長調,小記
(出品:中共東烏珠穆沁旗委員會、東烏珠穆沁旗人民政府,部分文字來源:東烏珠穆沁旗宣傳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