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行走的小汽車,按喇叭時的‘滴滴’聲是幾個音?大卡車的喇叭聲‘嘚兒嘚兒’又是幾個音?高級汽車與普通汽車喇叭的音色有什麼不同?”在76歲的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竹笛大師李鎮看來,音樂元素無處不在,它瀰漫于天地間,滲透在生活中。
一句話一輩子扭轉人生道路 “劉興漢老師的話為我指明方向”
李鎮于1944年出生於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5歲時遷居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走上竹笛藝術之路,對李鎮來説是偶然又是必然。他的家人沒有哪一位表現出強烈的對音樂的敏感和熱愛,也沒有營造過這樣的藝術氛圍。但是李鎮對音樂有著與生俱來的愛,他小時候癡迷二人臺(起源於山西,成長于內蒙古的一種傳統戲曲劇種),小學四五年級時,因學校裏吹笛子玩兒的孩子們很多,自幼熱愛音樂的他便不自覺地、無法抗拒地被捲入到這股潮流中。
用李鎮自己的話説,這種熱愛是盲目的,但他把這種“盲目”的熱愛一直延續到了中學,還經常跑去內蒙古藝術學校(現內蒙古藝術學院)找專業老師劉興漢請教問題。高中畢業時,李鎮因為數理成績較好,原計劃考當地的一個工業學院,但是內心對於音樂的嚮往,就像一個亟待破土而出的小嫩芽,稍微給點動力,它就會以不可阻擋之勢冒出尖兒來——內蒙古軍區文工團來學校招人,李鎮動了心。
年輕人的“魯莽”加上急於為家庭減輕負擔的心思讓李鎮選擇放棄了高考,但他卻因不可抗力沒能如願進入軍區文工團。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兩腳踩空”的李鎮迷茫了。這時候,劉興漢老師對李鎮講了一句話:“你也別考工學院了,來內蒙古藝術學校好好學三年笛子,不一定比走別的路差。”如今回首自己走過的路,李鎮十分慶倖自己當初的選擇:“劉興漢老師的話為我指明一個方向,也徹底扭轉了我的人生道路,我至今難忘。”
人笛合而為一演繹喜怒哀樂 “啊呀,這個笛子吹得説話呀哇”
從內蒙古藝術學校即將畢業那年,李鎮去烏審旗、哲裏木盟(現通遼市)一帶體驗生活。草原廣闊無垠的氣勢、牧民老鄉樸實堅毅的品格,留給李鎮刻骨銘心的記憶和啟發。在苦中有樂的牧區生活中,李鎮對草原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和認識,也為自己後期創作笛樂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奠定了創作的基調。
笛演奏曲《大青山下》 《鄂爾多斯的春天》、笛協奏曲《走西口》等一系列廣為流傳的樂曲,在李鎮的演繹之下,音符好似被具象化了,草原的廣袤、文化的絢爛像流水一樣,傾瀉在舞臺上。曾有位牧民觀眾這樣評價《走西口》:“啊呀,這個笛子吹得説話呀哇!”,直言這笛樂像是在講故事。對於李鎮來説,這是自己深入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不斷提升對當地民間音樂理解和應用自覺性的成果。“一定要深入到民族文化的深處,才能用樂器表達出觀眾心裏的喜怒哀樂。” 李鎮説。
就是這樣一位可以用笛樂講故事的大師,在剛到牧區時也因為當時蒙古語使用不熟練而鬧過笑話。有次到一個蒙古包裏,家中只有一位老阿媽和她的女兒。李鎮本想用蒙古語問問老阿媽有幾個孩子以表達問候,但他把“孩子”説成了“女兒”,老阿媽回他:“我只有一個閨女,已經有對象了。”説起這件事,李鎮笑起來:“人家以為我要打人家閨女的主意呢!”
在創新中創作在創作中創新 “興趣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專注力”
李鎮不僅在笛子的演奏和曲目創作上卓然有成,對於樂器的研究和改良也建樹良多。
牧區生活讓李鎮了解到蒙古民族對音樂的審美心理,用美學語言來描繪就是內向的、深沉的、傷感的。1976年,李鎮發現雲南哈尼族的一種民間樂器巴烏發音比較悶、比較渾厚,很適合用來演奏蒙古族音樂,於是創作了巴烏樂曲《牧歌》,演出後大受歡迎。上世紀80年代初,他又開發出以傳統六音孔竹笛向超高音擴展七個音(純五度)的指法。1991年,李鎮研製完成以環氣樹脂(又稱玻璃鋼)為材料的笛子和雙笛膜低單大笛系列,成功解決了北方笛界長期面臨的笛身乾裂問題。這種材質的笛子不僅保留竹笛傳統音色,還音質好,反應靈敏音準佳,這一發現讓李鎮獲得內蒙古文化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國國家專利。
“長期以來,我也一直在思考著解決乾裂的問題,做過很多嘗試,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嘛。”李鎮説。這種對一件事鍥而不捨的追求精神的養成,可以追溯到李鎮的青少年時期。李鎮高中時就讀於呼和浩特市一個重點中學,在熱愛笛子之外,還喜歡鑽研無線電。李鎮回憶道,對音樂的熱愛和專注使他在無線電學習中成為佼佼者,對無線電的癡迷又提升了他對音樂的領悟能力。“興趣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專注能力,而專注能力又是學習知識的必備條件,它讓我一生受益。”
躬身教壇育桃李傳承草原笛派 “正規化教育才能培養優秀學生”
上世紀90年代末,以李鎮為代表的一批來自草原的竹笛演奏藝術家,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他們自稱為“草原笛派”。但真正形成一個流派並不容易,要具備四個要素:繼承、發展、創新、傳承。演奏草原地區的古老音樂可謂繼承,將民間音樂進行專業化演繹可謂發展,改良指法和笛子製作材料可謂創新,那麼如何進行傳承?
作為專業人士,李鎮從不吝嗇向那些對竹笛感興趣、前來學習的人傳授專業知識。除了這樣的日常操作之外,2001年,57歲的李鎮前往北京,在北京現代音樂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躬身教壇育桃李直到2019年退休。他培養了大批學生,韓三明、侯長青、楊帆等現已成為當代著名竹笛演奏家。“有了正規化的教育,才能培養出正規化的學生。傳承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只有從創作、演奏、製作到理論各方面都取得進步,我們才能真正將我們燦爛的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多年來,李鎮屢次走訪日本、美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將充滿大草原風格的新派笛韻之特殊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獲得樂界高度評價。
雖然現在笛樂傳承也有一定難題,比如多元文化的發展讓年輕人有機會培養更多興趣愛好,但李鎮對笛樂的未來還是充滿信心:“國家經濟水準發展了,人民文化水準提高了。無論從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學品質,還是學習之後的人才走向方面講,我們都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和西方古典音樂演奏家在一起,我們毫不遜色。”李鎮驕傲地説。
(文:中國網記者 趙明霞,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草原文化藝術“高峰”人物系列報道——李鎮】
李鎮,1944年6月出生於山西省河曲縣,幼年隨父母遷居內蒙古。竹笛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竹笛協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常務理事,曾任內蒙古歌舞團副團長、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等職。
李鎮師承劉興漢、黃尚元等,其笛韻具有濃郁的蒙古族音樂特色及歌唱性藝術風格,同時又承新派笛藝宗師劉森之神韻。歷經五十餘年笛藝生涯的磨煉與藝術沉澱,創立了風格獨特的中國北方草原笛派,為內蒙古的民族音樂事業和中國的笛子藝術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他創作和演奏的作品主要有《鄂爾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草原的思念》《走西口》等(含合作);出版過《李鎮笛子曲選集》《李鎮演奏笛子曲譜六十首彙編》,CD專輯《走西口》,磁帶專輯《喜相逢》和《帕米爾的春天》等。笛曲被海內外音樂院校列入教材並應邀講學。